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人们对党风状况评价不一,有的认为,现在是党风最糟时期,有的认为现在是党风最好时期,也有的说,五十年代后期路线是错误的,党风是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似来,路线是对的,党风是坏的。等等当前党风状况究竟如何?搞清楚这个问题,是搞好党风建设的一个前提条件。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下定义的规则,是形式逻辑必不可少的讨论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版本的形式逻辑教科书,在讨论下定义的规则时尽管在语词表述形式及对几条规则的次序安排上各有不同,但其实质性的内容却几乎是一致的,即不外如下几条:①定义项中不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包括被定义项;②定义项除非必要,不应包括负概念;③定义项中不  相似文献   

3.
从最近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发言中,我们再次获得这样的信息:现在广大群众议论多、意见大的,除物价、教育等问题外,就是少数党员特别是某些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损害群众利益,干扰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败坏党的声誉.这确实是当前特别需要全党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严重问题. 去年十二月间,中央书记处开了两次座谈会,专门讨论了当前党风建设问题.总的看法是,正确认识党风问题,离不开改革开放;正确解决党风问题,也离不开改革开  相似文献   

4.
对端正党风、纠正不正之风党中央早已有了明确的方针、政策,采取了切实措施,并且首先从中央机关抓起,已经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只要全党同心协力按照“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认真抓下去,党风的根本好转是大有希望的.目前,有些同志对端正党风缺乏信心或者信心不足,有的同志甚至散布一些悲观论调,所以,耐心地帮助这些同志树立争取党风根本好转的信心,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的主体是人,这一点,在国内哲学界已没有什么分歧。但是,在如何给历史主体下定义,如何表述历史主体的问题上,观点就不一样了,有如下说法:“历史主体是历史活动的承担者。”这是从历史主体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的角度来下定义的。“历史主体是使用一定手段(中介物)作用于对象,而自身也被转化为对象的人。”这是侧重于主客体的关系来下定义的。“历史主体是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体的人。”这是侧重于主体的内在特征来下定义的。说法还很多,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我们可以从许多关于  相似文献   

6.
纵观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历史悲剧,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个政党逐渐失去了民心;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党的作风建设出了问题,导致人心向背;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深入思考党风建设的教训及经验,就会发现存在决定意识、思想支配行动,就是党风科学形成的最基本规律.而透析这个形成规律,同样可以把党风建设从环境构成要素上来剖析.剖析党风内外部环境构成,既是深入认识党风本质和规律的基本方法,又是深化党风建设的一个新理路.因此,从党风环境内外部构成视角探讨党风环境策略的优化,也是推进党风建设科学研究的基本诉求.  相似文献   

7.
说治“假”     
惩治腐败、扫除丑恶现象,尚有一类也属此列,那就是形形色色的"假".比如: 假话.现在,党和政府每制定一项政策,每提倡一种精神,几乎都有人弄虚作假.你提倡考核干部要注重实绩,就有人说假话,编假数字,报假实绩.从农业生产上的作物面积、产量到工业生产上的产值、利润;从计划生育方面的人头数字到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行动效果,信口开河,随心所欲,有的弹性之大,水分之多,令人咋舌. 假视.就是对作"假"视而不见,任其泛滥.有的是官僚主义,不负责任,浑浑噩噩,不知所以.有的是事不关己高高  相似文献   

8.
党风问题,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非常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党中央不但制定了正确的方针,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所以说要端正党风,使党风根本好转,主要的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即能不能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党风问题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仍有一些理论问题值得探讨。比如:研究和探索党风的特点,掌握党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于提高人们对党风问题的正确认识,促进党风的根本好转,就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早期思想到中期思想,柏拉图一直把什么是美当作其哲学探讨的一个基本论题,美的问题构成了其哲学研究的必要内容.围绕什么是美的主题,重思柏拉图对什么是美的追问,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内在脉络:对美本身由下定义朝美的理念方向发展;二是对什么是美追问的根本方法:依靠辩证法寻求事物的定义,从而取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三是对什么是美追问根本上是哲学的追问:美本身和美的事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安定人心,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我们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抓住人们关心的问题在职工中深入开展了形势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做法是: 牵住“龙头”,抓住重点在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厂职工的思想比较活跃。例如,有的职工听到要压缩消费基金,担心今后的收入少了;有的干部担心改革要“收”了;也有的职工看到物价调整,担心生活水平降低了;还有的职工看到本厂有个工人搞第二职业,几个月就变成了万元户,担心国家的政策偏了;有的干部看到在改革中出现的新的不正之风,担心实现党风根本好转难了。这五个“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厂部分职工对改革形势的看法存在模糊  相似文献   

