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蓬 《工会论坛》2003,9(1):28-30
中国工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职工群众,缺少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研究民主兴会意义重大一要充分认识民主兴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民主兴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依法治国方略在工会内部的重要体现,更是党和政府对工会的殷切期望.工会为了保持本质属性、实现工作创新和履行基本职责,都必须实行民主兴会.二要把握民主兴会的目标、内涵和工作要求.目标就是依靠会员办工会,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使工会真正成为会员信赖的"职工之家".内涵包括健全和完善工会组织网络、积极推进工会组织法制化进程、增强会员群众的会员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必须体现民情和顺应民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和掌握立法规律,善于运用合理的立法技术。立法民主化要求立法主体具有广泛性,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立法内容体现民主性。立法科学化要求立法必须有科学的立法观、科学的立法制度和科学的立法技术。我国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的主要障碍表现在:立法程序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立法权虚置现象突出;公众参与立法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善;立法中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本位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存在自利性,对立法产生不当影响;立法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参与立法的热情不高;立法者素质不高。要实现地方立法民主化和科学化,应当积极推进立法专业化,完善立法程序,强化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建立法规的评价反馈制度。  相似文献   

3.
工会民主化不仅同社会现代化发展相一致 ,而且是工会自身的内在规定和要求 ,尤其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它已成为工会发展的新课题。工会民主化实践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努力创建各种民主化制度 ,正确处理好民主化的基本要求 ,逐步推进 ,最终实现向现代工会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徐长安 《工会论坛》2001,7(3):17-19
要实现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 ,必须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工会主席的直选工作。要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就要广造舆论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提供组织保证 ;强化指导 ,确保方向正确 ;严格民主程度 ,形成规范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内容,发展党内民主最重要的是实现党内选举的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需要健全和完善候选人提名方式,逐步扩大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调整各级党代会代表所占比重,建立与选举制度相配套的监督机制。其核心是把公平竞争引入党内选举,促进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工会论坛》2000,(6):67-69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中国工会十三大精神,加快工会组织群众化、民主化进程,实现工会自身建设和改革的新突破,我们按照上级工会要求,九九年度在四个基层单位推行了直接民主选举基层工会主席的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充分认识直选工会主席的重要性如何选配好基层站段工会主席,是我们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工会主席实行任命制、委派制,工会组织不同程度存在着行政化倾向,工会组织的群众化、民主化难以充分体现。为此,分局工会常委一班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  相似文献   

7.
决策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内容,提高领导水平必须首先提高决策水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地方党委决策的水平,必须进一步广泛发扬民主,健全完善决策的民主参与、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把发扬民主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集中各方面智慧,以决策的民主化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南志斌 《工会论坛》2003,9(6):9-9,35
工会促进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协调劳动关系的客观需要.通过建立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监督机制、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机制、法律服务机制、特困职工帮扶机制等六项工作机制,促使工会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不断规范化.  相似文献   

9.
立法民主是现代法治的标志。近几年来,我国立法民主化渐入佳境,全社会呈现出"全民立法"的高潮。立法民主化有利于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民众间的沟通,有利于提高立法质量。我国现行立法民主化在制度构建和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提出议案的主体范围太窄,尚未形成完善的立法公开制度,民主立法的程序制度不完善,对民众意见的处理不尽人意等。  相似文献   

10.
国家治理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国家治理。由于政府全能治理模式的过渡性质,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一开始就具有民主化的要求,即通过民主化获得治理的公共性,它不仅是一个民主政治体制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民主治理的实现过程。中国国家治理又面临着法治化严重不足的倾向,建立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另一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