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中央苏区军事法的渊源与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立法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央苏区军事法的渊源主要有六种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军事法律、中央苏区普通法中的军事条款、军事法规、军事规章、具有军事法规性质的文件。中央苏区军事法体系由十个分支部门法律规范构成 ,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调整苏区各种军事社会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充分凸显了为苏维埃政权和军事斗争服务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F0002-F0002
正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福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被认定为属于中央苏区范围的县(市、区)(下称中央苏区县)有41个(包括建议视同中央苏区考虑的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占  相似文献   

3.
中央苏区是在1931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后,由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苏区时期,为了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红军因陋就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他们练就了钢铁般的筋骨,提高了军事技术,增强了综合素质,先后粉碎敌人的四次"围剿",为中央苏区红色政权的创建和巩固奠定了坚实基础。早在井冈山时期,红四军就开展了一系列军事体育活动。每当战斗、工作之余,红军将士便出操训练、刺杀投弹、摔跤较劲、野操爬山。在开创中央苏区的斗争中,体育活动更是与军事  相似文献   

5.
一、法制与法治的概念及演变过程西方社会中法治与法制的表述一致(ruleof law)可以通用,而关于法治的经典定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法律具有超越包括政府的广泛自由裁量权在内的任何专制权力的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第二,任何公民都必须服从在一般法院里实施的国家一般法律;  相似文献   

6.
中央苏区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者博古、李德等人,开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继之实行军事保守主义,致使形势越来越严重。至1934年9月,中央苏区仅存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宁都、石城、宁化、长汀等县狭小地区。这时,他们又被敌人的其势汹汹所吓倒,变成了军事逃跑主义,仓促决定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相似文献   

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党军残酷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的环境下,闽西客家妇女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特有的勤俭、刻苦、坚韧和坚强的毅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支前运动,为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和经济建设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历史学界关于中央苏区社会保障工作的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较早探讨苏区社会建设包括社会保障工作的是何友良所著的《中国苏维埃区域社会变动史》这部名著。吴永明、孙西勇合撰的《中央苏区的社会保障立法》一文,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央苏区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法律制度。杜俊华、刘玉萍合撰的《试论中央苏区的社会建设》一文,是迄今所知发表较早的一篇研究中央苏区社会建设的学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与法制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互动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治)经济”的命题,其基本内涵是: 一方面,市场经济是法制发展和运作的的肥沃土壤。 在历史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法制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西方,由于古罗马时期小商品经济的繁荣,产生了对经济活动进行法律调整的客观需要,促成了以私法(罗马民法)为核心内容的罗马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促成了城市法、商法(尤其是海商法)的兴起,导致了十二至十六世纪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并为资本主义法制的产生和建立奠定了基础;也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不论在何种社会形式下存在,其运行必然要以法律来保证。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无疑要靠法律来保证。 一、市场经济必然是法制经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法制是不可缺的。它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条件,又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起保障、导向作用,日益成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市场经济关系需要法律界定和规范 商品交换关系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商品交换不仅有生活消费品,而且还有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土地、资本、资源、劳动力、技术信息以及服务,还有精神生产领域,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艺术、体育等部门生产提供的智力劳动产品和服务。生产要素和精神产品的  相似文献   

11.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2.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谭光定 《探索》2005,(2):181-183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设计者和实施者都面临共同的困惑: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怎样构建司法独立体制。法官独立作为司法独立的核心内容,自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正是对这一被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前提下如何构建法官独立机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社区养老服务已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必然选择。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特征,无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理论研究,还是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实践指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贫困问题是令人十分担忧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贫困的消除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扶贫方式的选择是我国政府财政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当前,政府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基础教育投入,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等措施,来逐步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6.
论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不分的弊病很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党政关系,实现党政职能的科学分开。建构法治化的党政关系,必须坚持依法治国方略,理顺党与人大、政府、司法机关等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党的领导和发挥国家政权机关职能作用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政关系是我国发展民主政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虽经长期探索,至今没有彻底解决.思考我国的党政关系必须从新的视角注入新的理念.从政党比较的视角,通过与自己历史比较、与本国现实比较、与苏共比较、与西方政党比较,进一步认清我国党政关系特点、本质和基本思路,是研究我国党政关系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党内选举失真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党内选举中存在种种失真现象 ,由此构成对干部权力合法性的严重挑战。要提高党内选举质量 ,应该以改革和完善党内权力结构为前提 ,以构建科学严密的制度体系为关键 ,以实施“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为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