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整旗鼓 意在参政──从曼海姆党代会看联盟90/绿党现状郭业洲1994年2月25日──27日,德国联盟90/绿党在曼海姆召开了竞选党代会,大会讨论并通过了该党的竞选纲领,明确宣称本党的近期目标是在大选后成为联邦议院中的第三大政治力量,并在社民党不继续...  相似文献   

2.
《德国研究》2006,21(4):75-76
政治德国默克尔政府的外交与欧洲政策辨析……………………………………………………………………………连玉如(1.15)论德国当代政治文化若干特点………………………………………………………………………………………刘立群(1.21)论新认同政治与欧洲认同的逐步形成………………………………………………………………………………张生祥(1.26)卡尔·曼海姆的乌托邦思想解读……………………………………………………………………………………刘宏松(1.32)德国90联盟/绿党创建初探……………………………………………………………………………  相似文献   

3.
在法国女作家莫尼克·威蒂格的叙事作品中,贯穿着一个基本原则和精神:希望。作家希望通过文本实践缔造一个与读者共享的童年记忆空间,希望探寻女性乌托邦社会的内在动力和建构过程,为女性勾勒一个"美好之乡",希望为乌托邦新女性提供理想的精神家园和坚定的价值归宿。希望意识,或者说更好的生活方式成为威蒂格寄予乌托邦新人的美好愿望。希望原则与威蒂格主张的激进姿态、与她宣称的"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同性恋不是女人"等否定言辞同时存在其文本中,我们试图将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审视,展开对威蒂格小说的另一种阅读。  相似文献   

4.
“讨论欧洲模式”国际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于2007年6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了“讨论‘欧洲模式’”国际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欧洲学界的专家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为中国-欧盟“欧洲研究中心项目”的成果交流会,会议邀请了项目合作伙伴,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及其他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欧洲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为会议致欢迎辞。他首先谈到了研究“欧洲模式”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世界多极化初现端倪的今天,“欧洲模式”在经济、政治领域中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对于欧洲自…  相似文献   

5.
米歇尔·福柯 (MichelFoucault,1 92 6-1 984)对理性、知识、主体性和社会规范的疑问和怀疑 ,对后现代思潮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 ,他的理论对当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人都能够从中汲取到十分有益的东西 ①。在一生的创作和研究中 ,福柯给文学也留出了一个特别的位置。《词与物 :一种人文科学的考古学》不仅在题目上提到了文学问题 ,而且在作品中也对文学进行了极为深刻论述 ,尤其是从“词”与“物”的离合 ,知识范式的转型等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角深入地探讨了“人学”。 …  相似文献   

6.
失业仍是德国最棘手问题《法兰克福邮报》报道,1995年德国青少年部委托设在曼海姆的社会现实问题调查研究所作的一次具有代表性的问卷调查表明:失业仍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36%的来自德国西部的青年把失业视为首要社会问题,而排外现象(19%)和环保问题(11...  相似文献   

7.
祝虹 《法国研究》2001,(2):44-53
自二十世纪末,任何一个文学理论在研究文本文学性时都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文学性在那里,怎么科学地对它进行衡量.无论是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是阐释学理论,还是接受主义……,每个学派都不同程度地对这个问题作出过决定性的贡献,但文学作为人文科学的科学性,还有待于新世纪的学者们在融会各种理论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此文是对20世纪上半叶法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过程的总体回顾.作者结合现代中国的特殊历史背景,着重论述了五四运动和<新青年>杂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法大学等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对传播法国文化所起的作用,并介绍了这个时期法国思想和文学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相似文献   

9.
由欧洲联盟亚洲连接项目支持的“欧洲研究核心课程开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德国曼海姆大学欧洲研究中心、荷兰马斯特里赫特欧洲研究中心和中国澳门欧洲研究所为时3年的通力合作下已于今年9月份圆满结项。这个项目旨在为亚洲的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提供一套标准的跨学科的欧洲研究高等课程。课程开发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师培训三个部分,项目协调人为欧洲研究所所长周弘。这套核心课程对中国的欧洲研究和教学的发展都将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加深中国对欧洲的了解,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欧洲研究核心课程”是一门独特…  相似文献   

10.
谢詠 《法国研究》2004,(1):69-78
本文讨论了"文化定型"(le stéréotype culturel)的性质、作用、弊端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文化定型"指人们对某一民族或国家所持有的一成不变的简单化看法,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这种看法受观察者特定文化视角的影响,主观色彩较浓,其最大弊端是容易导致对他民族的偏见和歧视.但定型同时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认知方式,是人们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现象和文化差异进行概括、分类时必定要采用的一种基本认知策略.法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增强对"文化定型"的敏感性,创造条件和设置情景以帮助学生揭示隐藏在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定型",进而分析它、超越它,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