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1978年11月5日,邓小平与夫人卓琳前往东南亚三国访问. 而就在同一时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的主席台上,华国锋的旁边没有邓小平的位置.今天,许多关心这段历史的人依然弄不明白,为什么在那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邓小平没在现场.  相似文献   

2.
第四集 十七年间 (字幕:1949年6月摄于上海) 1949年6月,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邓小平和新中国的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家搬到了上海,两家人合住在一栋小楼里。 从1931年夏天邓小平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到这时已经整整18年了。 18年的经历太多了。 半生戎马,他很少与家人团聚。  相似文献   

3.
刘益飞 《廉政瞭望》2011,(19):50-51
邓小平当年提“五不” 在《邓小平年谱》中,清楚地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980年6月至7月,邓小平由北京前往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参观视察,出发前邓小平指示中央警卫局通知各地:不搞迎送,不请客,外出参观考察不断绝交通,不坐小轿车(一律乘面包车);在前往峨眉山时邓小平又加了一条:不许封山。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一生中先后六次前往莫斯科。他在那儿学习过,也在那儿斗争过。他曾令赫鲁晓夫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也曾令苏斯洛夫无言以对张口结舌……伟人逝去,风范长存,追寻邓小平在莫斯科的历史足迹,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也是对这位中国人民的儿子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5.
1978年初,邓小平访问了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日本现代科技的发达水平和新马泰充分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经验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印象。邓小平在后来的一次讲话  相似文献   

6.
1982年9月18日,党的十二大刚刚闭幕,邓小平在陪同金日成前往四川访问途中,不无喜悦地告诉金日成:“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段名言,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本文拟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这四年间,邓小平不断总结、作出概括、逐步提出这个科学命题、指明这条新路的经过,作一扼要评述。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伊始,冯昌俊被调到八路军政治部给邓小平副主任当警卫员.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后,冯昌俊跟随邓小平转战到汾阳县的下坡镇.12月间的一天,冯昌俊跟着邓小平前往洪洞县的马牧村.  相似文献   

8.
正百年前的中国,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怀着救国救民的理想,万里迢迢前往法国。他们当中有一批先知先觉者,一边勤工俭学,一边寻求改造中国的真理,进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凡是读过《邓小平传》的人,应该对书中一张历史照片印象深刻。照片中,人物有31名,邓小平站在最后一排右三位置。那时的邓小平很年轻,时年20岁,戴着一顶鸭舌帽,眼睛凝视前方,目光炯炯。一起合影的,还有周恩来、聂荣臻、李富春、  相似文献   

9.
李传国 《党建文汇》2008,(11):42-42
1978年,邓小平访问了日本、欧洲和东南亚国家。日本现代科技的发达水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我认为现在研究财经问题,有一个立足点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资上,不利用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22-23
1992年春天,邓小平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随后中共中央以中央文件形式,下发了邓小平在沿途谈话的要点,要求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接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一致认为,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邓小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毛泽东与邓小平结识,最初是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会后,毛泽东前往湖南组织秋收暴动,邓小平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四年以后,二人重逢在中央苏区。 1931年秋天,毛泽东与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几位领导人项英、朱德等转战来到瑞金,着手筹备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关事宜,同时检查地方工作。当时,邓小平是中共瑞金县委书记,领导一个十几万人口大县的工作。 邓小平是同年8月赶到瑞金的。当时的瑞金,正惨罹肃反扩大化之祸。原县委主要负责人为了肃清所谓的“社会民主党”,在全县范围内大搞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图书馆(以下简称"南洋院图书馆")是全球馆藏东南亚研究资料最为丰富的机构之一,亦名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图书馆,其前身可追溯到1946年成立的厦门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作为联结中国早期"南洋研究"与当代"东南亚研究"的重要载体,南洋院图书馆的历史变迁折射出中国人对东南亚认知和关注点的演变。时至今日,中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遍地开花,但基础研究仍很薄弱。梳理和挖掘南洋院馆藏资料,既有助于厘清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发展脉络,亦有利于反思中国的东南亚历史研究尤其是当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学术探索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931年8月,邓小平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工作,先后任瑞金县委书记和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由于反对当时党内的“左”倾错误思想,被降职,调任《红星》报主编。邓小平坚持“加强红军里的一切政治工作,提高红军的政治水平线文化水平线,实现中国共产党苏区代表大会的决议,完成使红军成为铁军的任务”的办报宗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1923年3月,年仅19岁的邓小平毅然决然离开了法国夏莱特的哈金森橡胶厂。实际上,哈金森橡胶厂对邓小平不薄,在他留法勤工俭学最艰难的岁月里,工厂为他提供了工作机会,尽管他已经辞过一次职,依然接纳了他。但是,邓小平下定决心离开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工作"。据他本人回忆,主要是在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同年6月,邓小平离开夏莱特市前往巴黎,加入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开启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油印岁月"。  相似文献   

