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过程中,根据干部任前、任中、离任三个环节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起以任前公示制、任中考察制和离任审计制为核心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实践说明,这样做能提高干部选拔任用的准确性,对增强全县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创新,自1997年以来,我县实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凡县委及县委组织部拟提拔的股级以上职务干部,正式任用前由县委或县委组织部发布专号文件,向党内并通过党组织向社会公示拟提拔干部名单及相关情况,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主要优...  相似文献   

3.
民主视点     
《公民导刊》2009,(5):38-38
"主要工作实绩"公示值得推广近日,云南省委组织部对公开选拔的年轻干部任前公示,除候选人基本简历、拟任职务外,增加了"主要工作实绩"这项内容。这种简短创新的公示,让拟任干部凭实绩说话,抓住了任前公示的关键。这一举措让干部选拔任用工  相似文献   

4.
加紧推进干部任前公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文星 《湖湘论坛》2002,15(2):65-66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对“认真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提出了进一步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加紧推进干部任前公示制,以正风气,以导正轨,既是顺乎民心、顺应时势的创新之举,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树立“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的用人风气,形成客观、公正的用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制度机制以公示正风气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实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是防止…  相似文献   

5.
对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 ,在各地已普遍展开。将拟任领导干部进行公示 ,实现了用人制度上“个别领导干部认可”到“社会公众认可”的转变 ,可以从根本上遏制“卖官鬻爵”现象的发生。所以任前公示制度的实施 ,是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建设的重要举措。但任前公示普遍存在“有头无尾”的现象 :不公布公示结果。这便难避“走过场”之嫌。笔者认为 ,公示之后 ,群众有没有提出问题 ?提出的问题属不属实 ?是否影响对领导干部的任用 ?这些问题应向社会公布。其理由有四 :第一 ,有利于调动群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让群众参与任前公示活动 ,参与对领导…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拟提拔任用的干部开展了任前公示,最近又从报刊上看到陕西省汉中市委组织部对今年“七·一”党委将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公示。笔者认为公示制的做法很好,很值得推广。其一,公示制是当前防止党内腐败的有效措施。党内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而造成少数领导干部腐  相似文献   

7.
地方人大常委会任命干部时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进一步增加人大任命干部的透明度.谈到任前公示,有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看法是,任前公示制改革对于科学准确地识别任用干部,增加任命干部的透明度,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很有必要且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种看法是,任前公示对任命干部没有实际意义,主要表现在任前公示往往流于形式,劳民伤财,达不到任前公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政策信息     
《政策》2011,(8):79-80
北京市管干部任前公示任职业绩北京市委组织部正式发布《中共北京市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办法(试行)》,办法明确,担任副处级以上职务后尤其近3年的工作业绩、办过哪些实事等,都要出现在市管干部的任前"公示通告"中,  相似文献   

9.
来信摘录     
干部任前公示制需解决三个问题 河北 秦川牛 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本可以增强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 透明度,方便群众监督。然而,一些地方却用这样那样 的规定和条件“限制”群众,比如规定你反映问题时要 持有效证件,到指定地点当面反映问题,当面呈交书面 材料等。这些“障碍”让群众望而却步。有的倒没有什  相似文献   

10.
去年以来,我们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度。公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取向,着力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运行机制。公示制的实施,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  相似文献   

11.
对拟提拔任用的领导干部实行任前公示制,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条新举措、一种尝试。此项制度体现了党管干部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机结合,既有利于选准用准干部,又有利于减少用人上的腐败,值得充分肯定和广泛推行。  相似文献   

12.
干部任前公示期间问题难查出,任后问题败露后,原来群众举报反映的大都是事实的现象,在干部腐败案件中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9月28日,龙岩市实行了处级干部任前公示制度以来,共有10批78名拟任处级领导的干部名单在《闽西日报》头版和龙岩电视台公开“亮相”,接受为期10天的群众评说。公示之后,只有69名得到了任命。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干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启动,省委省政府机关正副处长全员竞争上岗,14个党政重要部门副厅级领导职位面向全省公开选拔,党政机关厅级以下领导职位全部实行任期制,干部任前公示制、考察  相似文献   

15.
《山东人大工作》2008,(12):59-60
1997年8月,一份《关于公示拟提拔干部名单的通知》在江苏沭阳县悄然问世。5年后,这一地方改革举措被写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在全国推广。近期《党的生活》刊登了由时任沭阳县委组织部长张建欧、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季书文口述,郭文献整理的文章,讲述了"干部任前公示制"的出台经过。  相似文献   

16.
信宜市是广东省干部制度改革综合试点市。近年来,该市针对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勇于开拓,积极创新,先后推出了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领导干部诫勉与待岗制、领导干部年度经济责任审计等15项新制度、对干部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取得较好成效。该市主要实施四项制度,加强干部任前民主监督。一是实行考察预告制。该市组织部门考察干部前,在拟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公布考察人、考察小组名单和电话,便于干部群众提出意见。去年以来,共有6名干部因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属实而被取消考察资格。二是党委讨论干部投票表决制。从19…  相似文献   

17.
改革选人用人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任,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要原理。目前实行和推广的“村官”民选、“公仆”公选、任前“公示”等选人用人方式和机制,是对马克思主义干部路线的有力实践和深刻坚持,是对旧的选人用人体制和传统思想的革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配套改革。 用人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各种各样的腐败现象,归根结底出在用人上。一个时期以来,之所以腐败难以遏制,尽管原因可以列出若干,但干部任用和监督体制上的弊端是问题的根源。成克杰、胡长清的…  相似文献   

18.
昌吉市人大常委会认真作好干部任前考察、任中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任命表决要决,公示,严把干部质量关  相似文献   

19.
任前公示要增加透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改革任命干部的方式中,有的推行了干部任前公示制。这项改革对于科学准确地识别任用干部,增加任命干部的透明度,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无疑取得了积极作用。但从有的地方公示制推行运作情况看,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公示的透明度不高。  相似文献   

20.
一个领导干部表现好坏,不仅体现在工作上,也体现在生活上、学习上,不仅反映在任职时,也反映在任前、任后。因此,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应是全方位的。 一是全面了解领导干部在工作图、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有的干部在工作圈一本正经,而在社交圈满口江湖义气、哥儿们义气,在生活圈挥霍浪费,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忠,等等。这些表现,平时都要注意了解掌握。 二是加强任前监督。任前监督关键是要把好选拔关和考察关,把握好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等环节,特别是要把握好考察环节,做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像“快速X光机”一样,准确地透视干部。实行三管齐下:考评,即听群众的口碑;考绩,即看工作实绩;考廉,即查清正廉洁。对思想意识有严重问题,又没有改正的干部,坚决不能提拔使用。要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公开程度,确保选准用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