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式的现代”的提出是邓小平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的总结世界现代化规律与当代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必然结果。“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其实质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它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是认识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法治”意味着“多数人之治”(民主),“人治”则意味着“少数人之治”。但在我国古代的“法治”观念里并无此义。却认为法为道之用,因而在法治国家里执政者就是“执道者”。所以只有知道、行道者的“君子”才能承担这一神圣任务。而“君子”在社会里却是少数。所以,“法治国家”并不意味着“多数人之治”,而是“君子之治”。这一“法治”怎么评价?想就此谈点浅见,并与西方的“法治”观念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3.
阎巍 《中国公证》2006,(2):40-41
四、和谐的着眼点——人与人的身份关系 (一)天道和谐与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从事农作的先民们时常与自然接触。所以它们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的赞美和崇拜。那么在他们眼里,“自然”或说“天”是什么样的呢?《豫·彖传》说:“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武。”天道阴阳规律的变化.集中表现为日月和四时的往来,既不过越又无错差,总是顺其自然而发展。体现着一种和谐有序的永恒过程。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和谐协调的.因为天地运转、日月并明、四时循环等都呈现有序和谐的状态。怀着“农”对“天”的一种崇拜和敬畏.古人认为天既是人的根本,又是人的理想;自然的规律,当然也就是人的准衡。邵子说:“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语录》程伊川说:“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  相似文献   

4.
米咪 《研究生法学》2009,24(1):129-136
庄子之“道”,最大的特点是“不可言说”性。庄子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向人们展现“道”,而是更希望世间众人能够悟道、得道。《庄子》一书,致力于促使人们放弃世俗之“成心”,追求自然之“道”。庄子之“道”,简而言之,表达的是一种对自然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相似文献   

5.
衡爱民 《法学评论》2012,(1):114-119
作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以对其所处或所体认的时代大局的认知为前提,在本土文化主体自觉与中国法治开新图景的想望中,不断描绘其"中体西用"下"变法不变道"的法治构想。从近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来看,有其历史之必然性,是近代民主、法治下以"变法不变道"为取向的法治构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变革以及中国法律向近代化迈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一法治构想中西杂糅,开拓与因循并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的长河中,“魔”与“道”是旅途的伴侣,更是拉力赛的对手。有时,“魔”在前面领跑,给“道”留下处处难关;有时,“道”在前面带路,给“魔”设下重重障碍。一路走来,“魔”吃了不少苦头,也长了不少本领;“道”费尽了苦心,也练就了一身功夫。到头来,“魔”力劝“道”早日退休,“道”催促“魔”尽快下岗。于是,双方互道一声“辛苦”,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很有些言不由衷。  相似文献   

7.
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变诉交易制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变诉交易的概念、适用范围和类型 在目前美国刑事司法行政中,变诉交易制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变诉交易(PleaBargaining)一词并不为所有人共同采用。除了“Plea Bargaining”一词外,有的使用“Plea Negotiations”,有的使用“Plea Copping”或者“Cop a Plea”等等。尽管使用的名称不同但却指的都是同一回事。同样,对于什么是“变诉交易”,美国至今也没有一个共同或普遍为人们采用的定义。相反地,对这一事物或现象有许多具体不同的定义,这不仅在不同的司法区之间是这样,就是在同一司法区内也是如此。 为了便于研究起见,本文采用“变诉交易”一词来代替出现在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这一事物或现象,并且将  相似文献   

8.
中秋、国庆期间,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节目的“你幸福吗”全国大调查引起广泛热议,连法国《世界报》等外媒也进行了报道。此前,央视也经常在全国进行类似调研,而从未像此次有如此大反响。何故?只因原汁原味播放采访实况,这在注重严肃、稳重的央视实属罕见。由此,大家才能看到CCTV调查组屡遭“神回复”,如“我姓曾”、“我耳朵不好”、“接受你采访被插队”之类,给原本到处人潮拥堵的黄金周增添了消解烦恼的谈资。  相似文献   