11.
关于青年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青年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有一种比较宽泛的定义流传颇广:凡是和青年有关的所有现象、活动、事件及后果,都是青年问题。笔者倾向于给青年问题下一个比较狭窄的定义:所谓青年问题,是指那些被认为违反了特定的规范或期望的现象;这些现象被认为是消极的,既不利于青年成长,又不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需要加以解决和克服。这一定义的本质是青年问题属越轨性质或偏差性质。国际上许多关于青年问题的文献和理论,也大都倾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人们对社会风气和党风不满的呼声与日俱增,几乎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话题。究其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确有不正之风,而且有的问题还很严重。“不是时有发生,而是时时处处在发生”(《文摘报》1988年4月17日)。另一个原因,也有认识问题。本文只就应如何来客观地、辩证地认识现阶段党内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问题,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3.
现在有一种倾向,组织人事工作中一出现“跑风漏气”的问题。往往只追查、批评、责怪组织人事部门和具体的工作人员。其实,各级班子内部的“跑”,“漏”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有时领导班子刚刚讨论完有关人事安排问题,当事人很快就知道了:有的班子准备讨论而还未讨论的人事变动问题下面就传开了;有的甚至什么时候讨论,那些人员参加讨论也被有的当事人摸得清清楚楚。这些“跑风漏气”的现象,有相当一部分是从班子内部漏出去的。 班子内部的“跑风”较之一般工作人员的“漏气”,具有班子成员地位高.说话的“份量重”;他们直接参与讨论,“可信程  相似文献   

14.
一、外向型经济的定义国内学术界对外向型经济的研讨尚无明确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有的同志认为,产品与劳务面向国际市场的经济活动即为外向型经济.有的则把生产和销售的平衡突破国界称为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这一提法,始于七十年代.当时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将发展中国家按其对待开放的态度划分为"外向型经济"和"内向型经济"两组.其外向型的定义是国家既鼓励为国内市场生产,也鼓励出口,对两者一视同仁(实际上,大多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相反,内向型定义为国家的贸易与工业鼓励措施都偏向于国内生产,歧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纷纷撰文著书,倡议建立一门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新学科——政策学。这些政策学的倡导者,有的是从干部教育中需要进行系统的政策教育,以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着眼;有的是从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出发;有的是在改革我国政策决策方式,实现政策决策理性化、制度化、程序化的探索中,迫切感到需要专门的政策理论的指导;有的是从国外蓬勃发展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实现十二大提出的在五年内使党风根本好转的庄严目标,这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所关心的事,也是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着重提出的一个问题。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中央党校进修部纪检干部班学习的几位同志,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他们的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信念与希望:国际知名人士的赞叹红军长征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并吸引了国际友好人士。尽管他们职业各异、身份不同,有的是传教士、有的是记者、有的是将军,但他们对于长征的看法却比较一致,赞叹和震惊是其总的基调。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者,瑞士传教士薄复礼为红军的壮举所折服。回国后,他用三个月的时间,把他与红六军团560天的经历写成书―《抑制的手》。当红二、红六军团尚在长征途中时,薄复礼的《抑制的手》已在英国伦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清醒地认识到端正党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端正党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党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还不少,在老问题不断解决的同时,又在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的不正之风.党风问题,党内外都十分关心,是当前议论的一个"热点".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解决党风问题呢?我认为首先应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方法,只有把党风问题放在科学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这里来不得半点主观随意性. 应该看到,现在一些同志对于党风问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班子成员不团结、班子运作不协调一直是困扰一些企业领导班子的突出问题。比较典型的反映是厂长、书记争谁高谁低,董事长、总经理争权大权小。争的结果,有的是粮合神离,有的是离心离德,甚至不欢而散,最终受害的都是企业。争的原因自然很多,但是归根结底不外乎两种:一是为私。有的班子成员党性不强,作风不正,私心杂念比较多,争权的目的是夺利,这毕竟是少数;二是为公。大多数企业领导人都是党性比较强的,但为什么还会闹不团结呢?一方面是业务指导思想或工作方法不同,在公事上意见不统一,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彼此…  相似文献   

20.
党风建设是党的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更具有紧迫性。这里谈一点有父党风建设的学习体会,向关心党风建设的同志们请教。一、如何正确估价党风状况? 党风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党的性质。因此,如何估价现实的党风状况,涉及到对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看法,理应严肃思考。现在,人们对党风问题议论颇多,认识也不一致。不少人认为现在是党风最糟的时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