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踏春石槽坑     
到石槽坑踏春回来已经好几天了,可双腿还是有些酸痛,但是石槽坑那景致、那情形、那悠闲、那快乐却是无处不在,自然洋溢在春天里了。  相似文献   

2.
黄河沙     
孤寂的夜里,在远方,忽然我就想起了黄河。想起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片磅礴的混浊;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雄壮的怒吼;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神秘的漩涡;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翻腾的浪花;想起了黄河,就想起了那一粒粒黄河沙的颜色。那怒吼是大夏大商钟鼎的余音哟,每一声都是中华根脉的呼唤;那漩涡是大秦大汉图绘的华章哟,每一圈都是千古奇葩的流传;那浪花是大唐大宋诗词的唱和哟,每一朵都充盈着盛世的骄傲;那沙砾是大元大明兵戈的交击哟,每一粒都满含着先人们凝华的血汗。风吹起沙落进黄河,水冲起沙流进黄河,浪卷起沙滚进黄河,千百万中华儿女的…  相似文献   

3.
思念母亲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 夜深人静,远处的收音机隐隐传来了那无比熟稔的旋律?寂寞的岗亭,孤单的我,举头凝望北国的夜空,良久,我仿佛觉得那漫天闪烁的星星就是那流浪的孩子期盼着回家侍候亲娘的双眸,而那一弯泛着黄光的镰月不正是母亲那写尽沧桑的脸庞? 我想起了儿时光着小脚丫在村头小溪玩累了的时候,因为每每恰在此时,母亲那声声亲切的呼唤就会由远而近:"小狗子在哪里哩,听到妈妈的声音了吗......" 我又想起了别离母亲的那一刻?记得那年高考因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家里早已债台高筑,想要复读已不可能,…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出现了大跨度发展的局面。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引发了人才的大需求、大竞争、大流动。那万头攒动的人才市场,那不惜重金的优惠政策,那诱人趋步的招聘广告,那令人瞠目的挖才招数——掀起了奔腾翻卷的人才流动大潮。如果说在这种大潮之中一些部门、企业得到一部分人才,那么,同时意味着一些部门、企业将失去一部分人才。事实上,对众多的企业来说,人才流  相似文献   

5.
寂静的海边,有一簇烟火,一个人的背影渐渐清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个声音发问:“我是谁?”一组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声音带着暖意,作了解答:“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  相似文献   

6.
走出小及,和太阳一起上路走出小及.让朝霍为你祝福走出小及,让风儿为你引路走出小及.去玲听鸟儿的倾诉走出小及.走出那心灵的孤独走出小屋,走出那自卑的禁锢走出小及,走出那失意的痛苦走出小及,走出那伤.公的泪珠走出小及,去看看大海.去看瀑布走出小屋,去看看月壳,把星星数数走出小屋,忘掉那烦扰,忘掉那苦延 走出小屋,走进那快乐,走进那幸福我渴望虽然我看不见柳绿花黄但我渴望那繁花似锦的吞光虽然我听不见莺歌鸣唱.但我渴望听到那生命的交响虽然我无法言表心中的激情但我渴望传递那炽热的梦想虽然我折断了腾飞的翅膀但我渴望在蓝天自由地…  相似文献   

7.
范可鸣 《两岸关系》2004,(11):24-24
海风呀海风你轻轻地吹,把声声呼唤吹向了那一边,那一边;浪花呀浪花你阵阵地飞,把颗颗心愿又送到了这一边,这一边。大陆呀宝岛啊自古相连,无奈那海水你来隔断,相望各一边。你那一边,我这一边,海峡两岸相思相念,我这一边,你那一边,我盼望欢聚盼望团圆。啊!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安》2006,(5):30-32
她快速闪进那血腥的房间,低头看着那赤裸的溅满了鲜血的尸体,才发现,原来自己与这个可怜的男人已经没有一点感情可言。她的心突然一阵剧烈地疼痛,可是那感觉瞬间就消失了,她知道,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四合院存在于北京已经很久远了。那一面面青灰色的院墙,那一座座的大小宅门,那高过房顶绿云般的槐树,那可院子的花花草草,那墙根下秋虫的吟唱,那家家冒出的淡兰色的炊烟,都使它有一种独特的风韵。论名气,北京的四合院是完全可以和北海、天坛、颐和园并驾齐驱的。四合院以  相似文献   

