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章世森 《党史文苑》2013,(11):16-18
81年前。在陕甘大地爆发了一次著名的兵暴运动。驻守在陇南山区甘肃两当县城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的3个连200多名官兵,在习仲勋、刘林圃等组织指挥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翌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故称“两当兵变”。  相似文献   

2.
正在红军革命斗争史上,虽然四川工农红军第二路游击队从诞生到解散只有短短的半年时间,但其却是谱写红军的斗争史不可缺少一笔。四川工农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是一支由四川省委直接组织和领导的一支军运与农运相结合的武装部队,其军运主要力量主要来自涪陵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而当年的涪陵起义却不是一蹴而就,其起义的经过可谓是一波三折。  相似文献   

3.
一、有力地推动漳浦土地革命斗争的开展中央红军进漳前夕,漳浦小山城、龙岭一带贫苦农民在邓子恢同志领导下,并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的支持下,开展了反抗“航空捐”和废除苛捐杂税、减租退租、禁粮出口和办平粜等斗争。然而,由于武装力量有限,这一切活动均由秘密农会会员提议,据理力争,迫使封建家长不得不附和,并出面向国民党县政府敷衍推诿,此时,还未公开亮出实行土地革命斗争的旗号。因为红军游击队兵力仅四十余人,处在敌人重重包围之中搞土地革命,易受敌人摧残,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和逐步定型的,经历了从工农革命军军旗、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的历史演变过程. 工农革命军军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为了争取和团结国民党左派,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仍用国民革命军陆军旗帜.南昌起义后不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湖南省委召开会议部署举行湘赣边秋收起义,会议决定要公开使用中国共产党的名义,正式亮出工农武装的旗帜来号召和发动起义.毛泽东代表中共湖南省委于8月20日在向中央报告中指出: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国民党旗子已成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相似文献   

5.
1931年12月4日,在红军反“围剿”胜利影响和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下,在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中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下,该部参谋长、共产党员赵博生和旅长季振同、董振堂率领全军1.7万人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该部起义后、被改编为中国工农  相似文献   

6.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1927年8月1日举行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  相似文献   

7.
一兵 《党史纵横》2000,(4):48-48
曹国安(1900—1937)吉林永吉人。原名于德俊。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入北平毓文学院学习。1930年毕业,曾去绥远国民党部队任参谋长,因策划兵变被监视,被迫潜回北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北平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冬回东北家乡组织抗日武装斗争。1933年初打人伪军做兵运工作;4月下旬率迫击炮连起义,改编为红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迫击炮大队,任大队长;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1934年11月任第一军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率部在辉发江南北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春部队…  相似文献   

8.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13-15
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对派的屠杀政策,先后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各地武装起义,相继建立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并在十多个省三百多个县份内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驻台湾空军第八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二十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二十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冲破国民党飞机的尾追堵截,历经了7个半小时的艰难飞行。带着200多个弹孔,终于降落在我解放区徐州机场上。杜道时也成为从台湾驾驶飞机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名飞行员。  相似文献   

10.
南昌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中共中央对南昌起义的早期评价却认为其犯有机会主义错误。这一评价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抛弃土地革命之旗帜";二是在政权建设问题上"继承国民党的正统"而缺乏"创造真正工农民众政权的决心"。事实上,土地革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符合实际的方针政策,才能广泛深入地开展;而当时的客观条件以及中共中央本身对土地革命的模糊认识,决定了南昌起义部队不可能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继承国民党的正统"与恢复左派国民党运动有关,建立工农苏维埃政权则一度是不被共产国际允许的;南昌起义部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在后期提出了建立工农政权的主张,起义部队余部在海陆丰和湘南分别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可以认为,南昌起义犯有机会主义错误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6,(8):87-88
从中国工农革命军到中国工农红军 192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的北伐军两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起义过程中并没有公开打出中国共产党的旗帜,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为国民革命军。贺龙任总指挥,叶挺任前敌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毛泽东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参加起义的主力部队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这是我党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施帜。  相似文献   

