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外资政策一、概述菲律宾外资政策的基本思想在于保证菲律宾经济的独立,并希望通过有选择地引进有益的外资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奖励投资法案》的第二条明文规定,鼓励外资遵从菲律宾经济民族主义的原则和目标,投资于能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的投资项目。菲律宾的宪法以及有关的法案也规定:(1)外资的投资应能促进菲律宾社会经济的发展,(2)外资不得取民族资本而代之,而只能作为民族资本的补充;(3)通过各种奖励措施,应该诱导外资投资于那些能够遵从菲律宾社会经济开发计划从而促进实现经济开发计划目标的特定经济部门。外资投资所享受的优惠待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请参看第一图):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亚洲货币、经济危机的影响,1998年菲律宾的外资投资额有了大幅度的减少。进入1999年,由于其主要投资来源国日本的经济继续衰退和菲律宾国内需求疲软导致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其外资投资额仍未见恢复。此外也有部分原投资外资企业由于菲律宾的国内需求疲软而关闭工厂,但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面向出口型的外资投资企业对今后的出口需求持乐观预测而进行扩大投资。  相似文献   

3.
后马科斯时期,菲律宾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自由化、私有化和非制度化。外资政策和外资管理机构的变动便是一例。新政策颁布和采纳了新的有关本国与外国投资的政策,废除了马科斯时期所有有关法令与政策。重组和增设了有关外资管理机构。外资政策和外资管理朝向更为开放和自由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追赶亚洲“四小龙”,在21世纪实现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宏伟经济目标的需要。一、菲律宾主要外资政策1.有关菲律宾外资投资的基本法现行有关外资投资的法令主要有1987年综合投资法案;1991年外资投资法;出口加工区法;…  相似文献   

4.
独立后,菲律宾为了发展民族经济,先后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开放政策,引进外资,接受外援。三十年来,外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菲律宾外资、外援变化的基本情况战后,外国对菲律宾的直接投资和经济援助分别经历了二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外资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从1946年独立到六十年代末期。这是美资大量涌入,美资势力扩大时期。  相似文献   

5.
进入1998年,货币、经济危机的影响表面化 尽管有货币危机与经济危机,菲律宾两大促进外资投资机构,菲律宾经济特别区管理局与菲律宾投资委员会批准的1997年外资直接资本投资额分别为1597.52亿比索(比1996年增长1.4倍,指协议投资额)和1955.46亿比索(比1996年增长68.1%,指缴纳资本投资额),均创历史最高记录,比被称为“空前的外资投资高潮年”的1995年还要多。1997年外资投资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有:日本商业会社营建的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91,(2)
菲律宾是东南亚国家中引进和利用外资最早的国家之一,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吸取。本文拟对其外资的来源、对外资的政策及利用外资的成效和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美国统治菲律宾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美国殖民者推行了一系列的殖民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影响、改变菲律宾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这些政策之一便是在菲律宾建立美国式的教育制度。美国教育的移植和实施,对殖民地时期乃至独立后菲律宾人的生活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和渗透作用。如对这个问题进行历史的考  相似文献   

8.
一、1990年外资投资的增势减弱1987年以后菲律宾的外资投资虽然从1986年的下降趋势转为增长趋势,但进入1990年以后又转向下降。就外资投资额看(根据菲律宾投资委员会的批准投资额计算,下同),1986年的批准投资额为15.94亿比索(1990年的比索汇率为:1美元=12.311比索),1987年为34.27亿比索(比1986年增1.2倍)、1988年为  相似文献   

9.
日本外务省主编的《经济与外交》月刊于1976年二月号上刊登了《泰国的外资情况和外资政策》一文。并将陆续刊登东南亚国家联盟其他四个国家(即新加坡、马西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外资情况和外资政策。本刊将分别予以译载——编者。  相似文献   

10.
新工业区建成,外资投资趋于活跃 菲律宾在吸引面向出口型外资企业投资和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参与社会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取得了成效,外资投资自1993年起有了迅速的增长,1995年迎来了“历史空前的投资高潮”。但是1996年外资企业在菲律宾经济特区的投资额由于马尼拉首都区近郊的原有工业区已经饱和等原因而有所减少。此外,菲律宾的最大投资国日本的制造业投资部门投资也由于受到日元贬值的影响而有所减少。但是菲律宾政府期望着今后的国内外直接资本投资能有所扩大,已经相继建成一批新工业区。  相似文献   

