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小怀 《党史纵横》2012,(11):31-35
震动了四十四军的调整方案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根据中央军委统一整编命令,东北野战军整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4个兵团(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兵团),原七纵队司令邓华升任十五兵团司令,七纵改编为十五兵团四十四军,方强担任四十四军军长。随后,在南下进军时陆续进行了军、师领导班子调整,原七纵二十一师(后一三二师)师长李化民升为四十四军副军长,原七纵参谋长高体乾调往十五兵团四十八军任参谋长,原七纵主力师十九师(后一三零师)师长徐绍华接替李化民任一三二师师长。  相似文献   

2.
南粤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社会暗无天日。1947年至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作垂死挣扎,纠集了3个兵团11个军,约15万人的兵力,分别固守粤北和确保大后方的广州大本营。蒋军以主力第13、第21兵团等共7个军和5个保安师沿粤汉路、韶关至广州一线布防;以第12兵团2个军驻潮(安)、汕(头)地区,策应广州方面作战;以1个军驻防湛江地区,守住通往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的退路;以1个军驻守海南岛。  相似文献   

3.
1949年5月初到5月底。闽北全境获得解放,从此翻开闽北历史新的一页。解放闽北的解放军是二野四兵团十五军四十四师一三一团,四十五师一三二团、一三四团,以及五兵团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一团、一五二团、一五三团。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中后期,蒋介石为同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先后组成了20多个重兵集团。其中,廖耀湘兵团、邱清泉兵团和黄维兵团,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有五支战斗力较强的部队,号称“五大主力”,即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十八军(整编十一师)、七十四军(整编七十四师)。其中,新一军、新六军编入廖耀湘兵团,第五军和第七十四军编入邱清泉兵团,第十八军编入黄维兵团。在国共两军战略决战的关键时刻,这三大“王牌兵团”先后被投入东北和华东战场,并被蒋介石寄予厚望。然而,令蒋介石大失所望的是,在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中,这三大“…  相似文献   

5.
上海战役中宋时轮与三十军穆俊杰1949年4月,我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宋时轮指挥第九兵团(辖第二十、二十七、三十、三十一军)率先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郎溪、广德地区指挥两个兵团全歼国民党5个军,生俘6万余人。接着,人民解放军又发扬"宜将剩勇追...  相似文献   

6.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进行的淮海战役,经过66天激战,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以60万人战胜国民党军80万人,全歼国民党军第七、二、十二、十三、十六兵团等5大精锐兵团,被毛泽东称为“南线战略大决战”。  相似文献   

7.
他们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1954年10月7日,中央军委决定,解放第二军大部、六军一部、五军大部、二十二兵团全体集体转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次年初,农垦部和建设兵团研究,计划在河南、四川、江苏、山东等生活上继续调集人员。这些地方的不少年轻人由此而入疆……  相似文献   

8.
1949年5月27日解放上海战役结束,我十兵团就奉令冒酷暑进军福建,在兵团司令员叶飞、政委韦国清的率领下,二十八军、二十九军、三十一军于苏州、常熟、嘉兴一带进行紧张入闽作战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坚持同士兵一起操练,受到蒋介石的赏识 刘万春(1898~1993),字寿山,河北交河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师长。绥远起义前,任国民党军第九兵团中将副司令官兼第一一一军军长。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兰州休息了一个星期,彭总命令向河西走廊进军。1949年9月13日,我二兵团三军、四军沿甘新公路,六军沿甘新公路东侧同时西进,追歼河西走廊之残敌。16日六军解放大靖,消灭了据守之地方武装,在大靖休息了3天,然后攻打土门。一兵团二军于19日解放张掖,我二兵团六军21日抵达武威,十六师一部解放民勤,六军主力则  相似文献   

11.
正1950年11月7-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在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宋时轮的率领下,分别经辑安(集安)、临江进入朝鲜,执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东线作战任务。从辑安进入朝鲜的是由张翼翔军长率领的9兵团第20军近5万人;从临江入朝的是9兵团的兵团部和由彭德清军长率领的第27军、由张仁初军长率领的第26军,共10万余人。9兵团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三野在华  相似文献   