9.
闵征 《中国监狱学刊》2005,20(3):129-129
龙大轩在重庆《现代法学》2004年第2期上撰文《道与中国法律传统》指出,“道”的原始含义是道路的意思,后引申为事物从起点达到终点所须经由的过程、步骤和所须遵循的规则、规律。它的涵义是:1.道是宇宙的本根。2.道是万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3.道是人类不能违抗而只能须应的总法则。关于道的理论.至少在汉以前已被称为“道论”,是关于“宇宙——社会一人生”的由外向内推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辱华     
最近不可能不关注世博。 最怕看到的消息,是国人在那里大出洋相。但越怕,看到的、听到的就越多——谎称“手机遗失”而要求从“出口处”再次进馆;热点展馆,成群游客“蟑螂一样”钻过栏杆插队;法国馆,散发明信片的“小白菜”居然被疯狂的游客拱倒在地,手中的“法兰西风情”被一抢而光;西班牙馆的“小米娃娃”前,  相似文献   

11.
道与中国法律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大轩 《现代法学》2004,26(2):54-61
“道”是先秦道家提出的且在历史上运用十分频繁的一个哲学概念 ,讲求“天人合一” ,强调自律、内控 ,约束人欲的膨胀 ,以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秩序 ,自由思想、权利意识无所由生。法律制度在“道”的指导下 ,形成“道法”传统 ,沿着三个路径变化、发展 :从政治属性上 ,法作为政治的附属 ,走上专制法统的路子 ;从传统法制的内容上 ,走上轻权利重义务的义务本位的路子 ;从法律体系的构织上 ,走上法网宽疏的路子。“道”成为中国古代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华锋 《公民与法治》2009,(10):48-48
当前,各种矛盾凸显,群体上访不断,有些部门和单位不是采取诸如“便衣”全程“陪同”回家、将“刁民”关进“学习班”,就是采取“铁腕”打压使其不敢再“找事”等手段,虽然把上访群众给拦截回来了,但他们反映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这种“接访”变“截访”的做法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管理权变理论思想在孙武的<孙子兵法>中早有论述,他十分强调"为将之道,重在权变"的领导权变理论.在<孙子兵法>中,孙武较详细的论述了"五事"、"七计",以"道"为首的权变基础;"上下同欲"、令文齐武、"将能君不御"的权变情境;因敌而变、因势而变、因事制宜的权变规律和"知己知彼"、"悬权而动"、"料敌制胜"、"践墨随敌"的权变方法等,为当代领导者研究借鉴其权变思想并在管理实践中灵活运用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并将有利于促进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一书中阐明了“道”与“器”的关系。他指出“道”不离“器”,“道”因“器”显;并提出如果要明道,必须“即器”以明“道”,才可以“下学而上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九六三年五月)这篇文章中,提出“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的命题,他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一种纪念,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这个命题的丰富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的地位,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求人”背后是权力影响资源配置、精简行政审批等严肃的改革议题。如果政府和社会各安其位,权力得约束,权利皆平等,相信就可告别“中国式求人”。  相似文献   

17.
香港海洋公园游人众多,插队的人也越来越多。为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公园特设警示牌,对“插队”做出书面定义:超越前面客人轮候之位置。离开后欲返回轮候之位置。  相似文献   

18.
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三道防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庆云 《政法学刊》2004,21(5):18-20
当前,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立案案件中所占比例较高,且日趋严重,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突出问题。因此要积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作用,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筑起青少年“不想犯罪”的第一道防线;要加强管理,严密防范,限制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条件和机会,构筑青少年“不想犯罪”的第二道防线;要强化法律手段,打击和震慑犯罪,构筑青少年“不敢犯罪”的第三道防线。  相似文献   

19.
俞荣根 《现代法学》2006,28(6):66-75
中国古代法是儒家之法。仁学“中道”思想是儒家学说之“道统”,亦是儒家之法的“法统”。仁学“中道”的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中正”、“中和”、“时中与权”三个方面,原始儒家在论析与处理德与刑、父子相隐与不隐于亲、人与法、讼与无讼等问题上都很好地运用了“中道”的思想与方法。在当今“全球性的战国时代”,儒家仁学“中道”思想仍有其普世价值,必将随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走向世界,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制定国际法则中显示其积极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三道题     
李想 《政府法制》2010,(6):54-54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最后一节课,老师说要考试。“三道题目都很简单,”老师笑眯眯地说,“记得父母生日的同学请举手!”片刻,女生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几个男生畏畏缩缩地举起了手,叉放了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