11.
菲律宾在1946年7月独立时被迫与美国签订了长达二十八年的“贝尔贸易法”,以及包含在“贝尔贸易法”中的所谓美国人在菲律宾与菲律宾人民一样享有“同等权利法案”,这使美国在战后一段时期内垄断了菲律宾的经济。在六十年代末期以前,菲律宾的经济政策的制订主要服从于美国的需要,受到美国安插在菲律宾政府要害部门的各种专家顾问的左右,接受美国直接控制的世界银行的严格审查和管制。菲律宾独立前后建立起来的农产品加工工业、五十年代为解决外汇危机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南海政策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菲律宾南海政策经历了从“中立不介入”到“介入但不陷入”的转变.在“重返亚太”战略背景下,美国高调介入南海地区事务.菲美关系的加强影响了菲律宾亲美政治势力对南海问题的判断,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菲律宾南海政策的激进化.美南海政策对菲律宾的误导和菲律宾自身对形势的误判使菲南海政策已走上错误的轨道,菲律宾国内政治等因素限制了菲南海政策的回调.  相似文献   

13.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4.
一、占支配地位的美国资本在过去的二十七年期间内,美国在菲律宾的投资比美国殖民统治时期已大大增加了。而且,它的许多投资特点也已发生了变化。独立以前,一大部分的投资是居住在菲律宾的美国企业家在当地的资本。投资的行业范围也不太广,主要是投资于矿业、政府证券、种植园、公共事业和商业部门。然而,今天美国的公司则已遍及菲律宾经济的各个领域。美国公司迄今在菲律宾的最大投资是制造业;银行和金融资本的作用也已大大扩大了。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菲律宾,并把菲律宾变为它们经营业务的一个场所。  相似文献   

15.
菲美加强防务合作协议(EDCA)的签署发生在菲中南海冲突对峙的背景下,菲律宾意图通过加强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扩大美国的军事存在来抗衡中国并巩固和取得更多利益。本文分析了协议谈判过程、菲律宾精英对协议的激辨和菲律宾意图在协议中达到的目的。围绕协议谈判前后,本文还分析了菲律宾的南海战略转向及其美国因素,包括军事战略、占有战略、外交战略、仲裁战略。  相似文献   

16.
日本已经在许多方面接替了美国在菲律宾的作用,并通过经济渗透实现了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军事征服而没有达到的目的。由于日本已经成为菲律宾产品的最大市场同时又是菲律宾进口需求的首要供应者,因而它已接替美国而成为菲律宾的第一位贸易伙伴.日本是菲律宾铜精矿的最大购买者,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目前菲律宾经济仍然适合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工资水平低、工人生产效率高可能是它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最强大的动力。菲律宾的出口加工区雇用有二万八千多名职工,并于1981年出口了约2亿美元的产品。但就某种意义上说,菲律宾三个出口加工区的优惠并不比其他国家出口加工区更有吸引力。例如土地租借期限只有15年,外资投资厂商不能拥有土地,电力供直也有问题,有些投资公司埋怨电力收费太贵并且经常停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与分析了20世纪初期基督教在菲律宾传播的政治宗教因素,指出基督教在菲律宾的迅速扩张,一方面归因于美国在菲律宾推行的带有浓厚道德理想主义色彩的新殖民主义政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19世纪以来基督教海外传播运动所倡导与实践的“三自”传教策略与教会本色化方针。基督教会通过其积极倡导与实践的自立与本色化的传教策略,促进了基督教在菲律宾的发展,同时对维护美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迅速开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和东南亚早就有经济关系,进口该地区的锡、橡胶等工业原料,推销自己的工业产品。十九世纪末,由于菲律宾沦为美国的殖民地,大量的美国商品、资本涌进菲律宾,文化渗透和传教活动也加强了。于是美国对菲律宾的情况和问题才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但是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时,美国对东南亚地区的研究还是非常薄弱的。出于历史的原因和“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美国大学中涉及国际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在西班牙统治的两个半世纪期间,菲律宾的经济地位是由西班牙控制的,只是到了1789年马尼拉港口开放以后,才容许其他国家参与菲律宾的贸易。英国和美国成了菲律宾贸易中两个最强大的竞争者;到1889年,美国在菲律宾出口贸易中占39%,而英国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