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第一部分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的含义及制度设计缘由进行讨论。第二、三部分依我国《反垄断法》的条文展开。第二部分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特定行业领域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进行阐述,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本文第三部分对除特定行业外的其他领域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进行阐述,同时也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各国反垄断立法中均得以确立。美国、德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比较完善,且各具特色。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形成根源于垄断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两面性。适用除外制度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对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理论基础,比较国外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内容,对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反垄断法》出台,以求超越微观交易层面对市场关系及其竞争秩序加以法律调整。国外的《反垄断法》都有适用除外制度,即基于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垄断组织和垄断行为存在,中国的立法也不能例外。适用除外制度贯彻了反垄断法的社会本位、公平兼顾效率的价值理念,存在着经济学、法学和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是指在制定反垄断法时就规定对某些行业或领域不适用反垄断法,无需再经任何机关许可。确立我国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克服自由竞争的消极影响、发挥垄断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需要;有利于协调反垄断与发展规模经济的关系;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适用除外制度是指为了维护经济运行效率、保护社会整体利益,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中允许一定的垄断状态及垄断行为合法存在的制度。社会本位是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根本属性,其经济学基础在于竞争存在缺陷和垄断具有积极效应。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范围涉及农业、国家垄断行业、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知识产权以及对外经济贸易领域等。适用除外制度的适用程序包括申请、审查、批准、撤销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自然垄断行业在各国反垄断法传统上属于适用除外领域,但该行业在运营过程中也显露出一系列弊端和问题,如滥用市场支配力、不尊重消费者权益等。实践证明,自然垄断行业也是可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的。因此,我国反垄断法不应将自然垄断行业列入适用除外的范围,而是要一般性(兜底性)地适用于该行业。  相似文献   

7.
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反垄断法协调垄断和竞争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笔者针对我国新颁《反垄断法》,并结合国外的成功立法,从一般分析、价值取向、立法体例、适用范围等多角度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的指导我国反垄断法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8.
反垄断法的产业诱导功能及其体现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反垄断法不单具有维护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秩序的功能,其产业诱导的功能也非常重大。这种产业诱导功能在未来我国反垄断法中应主要体现在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垄断及其相关行为的确立、调整范围、适用除外、特定保护、外资导向和特殊制度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垄断法》的出台和实施,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挥了积极的调控作用,如何适用反垄断法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思索的问题。我国对某些特定的行业,特定的垄断协议给予豁免,对于关系到国民命脉的一些自然垄断、国家垄断和知识产权的垄断给予豁免,但是相比西方国家,我国的反垄断豁免制度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监管不到位,认定标准不够仔细,适用范围的不够清晰。所以,加大监管和审查力度,完善认定标准和适用范围,使豁免制度真正意义上发挥它的最大效果,以此不断完善反垄断法的适用。  相似文献   

10.
适用除外制度是反垄断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其产生、确立的基础包括垄断的两面性、国家经济 政策的选择、立法技术的考虑以及该制度与反垄断价值取向的天然吻合等各方面,社会本位、有效竞争、公平与效 率的平衡、道德则是适用除外制度谋求的价值目标。我国《反垄断法(送审稿)》关于适用除外制度的规定存在若 干不足,建议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