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骏 《青年论坛》2001,(4):32-34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而社会主义道德创新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的创新、信息道德的创新和生态道德的创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必须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2.
邓家慜 《桂海论丛》2001,17(4):32-33
在进入新世纪的重要时刻,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要求,是当前社会现实和领导干部队伍现状的强烈呼唤."以德治国"对领导干部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由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并对社会经济关系又具有能动反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与经济是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的。德治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生产力 ,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整序作用 ,可以为企业经营增加无形资产。探讨并发挥德治的经济意义 ,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4.
郑智辉 《前沿》2003,(10):174-176
"孝敬"在传统"德治"方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仁之本",它分别与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任人制度、教育制度相结合,使历代封建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孝治天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孝敬"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弘扬优良孝敬传统是家庭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有助于发展"亲族型企业";可以淳化社会风气;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6.
(三)加速德治工程建设,时不我待。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就是以普遍化的、自觉化的道德杠杆调节国家的、社会的、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德治国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大步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以利润的追求为动力,还应当是道德经济,受到道德杠杆的自觉调节,把国家的、社会的、  相似文献   

7.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池 《求索》2006,(10):152-155
儒家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治国实践仍有一定借鉴意义。儒家德治思想内涵可以从德制、德政、德教和社会理想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8.
以德治国中如何发挥宗教优良道德传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面向21世纪提出的治理国家战略思想.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一种道德因素,有不少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通之处.我们在对信教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充分发扬宗教优良道德传统,为"以德治国"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主席提出的“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之际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荣海 《桂海论丛》2001,17(4):28-31
以德治国 ,既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批判性总结 ,又是社会主义价值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主义进行经济、政治批判的同时 ,也进行了道德批判 ,与此同时 ,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正义、道德理想等价值使命。法治、德治的结合 ,是社会主义治理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只有如此 ,才能激活社会主义合理价值并引导其走向崇高。德治对社会主义价值的开掘 ,有赖于制度上的操作、现实道德理性的确立以及道德教育的层次性展开。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在我国治国方略中处于并重的地位。文章从“法治”与“德治”的区别和联系,论证二者存在结合之可能和必要,从而进一步探讨“法治”与“德治”结合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道德滑坡的原因和道德中国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社会转型时期 ,构建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伦理道德逐步走向崩溃 ,加上中国传统的谋略文化、游民文化和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对道德的破坏 ,使今日中国进入了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道德缺失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成现代化 ,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遵守社会主义道德 ,吸收古今中外的道德精华 ,重建道德中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德政、德教、德法并举为主要内容,它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等伦理精神,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德治思想的优秀成果,挖掘传统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实施“以德治国”方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和新形势下的德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和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 ,说明德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新时期和新形势下 ,加强德治教育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5.
儒家德政、仁政、王道、为政以德、以礼、以教等德治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治思想既具有阶级性,又具有全民性;既具有特殊意义,又具有一般意义。只有大胆地吸取儒家德政、仁政、王道、为政以德、以礼、以教等德治思想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才能推进以德治国。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大学培养的人才素质的高低。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师德的状况 ,提出了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措施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合理利用市场经济的利益导向 ,激发教师遵守教师道德的内在动力 ;二是健全师德教育机制 ,增强教师履行教师道德的自觉性 ;三是加强教学实践活动 ,升华教师道德境界 ;四是完善师德的监管机制 ,提高师德的威慑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加快推动以德治国进程中,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把握、正确处理面临的问题,避免和防止绝对化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8.
中西德治思想源远流长。现代国家成长起来之前,中西方执政工具合理性类型是德治。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思想与中西传统德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李秦莉 《山西政报》2006,(13):47-47
在党的十六大修改通过的《党章》总纲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我们党提出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并用,并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强调,这是党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企业建设上来讲,我认为也存在着“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问题,即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以各项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职工的管理和作业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和大局观念,凝聚职工思想,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人心思进的良好氛围。我认为,要做到“以德治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1,17(6):67-69
以德治国不是传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而是法制道德化和道德法制化的双向运动,只有这种双向运动才是连接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纽带和桥梁,道德只有在为以法治国提供道德基础的过程中,在借助于法制形式而发扬光大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治国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