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卫生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离不开健康保障。因此,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卫生事业在扩大医疗卫生服务范畴、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新的成绩。然而,四川卫生事业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和健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全省卫生系统只有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离不开卫生服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离不开健康保障。因此,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要求我们“建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卫生事业在扩大医疗卫生服务范畴、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新的成绩。然而,四川卫生事业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和健康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全省卫生系统只有坚持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把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吕柯 《学习论坛》2007,23(3):63-6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指明了医疗卫生改革的方向。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不断发展卫生事业,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就必须公平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坚持公平优先,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坚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分阶段实现卫生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既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卫生制度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切实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40年沧桑巨变,卫生事业繁荣发展。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我区卫生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卫生工作方针,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全面加强各项卫生工作,卫生事业又有新的发展。疾病防治取得显著成绩,人民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69.56岁,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建立了较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仅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14所,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指引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广大卫生工作者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创建人民卫生事业,写下了辉煌的历史篇章.全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卫生改革日趋深化,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在保障人民健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民族团结、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投资卫生 促进健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党的十六大将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水平及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之一。在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推进卫生改革与发展之际,突然暴发的非典疫情,又从反面促使我们站在推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对卫生与健康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健康与经济相伴何谓健康?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科技进步,“健康”概念正在不断深化和扩展:健康已不仅是减少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  相似文献   

8.
2009年.鄂州市卫生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就医问题。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鄂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融入武汉城市圈,全面建设两型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更是适应老龄化社会、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构建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的战略举措。一、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一直十分重视,早在1997年就作出了“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决策。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中央这一决策精神,卫生部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理念广为传播,社区卫生…  相似文献   

10.
正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  相似文献   

11.
林爱民  孙德秋 《世纪风采》2008,(2):I0002-I0003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一直以来,邗江卫生系统牢牢把握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宗旨,精诚创新,坚持预防为主,把疾病预防控制放在卫生工作的首位;把发展农村和社区卫生作为长期奋斗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卫生工作机制,全区卫生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群  肖煜 《共产党人》2016,(5):43-44,49
卫生计生事业,事关百姓福祉,既是人民群众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又是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回望"十二五",宁夏卫生计生部门坚持以百姓需求为导向,聚焦医改,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生育政策,提升服务能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5年来,全区累计培养300多名医疗卫生技术骨干和3000名大专村医,在职培训2万多人次基层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服务能力明显提  相似文献   

13.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2000年的71.4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陈竺说,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卫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浙江省为分析的出发点,探讨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我国现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医疗与卫生混合运行的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混合体制需要分解为医疗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体系互相独立的分网体制。根据医疗服务与卫生服务的特征,医疗服务体系需要采取市场机制运行,卫生服务体系需要采取公共服务机制运行。分网改革的关键在于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资源划分出来归属于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09,(7)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明显提高。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没施,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这是卫生工作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曹丽萍 《世纪桥》2013,(12):91-92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医药卫生人才是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然而,面对伊春市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尤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任务,以及人才竞争的新特点,伊春市区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结构和分布尚不合理,政策环境亟待完善,特别是基层卫生人才严重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此,对伊春市中心区卫生人才情况进行调研,为改变全市卫生人才状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慧 《当代贵州》2023,(21):64-65
<正>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构建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切实托稳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不断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卫健新篇章。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事关人民健康福祉,是提升整体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加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有效手段。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构建五级医疗服务体系,切实托稳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不断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的卫健新篇章。  相似文献   

18.
《前线》1991,(8)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县县委、县政府把面向农村,服务基层,加  相似文献   

19.
朱春田 《求贤》2012,(10):58-59
卫生行业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卫生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事业,卫生人才是用知识和技术承担神圣而崇高使命的人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满足百姓医疗卫生需求、促进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相似文献   

20.
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意见》等重要文件;通过签订实施委省战略合作协议、创新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计划、深入实施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等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保障了全省卫生健康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