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浙江省国资委 《今日浙江》2008,(16):I0002-I0006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同时,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在浙江营造和形成了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再造国企     
顾树雄 《今日浙江》2008,(23):94-95
30年以前,浙江是国有经济相对薄弱、人均国有资本投入全国最少的省份;30年之后,浙江国有企业资产总量为11387亿元,当年实现利润为342亿元,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的第5位。30年浙江国有经济的发展概况,用国务院国资委主要领导的话是:没想到以民营经济发达著称的浙江省,发展出实力雄厚的国有资本;没想到在竞争激烈的浙江经济,国有经济能有较高的营运绩效;  相似文献   

3.
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数年遥居各省、区之冠.浙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另一番业绩--社会治安良好.在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浙江省受访群众认为有安全感的达到87.75%,高出全国平均数6.35个百分点,94.79%的浙江受访者认可自己所在县(市、区)的治安状况.  相似文献   

4.
李忠志 《今日浙江》2008,(23):54-59
改革开放的30年间,在解放思想的旗帜下,浙江大地上创造财富的经济大潮波澜壮阔、引人入胜。这股大潮让浙江地区生产总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全国排名第12位跃至全国第4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连续18年居全国第1位,城镇居民收入连续3年全国排名第一,全国百强县总数居全国首位;这股大潮将“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变成一个工业大省、经济强省。  相似文献   

5.
日前,以"创业创新、转型升级"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与会专家与企业家共聚一堂,探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 此次论坛由浙江省政协、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和浙江日报社、浙江省广电集团、<今日浙江>杂志社共同主办.  相似文献   

6.
三个阶段划分:全面看待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浙江经济发展潜能不断得到释放,逐步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1978~2005年GDP年均增长13.2%(按可比价格),从1978年的全国第12位提升到第4位.浙江经济以其迅速崛起和强势后劲成就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成功的"经济奇观".浙江也成为了全国各地区中发展潜力巨大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浙江经济发展非常迅猛,经济发展呈现“发展好、增长快、后劲足”态势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私营等民营经济已发展成为经济活动的生力军,并且发展健康和迅速。目前,民营经济在浙江整个经  相似文献   

8.
浙江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浙江的故事是一系列令人振奋的中国经济故事之一,浙江较早进行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以上,这使得浙江  相似文献   

9.
过去5年,浙江开放型经济在克难攻坚中奋力前行,取得了显著成绩,开放大省地位进一步巩固。与此同时,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和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迫切需要以新思路、新举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新格局,打造浙江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发展现状2008年至2012年,浙江开放型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进出口总额连续跨越2000亿美元、3000亿美元两个新台阶,达到了3122.4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出口位居全国第3;服务出口年均增幅达22.5%,达到173.5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  相似文献   

10.
胡宏伟 《今日浙江》2002,(23):35-37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0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其中浙江占了170家,高居全国之首。在“中国十大民营企业”排行榜中,浙江竞占了半壁江山,而且有4家跻身前5位。与此相关的是,今年以来,“浙江现象”成为中国经济界的一个时尚话题。而“浙江现象”又推导出两个结论:一是“浙江现象”的关键基石是民营经济的崛起。目前,民营经济占浙江工  相似文献   

11.
只要一踏上浙江这块热土,人们都会深切地感受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崛起于街头村落、家庭作坊的民营经济,就像种子一样在浙江大地生根发芽,蓬勃生长。我省是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和最快的地方,而温州和台州则是浙江民营经济的发祥地,“温州模式”、“台州现象”,创造性地诠释了浙江经济的优势和特色。我省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总量迅速增加,发展水平和竞争力逐步提高,正日益成为浙江经济的主要部分、体制优势的主要载体和块状优势的主要支撑,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影响的经济形式。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已经积聚了相当的力量,开…  相似文献   

12.
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4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数年遥居各省、区之冠。浙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另一番业绩——社会治安良好。在不久前国家统计局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浙江省受访群众认为有安全感的达到87.75%,高出全国平均数6.35个百分点,94.79%的浙江受访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浙江》2002,(15):14-15
浙江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势头较好,到2001年,总产值和技工贸总收入位列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之后,居全国第6位。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一位置从整体上看,与浙江“经济大省”、“民营企业居全国第2位”、“经济总量与人均GDP居全国第4位”的地位还不大相称,与北京、上海、广东、深圳等省市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14.
省情     
《今日浙江》2006,(19):60-60
浙江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8年全国第一。日前,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通报会,浙江民营经济综合实力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据了解,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6728.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8.9%、108.4%和324%。去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约占36%.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和78.6%,居各省市第4位和第3位。浙江已由一个农业省发展成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大省。与此同时,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也取得了较快发  相似文献   

16.
《北京观察》2003,(9):12
浙江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而浙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2002年,浙江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总数已达177.58万户,个体和私营经济创造国内生产总值3450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5%。在浙江民营经济的重镇温州,2003年上半年,全市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已占全市企业总数的98%以上,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占到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86%。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带来了人们对浙江更多的关注,而其迅速成长的原因,则成为其他城市学习、探求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一、浙江国有经济在竞争中发展壮大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全国第14位跃升到现在的第4位。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是全国海洋工作抓落实年。对浙江来说,从2005年到20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的战略机遇期。浙江省发改委发布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浙江要在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在民营经济"笑傲江湖"的同时,"海洋经济"又将是浙江的"一记重拳"。"双雄会"提示我们,浙江的明天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9.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优势,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推动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02年,我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5375.7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9%;完成税收收入769.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9.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2%。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民营经济,是以所有制和经营者特点界定的概念,主要是指产权明确到自然人、民间经营的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从现行的统计看,民营经济主要通过两个部分反映出来:一是乡镇企业,目前我省乡镇企业绝大多数是股份制或个体私营企业;二是个…  相似文献   

20.
晓金 《今日浙江》2006,(9):35-35
首届中国民营经济科学发展论坛暨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成立大会将于5月23日在杭州举行。民营经济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更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省民营经济已占GDP的7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已连续8年位于全国前列。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逐步凸现,“成长的烦恼”越来越大。如何加快推进民营经济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实现新的更大的飞跃,不仅是浙江,也是长三角乃至全国面临的紧迫问题。浙江省政协联合长三角地区有关省市政协的力量,专门成立一个民间性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