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进党之困     
黄海 《瞭望》2005,(47)
陈水扁掌权5年,他高举过的“清廉”、“人权”、“民主”、“改革”等招牌,一一轰然倒地最近,台湾媒体井喷式的报道,将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一系列弊案昭示于世, 本来就让人抨击的蛮横滥权、毫无诚信, 又加上了腐败无能。“弊案搞烂阿扁”、“陈水扁时代随风而逝”、“绿色执政随风飘”、“扁政权已有‘末代王朝’的危机”、“民进党‘中考’面临‘死当”’、“弊案改变台政治生态”,台湾媒体纷纷用这样的标题, 预测民进党由盛转衰的政局走向。陈水扁和民进党正在为执政五年来的快速沉沦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2.
"公务机要费案"尚未厘清,陈水扁家族海外巨额账户再被曝光。陈水扁承认将"选举结余款"汇往海外,并宣布退出民进党。"第一家庭"洗钱案受到民众强烈谴责,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陈水扁夫妇列被告陈水扁海外洗钱案最早由台湾《壹周刊》披露。8月13日,《壹周刊》爆料称,陈水扁、吴淑珍夫妇利用儿媳黄睿靓及黄家人账户,  相似文献   

3.
《党政论坛》2008,(20):28-28
“公务机要费案”尚未厘清,陈水扁家族海外巨额账户再被曝光。陈水扁承认将“选举结余款”汇往海外,并宣布退出民进党。“第一家庭”洗钱案受到民众强烈谴责,在岛内引发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4.
备受各方瞩目的台湾“省市长”及省市“议员”选举于12月3日揭晓。选举结果,“台湾省长”由国民党候选人、现任台湾“省主席”宋楚瑜当选;“台北市长一职由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得;“高雄市长”由国民党候选人、现任“高雄市长”吴敦义当选连任。这次选举虽属地方选举,但是一次全岛性的重要的权力再分配。国民党在这场选举中不仅失去了台北市这一重要桥头堡,而且在省、市“议会”席次也大幅滑落,在台北市“议会”席位首次不足半数。这一变化对台湾未来的政治生态和权力格局以及统独斗争,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12月7日,被称为台湾2004年“总统”大选前哨的台北、高雄市长及市议员选举落幕。总的来看,经历此次选举,台湾朝野主要政治势力间的实力对比并未出现明显消长,岛内政治版图基本维持“北蓝南绿”的格局。然而,由于此次地方层级的选举到关键时刻演变成“泛蓝”与“泛绿”两大阵营的对决,国亲两党此消彼长,民进党上升气势受挫。陈水扁很有可能维持其一贯摇摆的主张,未来一年多内两岸关系将很难有较大的改观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2,(33)
陈水扁上台后,一步一步从“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上后退,最后终于露出其“台独”面目。 否认“一中”和“九二共识” 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后,陈水扁一再声称,他会“做台湾的尼克松”,两岸关系一定会“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7.
12月22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与台湾媒体记者的座谈会上对其“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又有了最新说词,他声称他在2000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提到的“四不一没有”是有前提的,前提是“如果中共无意对台使用武力”,那他保证在任期之内做到“四不一没有”。陈水扁还声称,“何谓有意动武?已经瞄向台湾、针对性来做所谓飞弹试射和演习等,我们认为,这已经是很清楚的对台动武的意图,本来就没有‘四不一没有,的存在。” 针对陈水扁的说词,2003年12月25日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所举行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对陈水扁狡诈无信,为了个人选举私利不惜制造台海危机的言行做了充分揭露,呼吁海内外中国人团结一致,制止陈水扁“台独赌博”行为。  相似文献   

8.
刘宏 《瞭望》2001,(46)
今年12月1日台湾将举行新一届县市长、“立法委员”选举。此次选举是在台湾面临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半年多世纪以来第一次“朝野移位”后进行的,对未来台湾政局演变将有重大影响。也因此,各候选人均使出混身解数求胜,选举中花样百出。陈李连宋“仙拚仙” 今年虽然是县市长、“立法委员”等重要性相对低的选举,但陈水扁、李登辉、连战、宋楚瑜四人的言行却挤满各大媒体,以致岛内有人评论说,这次反而更象一轮“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9.
马海军 《团结》2004,(3):42-44
2004年的台湾“总统”大选似乎以陈水扁的就职可以告一个段落了,然而这次大选所造成的台湾社会分裂却以如此分明的态势呈现在世人的面前,禁不住引起人们对台湾民主的思考。在当今世界,“选举”几乎就是“民主”的同义词。但在这场现代西方式民主选举中,人们看不到选举揭晓后作为竞争对手的政治人物的握手和解,只看到“泛蓝”势力民众因质疑选举不公而进行的持久街头抗争;看不到现代民主应有的公开透明原则的体现,而是伴随着“枪击”、验票所带来的一连串的疑问;看不到民主选举中应有的冷静、客观、理性的选择,只看到选民们一张张愤懑、紧张…  相似文献   