12.
福建是新四军组建的重要策源地.1938年春,福建各块游击区党组织历经曲折,胜利完成了新四军在福建的组建任务,闽西、闽南以及闽赣边汀瑞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第四团;闽北、闽东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第六团;闽中游击队和闽籍东南亚回国华侨青年等作为后续部队先后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和教导队.  相似文献   

13.
一、何鸣在闽南和闽粤边区坚持了长期的游击战争何鸣于192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共青团万宁区委书记,早期他在家乡参加过反抗国民党右派的农民暴动,后因国民党缉捕,经组织批准,潜逃海外。1930年初,何鸣回国后,在夏门从事地下革命斗争,翌年5月奉调进入闽南和王占春、李金发等一道在漳州南、北乡一带开展农运和游击战。1932年4月中央红军入漳后,何鸣在靖和浦根据地发功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并参加闽南工农武  相似文献   

14.
1949年8月19日,国民党驻福建泉州地区第一二一军第三二五师副师长陈言廉,率领师部、师直属警卫营以及第九七三、第九七四团部分官兵共900余人在晋江县安海镇起义。这次起义的胜利,对配合人民解放军加速解放闽南和闽西南,作出了积极贡献。 ——题记 蒋介石在兵败大陆之际匆忙组建一支“闽南新军”,本想作为保护台湾的屏障,却为我党拉起了一支策反起义的武装……  相似文献   

15.
何鸣是闽南革命史上很有影响的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抗日战争开始时,何鸣作为中共闽粤边区特委和红军游击队的代表,与国民党一五七师进行合作抗日谈判,在国民党背信弃义制造的“漳浦事件”中犯  相似文献   

16.
福建是新四军组建的重要策源地。1938年春,福建各块游击区党组织历经曲折,胜利完成了新四军在福建的组建任务,闽西、闽南以及闽赣边汀瑞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第四团;闽北、闽东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第六团;闽中游击队和闽籍东南亚回国华侨青年等作为后续部队先后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和教导队。新四军初建时,由福建游击队组建的部队兵力约占当时皖南岩寺整编部队兵力的半数,成为新四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翁树杰 《党史博览》2003,(10):53-54
廖家湾里,廖氏兄弟三将官在安徽省凤台县的廖家湾,廖氏堂兄弟中出了三个国民党军的将级军官,他们是廖运泽、廖运周、廖运升。廖运泽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曾为国民党军中将。在解放战争中,他积极支持并和廖运升共同策划了第二个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廖运周是黄埔军校第五期学员,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解放后,廖运周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第四十二师师长、高级炮兵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廖运升是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49年5月4日,率第二个一一○师在浙江义乌起义。国民党第八十五军一一○…  相似文献   

18.
刘向上 《世纪桥》2009,(4):26-28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驻台湾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20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20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冲破国民党军飞机的尾追堵截,历经了7个半小时的艰难飞行,带着200多个弹 孔,终于降落在我解放区徐州机场上。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20世纪80、90年代,台湾先后有几十架国民党军飞机起义飞归大陆。鲜为人知的是,杜道时驾驶的这架美制C-46运输机是从台湾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架飞机,杜道时也成为从台湾驾驶飞机起义飞归大陆的第一名飞行员。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五年九月间,闽粤赣边区领导人魏金水、朱曼平、洪椰子三位同志来闽南,在水尖山(现属平和国强公社三五大队)召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次重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闽南特委书记卢叨,王涛支队队长刘永生、政委陈仲平、副支队长巫先科、郑金旺及我(当时是平和县委书记)。这次会议上魏金水和朱曼平总结了王涛支队在闽南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反“三征”、开仓济贫斗争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正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川东临委领导的川东游击纵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支援人民解放战争,在敌人兵源、粮源要地的下川东地区插上一把刀子。1948年1月7日,在彭咏梧等人的组织领导下,奉大巫起义在巫溪县西宁桥打响了第一枪。随后,这支游击队伍驰骋在奉节、巫溪、云阳和城口的大巴山区,进行了大小战斗15次,征程700多里,历时80多天。这场起义扰乱了国民党在下川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