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连斌 《人民论坛》2022,(23):60-64
“60后”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60后”出生的年代,既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又是简单纯真的年代;“60后”成长的年代,既是改革开放的年代,又是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年代;“60后”干事创业的年代,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年代,也是各显神通、英雄辈出的年代;“60后”老去的年代,既是国家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年代,也是将要真正实现从家庭养老走向社会化养老的转型年代。“60后”群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所作出的社会贡献也具有独特性。从“60后”中走出了“第一代农民工”;“60后”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60后”为执行国家人口政策作出了独特贡献。我们可以从生命历程与国家发展、时代进步历程高度契合的角度看待“60后”群体及其所作出的独特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一个存活在人们记忆中的美好时代,至今依然彰显着特殊的魅力。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追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梦想,那是一个堪称高举理想主义的文化启蒙时代。而音乐,则因为其易于传播、受众面广等特征,成为那个时代的启蒙利器,不断地以其韧性与人性,突破禁区、直达内心,唤醒了每个人对生活、美好、自由的向往。【爱上“洪水猛兽”?】  相似文献   

3.
参考资料:"第五代人"独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研究》2002,(3):21-24
独白一:生于70年代□joy朵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每个人都得到了一个时代的烙印——“生于70年代”。无论这一说法所包含的意义是褒是贬,总是让我们觉得仿佛游离在人群中间。繁华躁动的都市,激情暗涌的内心,我们一直游离于上一代与下一代之外,无论是少年,还是青春,全部暴露在跨世纪的光环下面。如此以来,我们无所适从,彷徨犹豫,不知道自己应该是靠近父辈的生活,还是与“新新人类”的思维模式看齐。各种声音淹没了本来的自我,我们迷失在本应属于我们的时代。种种的纷乱干扰令我们困惑,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追求、所向往、所迷恋、…  相似文献   

4.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大家对这样一个命題,即马克思恩格斯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提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所有或大多数国家“同时胜利”的理论,从未发生过疑问,并把这一理论视为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著名公式;直到帝国主义时代,这个公式才由列宁提出的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胜利”的新公式所代替。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生活的时代,并沒有从理论上形成一个“同时胜利”  相似文献   

6.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 ,要在认识上有一个新的提高。笔者认为 ,通过深入学习 ,要进一步在以下五个方面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时代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时代条件、时代依据、时代需要和时代必然性。它孕育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这个时期 ,世界上西方资本主义出现新的变化 ,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 ,特别是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市精神海派文化人格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精神:在与时代同进中成长尽管“城市精神”作为一个词汇还是刚刚传播开来,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实际上始终在追求和培育着自己的城市精神。这样的追求和培育随着上海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所处地位的变动而具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现代化启动的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充当的是改革开放的“后卫”。在这样的格局下,上海呼唤的城市精神就是当时频频出现于宣传媒体的一句话:“重振大上海的雄风”。“重振雄风”是针对“雄风不再”而言的。在80年代的中期,上海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大滑坡”,工业甚至破天荒地…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12,(7):60-62
中国城市正在进入一个地铁大发展的年代,地铁空间逐渐成为国人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公共场所”。日前内地游客在香港地铁进食引发争执,进而引起国内公众对于地铁文明礼仪的大探讨。事实上,世界各地城市的地铁都有各种成文或不成文的文明礼仪守则。尽管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各有差异,但注重提倡地铁和公共交通上的文明行为,无疑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的整体文明标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后,台湾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更引人瞩目。至70年代后期,台湾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与新加坡、香港、南朝鲜并称为亚洲“四小龙”,成为“70年代的奇迹”。台湾经济目前尽管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弱点,面临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严峻考验,但30多年来的巨大发展和变化,是举世公认的。  相似文献   

10.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的名称:后工业化时代、互联网时代、全球化时代。今天,或许可以再增加一个名称,即“银发”时代我国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100以上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将接近3亿,平均每5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11.
陈小安 《世纪行》2008,(7):12-13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开拓创新,转型变革,提速发展的时代,一个激情进发,活力涌动,生机盎然的时代。武汉市政协主席叶金生曾经说过,“从事政协工作要有激情”。打造激情政协是政协事业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内在要求。激情是创造、是拼搏、是奉献、是力量,打造激情政协,关键要把握好政协工作定位,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掉位,要诚心诚意做政协人、说政协话、干政协事,要用心做、用情说、用劲干。  相似文献   