15.
孔力 《党史文汇》2013,(2):51-53
地处豫西伏牛山下的宝丰县肖旗乡大白庄村,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师生心中的圣地。1948年5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部进驻宝丰后,在大白庄创办了中原大学。1949年,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成为今天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至今.该校仍有许多师生陆续前往大白庄村寻根。  相似文献   

16.
正1979年,邓小平访美期间,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毛泽东在1937年写给他和任弼时的亲笔信。这封信一直保存在埃德加·斯诺第一任夫人海伦·斯诺那里。海伦也是一名美国进步记者。1937年4月,她在斯诺的影响下,只身前往西安,并成功进入延安,写下了她的成名  相似文献   

17.
欧可智 《廉政瞭望》2008,(12):50-51
祖国的山水不仅留下了他的足迹,更铭刻了他思想的光辉。近日读《邓小平年谱》,忽然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几次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来了兴趣,边读边嚼,掩卷深思,感触颇多。大家都是游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邓小平到旅游区,首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游客,不扰民,不妨碍群众旅游,不影响地方上的工作,甚至不要当地领导陪同。1983年8月13日,邓小平前往长白山游览。事先要求:一不要妨碍群众游览;二不准搞特殊化;三要轻车简从,不要省委同志陪同。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长汀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毅、叶剑英、任弼时、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杨尚昆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长汀战斗或工作、生活过。但是,邓小平同志有否在长汀生活过呢?许多党史工作者的分析判断是肯定的,因为邓小平当年从上海启程前往中央苏区,是由一条秘密的红色交通线经香港、潮汕、大埔进入闽西苏区,然后前往红都瑞金的。可是,一直找不到可靠的历史资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与张学良虽然从来也不曾见面,可是,他们彼此却神交已久。彼此对对方都有强烈的好感。邓小平生前多次希望能在北京会见张学良这位民族英雄,并且在张学良恢复自由前去美国探亲以后,他曾亲自安排吕正操前往美国,欢迎张学良返回祖国大陆。张学良本人也十分希望返回祖国大陆,与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会面。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直至故去也没实现彼此心中的夙愿。战争年代张学良曾经雪中送炭邓小平对张学良的敬重,早在这位爱国将领在西安发动兵谏以前就产生了。1936年初冬,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率兵在甘肃一带征战,忽然…  相似文献   

20.
皖东 《党史博采》2004,(3):9-13
为向苏联传递改善中苏关系的信息,邓小平指示说,为了不引起外界无端的猜测,可由外交部苏欧司司长以视察使馆工作为名,先前往莫斯科,并同时前往华沙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自里根总统上台后,加紧扩军备战,和苏联展开全方位争夺,并大幅提升对台军售,其势咄咄逼人。与此同时,苏联自1979年12月入侵阿富汗后,陷入阿富汗举国一致的人民战争泥潭,从对外扩张的顶点衰落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