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作为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普及率不断攀升,其快速、便捷、不受地域限制等多方面的优势,也使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给社会生活及法律领域带来了巨大及深远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也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特性,使传统的作品存在及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著作权制度所构建的利益平衡在网络环境下被打破,给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以期对网络著作权进行良好规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对网络著作权的立法相对滞后,存在诸多不足,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保护网络著作权的需要。据此,文章对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及合理使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便达到网络环境下作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新的利益平衡,使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2.
网络著作权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但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屡见不鲜。为加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2020年《著作权法》和2020年《刑法》依据网络化、数字化等技术变化,对法律条文作了多处修改:2020年《著作权法》通过定义作品和完善作品种类、调整广播权的适用范围与规定惩罚性赔偿等方式对网络著作权加强保护;同时,将行政处罚扩展为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加大网络著作权保护力度。2020年《刑法》也对与网络著作权密切相关的侵犯著作权罪进行了完善,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其作品的可构成侵犯著作权罪。2020年《著作权法》中的民事维权、行政执法与2020年《刑法》中的刑事制裁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网络著作权的全面保护。  相似文献   

3.
廖艳  张泽 《求实》2009,(Z2)
引言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的立法状况、面临的新问题、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形态等各种问题的论述,提出相应完善我国网络著作权保护措施的对策,以解决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著作权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而期待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不断完善,达到规范网络秩序,保证计算机网络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计算机得以普遍应用的今天,网络正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给予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法律问题:从最初的域名抢注到现在的网上著作权侵权、网上诈骗、黑客恶意攻击等,互联网法律问题已涉及刑事、民事、知识产权等诸多法律领域.本文仅以一网站与网民之间的电子商务纠纷一案为例,就电子商务带来的法律问题进行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上世纪末网络大众化普及开始到现在,我国网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人们的权利,而这其中又以隐私权的频繁受侵犯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对于隐私权,特别是对网络隐私侵权问题的研究一直缺乏关注,司法实践中更是缺乏技术性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对隐私权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网络空间中产生的新的侵害隐私的行为加以制约,规定详细的隐私标准,利用技术、法律等各项手段保护脆弱的网络隐私权。本文从隐私权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进而阐述如何进行法律规置。  相似文献   

6.
曹琳 《党史博采》2007,(6):28-29
从上世纪末网络大众化普及开始到现在,我国网络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在给人们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侵犯人们的权利,而这其中又以隐私权的频繁受侵犯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对于隐私权,特别是对网络隐私侵权问题的研究一直缺乏关注,司法实践中更是缺乏技术性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对隐私权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对网络空间中产生的新的侵害隐私的行为加以制约,规定详细的隐私标准,利用技术、法律等各项手段保护脆弱的网络隐私权.本文从隐私权的概念入手,介绍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情况,进而阐述如何进行法律规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逐渐衍生出"网络暴力"现象。近些年网络暴力行为屡次挑战着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论对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我国对于网络暴力行为的法律规制还存在着有效规制手段缺乏、是否违法界限模糊、监管存在较大难度等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探索依法治理的切入点、加强道德建设和行业自律、建设多元化的网络监管机制等方面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8.
王莉莉 《唯实》2016,(5):36-3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传播的匿名性、终端的全球性使得著作权侵权后果易蔓延且查证困难,这些特性导致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更易受到侵害,因而著作权保护的紧迫性、重要性越发显著。据此,我国学界有观点认为应当扩张现行刑法保护著作权的边界,包括取消侵犯著作权罪的"营利目的"主观要件,以及将著作权人保护作品的自救手段即技术保护措施纳入刑法保护范围。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网络传播特性的基础上,探讨在网络传播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以及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合理使用问题,探讨法律和道德自律在维护著作权人权益中各自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网络著作权是以传统的著作权为基础,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网络的开放性、技术的先进性和无国界性,致使网络环境中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屡屡发生,未经许可的转载行为、复制行为、超链行为、网上浏览等都给网络著作权人构成一定的侵害。保护网络著作权应充分利用现行法律法规并及时解释和修正;构建网络环境下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明确网络著作权侵权赔偿标准。同时,网络著作权人还可以采取控制接触作品、控制使用作品、保证支付报酬等技术措施,从而尽可能保证网络著作权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在网络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著作人的权利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扩张。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限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的出现,是为了应对强劲的技术发展态势对著作权人利益保障的冲击,“为了应付技术革命给知识产权所带来的威胁,必须将技术手段引入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著作权条约(WCT)及组织表演及录音制品条约(WPPT)中,要求缔约国制定法律以加强对技术保护措施的反规避。此后,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根据上述条约修订著作权法,增加对技术保护措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社会失范理论可以解释当社会变迁时,人们面对新环境因缺乏社会规范调整而出现的行为失范现象。作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自媒体在为言论表达提供平等且便捷平台的同时,由于自身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隐秘等特点,失范的网络言论也会带来远超过以往的社会影响。在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经验基础上,提出确立同等保护、适度干预原则等法律对策,准确适用法律,以规范网络自媒体民事领域言论失范行为,探求言论自由、舆论监督与保护公民人身权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在网络中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著作人的权利在网络中的延伸和扩张。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的限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概念、特征的分析,阐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利限制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内容,并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教案的著作权问题是教育界和法律界面,临的崭新课题。教案属于作品范畴,应当作为著作权客体,享有著作权。教案的著作权保护应从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明确职务作品的权属、对作品外延做扩大解释等方面入手,以利于司法实践中法律纠纷的解决,使我国的著作权法更加完备。  相似文献   

16.
龙媛 《世纪桥》2010,(11):155-156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繁荣、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网络令现实社会中个人隐私权的有关问题延伸到了网络空间,个人隐私面临着严重的威胁。本文拟对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加以区分,对网络隐私权的特定含义和内容加以界定。同时提出结合各国主要的保护模式,加强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尤其是手机网民数量也在飞速增长。"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丰富了各类消费平台,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习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网络等进行的网络购物模式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相应地也给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新问题。要进一步健全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监管体系,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建立健全网络购物在线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问题日渐增多,尤其是网络中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开始出现并有增加的趋势。其形式主要有:一是对于版权的侵犯,即对于我们常说的著作权的侵犯;二是利用网络搞不正当竞争;三是商标侵权。针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既要利用已有的法律,更应形成专门的《网络知识产权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国原有著作权体制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为了顺应这种数字环境的挑战,我国著作权法进行了修订,解决了诸如数字作品在网络上使用的传播权保护和数据库的著作权保护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等问题,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采用“法定许可”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网络条件下,人们比其它任何时候都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但网络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增加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网络信息资源的产权界定;网络信息提供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激励信息提供者的制度安排设计;信息消费者的法律约束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性质进行经济学分析。一、网络数字化财产及其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