12.
尽管“民主”是一个外来词汇,就像引进的马铃薯和番茄一样,但我从来不认为它是一个属于政治理论范畴的概念,而是把它当作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心灵品质。当下,我常常感觉到在社会中只要人们一说起“民主”,总爱把它当作“上层建筑”来议论,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民主”不远人,就如同道不远人,它是个人的一种心性或素养。  相似文献   

13.
70年代妈妈的婚礼妈妈与爸爸是在70年代结的婚。那个年代结婚流行“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三件是那个时代家庭生活水平的象征,有这“三件”东西的婚礼才够“体面”够“风光”。在当时凭票购物的年代,能够备齐这三样东西也是很难的。爸妈当时生活在农村,生活贫寒,买不起这些“奢侈品”。听妈妈说,为了赶“时髦”,爸爸当年是从村里借了一辆自行车把她接过去的。妈妈的嫁妆就是几个铁质的新开水瓶、洗脸盆和枕巾套,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梳理唐文标在20世纪60至80年代的思想路径,试图揭开唐文标在两岸文学、文化史上被遮蔽的先锋作用。从1960年代的“寻根”“回归现实”,到1970年代的“文以载道”“重建桃花源”,再到1980年代的“集体救赎”“伦理重建”,唐文标始终是台湾文学与现代文化敏锐的研究者和坚定的实践者。通过重新认识唐文标,我们得以重估保钓的精神遗产,重新认识台湾现代文学和文化史中走过的歧路和迄今悬而未决的问题。唐文标晚年从台湾民变史和中国戏剧史中看到建立适应时代的伦理秩序和文化制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实际是尝试从中华文明史的角度提出人的困境的解方。他一生的创作,正是实践自己“道”的写照。  相似文献   

15.
近来,“创新”成为一个高频词,全国两会期间,更成了热门话题。事实上,创新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根本性变革,需要激情,更需要科学理性和科学态度,通俗地讲,要“热中有冷”。环顾当今世界,美国称说“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时代已经来临”;韩国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出“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为学界从不同维度挖掘它的丰富内涵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生命观会发现,在价值理性层面,“时代新人”是需要通过树立“理想信念”提升“自我意识”的“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在感性情感层面,“时代新人”是需要通过“奋进、搏击、奉献”以升华“对象性感性激情”的“爱国主义者”。在实践活动层面,“时代新人”是需要通过“砥砺奋斗”练就“过硬实践本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只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人树立远大的理想、搏击奉献、砥砺奋斗,以提升自我意识、升华感性生命激情,追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才能使其成为能够积极应对新时代诸种挑战的、人格健全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7.
一舟 《当代广西》2004,(24):49-50
秦国明,广西著名的山歌艺术家、作家、曲艺家,在民间享有盛誉。深知“饭养身、歌养心”的哲理的他从民间歌手和民歌中汲取营养,从时代的主旋律中汲取灵感,从人民火热的生活中汲取激情,创作出许多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山歌,又把它传唱到人民群众中去,产生了“一人唱歌万人和”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在丰衣足食之后,开始追求丰富多彩,以至标新立异的生活,但这能否称作“个性化”的生活?中国是否真正到了个性化的时代?思想和精神的成熟,才构成个性化的真实内涵。我们的时代正处在“个性化”的转型时期。当今是一个“化”字泛滥的时代。进化、退化、西化、欧化这般百年老词尚且老当益壮,新生代的“化”又已层出不穷了。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优化……,百“化”齐放,还有一个“个性化”。 个性这东西,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有时候连褒贬也不甚分明。比如一个人嘿嘿一笑,对你说:你真有个性。你就得小心,他或…  相似文献   

19.
《湖北宣传》2006,(1):24-24
《新京报》2005年10月14日刊文指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并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我们认为,尽管“新农村”的概念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但这次重提建设“新农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而是当前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新的重要探索。“新农村”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相似文献   

20.
作为80 年代中国社会探索过程的总结和解答,同时也是作为对后冷战时代国际战略格 局的自觉适应,90年代的中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特征。不同于传统社 会主义对“正统”、“纯粹”之类的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视的是基于具体国情的可操作 性。实践证明,在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生活方式的相互撞击中,恰恰是对话的而非唯我独尊 的姿态,有助于竞争过程中强势地位的取得。90年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品格,直接塑造着我们 心目中的新世纪的形象。一个更加冷静、理智的中国,也必将是一个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富 于活力的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