10.
我感恩     
一首诗在西方感恩节期间广为流传。读了这首诗,你会发现,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其实都有积极的一面……有每夜和我抢棉被的伴侣,因为那表示他/她不是和别人在一起。有只会看电视而不洗碗的青少年,因为那表示他/她乖乖在家而不是流连在外。我缴税,因为那表示我有工作。衣服越来越紧,那表示我吃得很好。有阴影陪伴我劳动,那表示我在明亮的阳光下。有待修整的草地,待清理的窗户,和待修理的排水沟,那表示我有个家。能找到最远的那个停车位,因为那表示我还能走路,且还有幸能有辆车。有巨额的电费账单,因为那表示我冷气吹得爽。教堂礼拜时我身后有五…  相似文献   

11.
告别了那片云,那片树,那片深深的眷恋。我选择了保安,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保安员,从此,我便与保安结上了情缘。六年前的那个七月,高考后的我,面临着高额的学费,看到母亲那憔悴的眼神,我毅然放弃了升学的机会。在家人及朋友的帮助下,我被安排在乡政府部门上班。凭着自己的写作功底,我的工作成绩日益突出,很快便得到了领导的赏识,我也为此而感到骄傲,从此便有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日子,也  相似文献   

12.
叩访徐州     
叩开徐州的大门,即踏上了通往远古的幽径:那身穿军服骑着战马浩浩荡荡向我们走来的"汉兵马俑",那谜团重重的古汉墓,那浮雕于石板上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还有那岁月悠久醇香迷人的历史故事……徐州,把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斑斑斓斓、惟妙惟肖地讲给喜欢寻幽探密的人。  相似文献   

13.
难舍情缘     
●多少年过去了,那木屋、那火光仍旧跳动眼前挥抹不去。 ●曾经许下的诺言,随晚风飘逝,情缘已尽覆水难收。  相似文献   

14.
韦振前 《当代广西》2007,(19):57-57
盛夏,笔者前往沿海沿边开放城市大连、丹东考察学习。一路走来,东北大地那渴求振兴的呼唤,加快发展的步伐,催人感奋。特别是丹东沿边、沿海、临江的发展优势,那肃穆庄严的抗美援朝纪念馆,那横卧江中的鸭绿江断桥,那豪爽迎客的商铺老板,那生龙活虎晨练的市民,无不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5.
那稚嫩的脸蛋是祖国的花朵,那专注的目光看到了世界的未来,那幼小的心灵渴望着法律的滋养。路还长。绵长的路途总会遇上暴风雨,总会遭遇邪恶,总会遭遇纷争。孩子,给你一把伞,给你一柄利剑,当我们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可以  相似文献   

16.
艳遇凤凰     
肖勇 《人民公安》2010,(22):58-59
<正>人家说凤凰是一个疗伤的圣地,发呆或许就是疗伤最好的方式,而那疗伤的灵丹,也兴许就是那不经意间的艳遇了。初识凤凰,是缘于沈从文先生的《边城》。那年,随着老先生的笔端,一个年少轻狂且情愫初萌的少年走进了那风雨飘摇的湘西古镇。多少次  相似文献   

17.
大漠孤月     
最爱大漠边关那轮孤月。每天生活在水泥钢筋铸造而成的高楼大厦中,穿梭于熙熙攘攘的车水马龙间,习惯了步履匆匆,习惯了浮躁不安,渐渐淡忘了头顶那轮皎洁明月。淡忘了内心深处那份独守的宁静超然,淡忘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片浩瀚苍穹。  相似文献   

18.
已是下午五点多钟了,火辣辣的日头还不肯软点劲儿。在峻岭乡的一条乡间黄土路上,年青的新媳妇香妹正急急忙忙地赶着路程。汗水粘住了她的鬓发,那早已湿透了的白底兰花的确良衬衣,紧紧地裹着她那丰满结实的身体。 当她穿过一片阴凉的小树林,觉得离家已很近了可以歇一口气的时候,那  相似文献   

19.
冬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走进了彝族支系仆拉山寨,只见山峰绵延起伏,山间溪水长流,云雾袅袅,神奇的梯田延伸至山峦中,令人心旷神怡。我还来不及拍摄壮观的云海梯田,就被那山峦中不时飘来的歌声和欢笑声所迷住,那撩动人心的仆拉调,那嚓——嚓的响把声,那磕——撮——磕——撮的脚步声,让人心动,这不就是向往已久的仆拉响把节吗?我忘记了疲劳,加快脚步,翻过山腰就看见掩映在树荫中的那一座座美丽的山寨,村口的一块空地上仆拉人正在欢歌起舞。  相似文献   

20.
《乡音》2007,(10)
我从你的身体读到整个社会。你的头发早已脱落少半,秃顶,那寸草不生的地方是岁月的泥石流泛滥的结果,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已经开始,害怕荒凉而荒凉正不可阻挡地降临。今天早晨我看见你忽然黑发满头,青丝飘扬。我明白你戴上了假发。在假的头发下面,我希望那颗头还是真的,那头脑里的思想还是真的,那脸上的表情还是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