10.
黄海 《瞭望》2004,(20)
再过几天就是5月20日,是陈水扁所谓“就职”的日子。从“3·20”,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揭晓之日到“5·20”,短短的两个月,人们集中看到了动荡不安的台湾政局,集中看到了由于陈水扁的所作所为导致的持续僵持并渐趋紧绷的两岸关系,也集中看到了美国因素在台湾问题上的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11.
董辉 《团结》2009,(3):41-45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及其家族成员的一系列重大贪腐弊案.在岛内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司法风暴。随着扁家两批弊案先后完成侦查并进入审理阶段,负责侦办这些惊天大案的台湾“高检署特侦组”成为岛内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特侦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  相似文献   

12.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争议仍未结束,在选举中大肆操弄“一边一国”、“公投制宪”的陈水扁,于“5·20”就职连任。陈水扁的“台独”言行和欺骗伎俩,台湾岛内的政局走向,都使海内外不能不对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产生高度疑虑。中台办、国台办5月17日发表的受权声明,站在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负责的高度,对两岸关系的前景作了清晰透彻的剖析。这对我们认识当前形势,遏止“台独”,维护两岸关系及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强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8):28-28
5月20日上午9点20分,陈水扁与马英九交接完毕,正式下台,当即失去了所谓“刑事豁免权”的保护伞。上午10点钟,台湾“最高检察署”特侦组马上签署“2008年特侦字第三号”,将陈水扁列为“国务机要费”案的被告,进行侦办,案由是贪渎罪。  相似文献   

14.
2008年8月13日,台湾媒体惊曝陈水扁家人汇3亿出境,陈水扁家族洗钱案自此爆发. 洗钱案爆发以来 有关新闻每日不断 8月14日,陈水扁称太太吴淑珍将竞选结余转至海外,自己不知情.再后,台南检方搜查吴淑珍胞兄吴景茂住处,台湾特侦组搜查陈水扁住处,现场讯问吴淑珍,陈水扁及吴淑珍之兄被限制出岛.  相似文献   

15.
鲁小军 《学理论》2009,(24):137-138
2000-2008年,陈水扁执政台湾八年期间,民进党权力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从“党政分离”、派系共治到陈水扁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决策中心转移也由“立法院”党团转向“总统”为核心的转移。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台湾政治情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陈水扁接连抛出颇具挑衅性“台独”言论。2006年元旦,他发表所谓“元旦文告”,不仅提出紧缩两岸经贸往来的倡议,而且还特别强调明年(2007年)可进行“新宪公投”,并于2008年催生一部所谓“合时、合身、合用的台湾新宪法”。农历新年初一(1月29日),陈水扁再度发表“台独”言论,提出“三点诉求”:即要认真考虑废除“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明年举行“新宪”公投。2月6日,陈水扁又声称,台湾的“国家主权”属于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不能和中国大陆十三亿人民共同分享。陈水扁不断发布“台独”论调,不仅…  相似文献   

18.
朱维究 《团结》2002,(2):29-31
李登辉执政12年间排除异己、分裂国民党,在逐渐实现政权“本土化”的同时,五次修改“宪法”,为“两国论”出台做了法律准备。2000年,“总统”选举陈水扁上台,百年老党国民党成了在野党。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左右着台湾局势,使得祖国统一前景不仅变化莫测,而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2,(33)
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在台湾社会引起强烈震动,受到舆论和各界的质疑。 《中国时报》评论说,陈水扁已经“变脸”了,他的“一边一国”论,其实就是李登辉“两国论”的另一说法。陈水扁从承诺不介入党务,到兼任民进党主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6,(3)
那么,台湾的族群问题能消除吗?很难,但也出现了一些可能的苗头。由于台湾族群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台湾的政治又是选举政治, 因为“台独”的干扰而演化成了“族群政治”。因此,族群问题的前景既系于选举成败及台湾的前途出路,又系于选民的取向及政党的自觉。一方面,为了取得政权,绿营很难不去刺激动员族群,进行“台独”切香肠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