12.
自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以后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自己的战斗任务,许多部队已陆续奉命离开朝鲜回国。至1958年初,留在朝鲜的志愿军还有5个军,即第九兵团所辖的第十六军(军长潘焱、政委戴润生)、第二十三军(军长吴瑞山、政委谢福林),第二十兵团所辖的第二十一军(军长谢振华、政委吴融峰)、第五十四军(军长丁盛、政委谢家祥),志愿军总部直辖的第一军(军长唐金龙、政委颜金生)。商谈撤军大计,杨勇、王平、谢振华等在朝鲜迎接周恩来谢振华是1957年7月从军事学院战役系毕业后,奉命出任第二十…  相似文献   

13.
马力 《世纪风采》2020,(6):37-44
一1949年12月初,随着广西战役的基本结束,第四野战军(以下简称四野)前委着手进行攻打海南岛的准备工作,派韩先楚的第四十军与李作鹏的第四十三军一道,组成攻占海南岛的"渡海兵团",由第十五兵团司令员邓华、政治委员赖传珠、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洪学智和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四十军军长韩先楚具体组织指挥。  相似文献   

14.
刘志青 《党史博采》2023,(12):49-53+66
<正>黄维(1904-1989),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2万余人,是国民党军精锐兵团。其中,第18军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美械装备,齐装满员。但是,由于在浍河地区优柔寡断、廖运周战场起义、消极防守待援,黄维兵团处处被动挨打,最后遭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进攻,被全歼在双堆集。  相似文献   

15.
1949年 7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中路部队以军事的和政治的手段在湖南长沙正面紧锣密鼓地进行斗争之际,其东路部队第 48军则向赣西南地区展开了猛烈的追歼战。   早在同年 4月 26日,四野第 48军便在 15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贺晋年和政委陈仁麒的率领下,离开北平附近的通州地区开始南下。 6月下旬, 48军由小池江渡过长江,进驻江西九江; 7月上旬进抵南昌、高安一线。其时,四野司令部下令: 48军向赣南进击,解放赣南重镇赣州,切断被二野 4兵团解放南昌时击溃的国民党江西省主席方天所部第 23军和第 70军及保安第 10旅向广东…  相似文献   

16.
正四野15兵团由骁将邓华统率,故称邓华兵团,该兵团历史上曾实施了两次大规模的渡海登陆作战,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典范,后又改为东北边防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更为奇特的是,这个兵团最初的第43、44、48军全部撤销,而后来领导的第41、38、39、40、42军则全部保留到现在。邓华兵团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08,(1):F0002-F0002,F0003
1947年12月,为建立巩固的中原解放区,中央军委命令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对平汉、陇海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以调动围攻大别山的国民党军回援.粉碎其围攻大别山的计划。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初,十兵团、福建军区担负着再攻金门和剿匪的任务。根据部署,十兵团把注意力和兵力主要放在攻金上,在这方面配置了三十一军和二十九军,而剿匪和警备任务,则交由二十八军执行。  相似文献   

19.
<正>1948年深秋,为了挽救淮海战场败局,继第二、第七、第十三、第十六兵团之后,蒋介石又将其主力第十二兵团投入淮海大决战。该兵团所辖的36个步兵团中,第十八军第一一八师第三十三团、第十军第七十五师第二二三团、第十军第一一四师五十四团是主力兵团中的主力,第十二兵团司令官黄维和副司令官胡琏最倚重的3个王牌团,曾被分别命名为"老虎团""青年团""威武团"。这3个团的共  相似文献   

20.
1949年7月,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进军福建,8月17日,解放福州。残敌逃至厦门、漳州周围及金门岛屿一带,蒋介石任命汤恩伯为伪“福建省主席兼厦门分署主任”,统一指挥第八、第十二、第二十二兵团。汤恩伯编并了残存的军队,在金、厦两岛增修工事,以刘汝明指挥的第八兵团第68军、第55军和第96军残部约3万多人防守漳厦地区,以李良荣指挥的第二十二兵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