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先锋队》2007,(5)
薄一波与毛泽东在薄一波的革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毛泽东。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初,薄一波从太岳根据地来到延安,这是他第一次到中央。第二天,毛泽东便找他谈话,这是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薄一波向毛泽东汇报了在  相似文献   

2.
田晓晴 《湘潮》2008,(2):8-10
薄一波长期从事党的白区工作,一直未能与毛泽东相见,直到抗日战争后期,薄一波来到延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才有机会见到毛泽东。这次见面毛泽东与薄一波在枣园促膝谈心长达8个小时,给薄一波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正在阅批主政西北的习仲勋写来的报告时问薄一波:习仲勋同志怎么样?薄一波答:年轻有为。毛泽东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炉火纯青。  相似文献   

4.
2007年1月15日,最后一位七届中央委员、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同志病逝了,享年99岁。薄老自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就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光荣的革命事业。抗战期间,为了团结阎锡山抗日,薄一波深入山西,坚持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抗战了八年,智斗了八年。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举行,薄一波作为候补中委被提名。有的同志认为薄一波曾经入过狱,当候补中委不合适。毛泽东听到这一情况后说,为什么不可以当选为正式中委?提候补中委就不妥。就这样,37岁的薄一波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薄一波是财政部的首任部长,在新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中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薄一波得到毛泽东的高度称赞,被戏称为经济战线的“四大名旦”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共元老薄一波日前就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翻三座大山,创建新中国和在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建树的两个不朽功勋。 薄一波说,一个人的一生,如果能为人民办成一件大事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毛主席却起码办成了足以影响中国或世界历史进程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薄一波与彭德怀的友谊,是长期并肩战斗的战友之情,是可以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一薄一波与彭德怀初次见面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不过,在此之前,长期在白区工作的薄一波对彭德怀就有一种仰慕之情,知道他能征善战,是红军的著名将领。因为国民党的报纸经常有他的名字,并把他同朱德、毛泽东以及黄公略一起称为“朱毛彭黄”,这说明彭德怀是令敌人胆战心惊的英雄。  相似文献   

7.
戚义明 《党的文献》2016,(2):118-120
毛泽东认为,改造学术与人心,是探寻解决中国问题大本大源之道的大方向。一旦寻找到"大本大源"并确立起自己的信仰,毛泽东就坚定地用以指导中国实际,执着至信,终生不渝。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毛泽东所倡导的"学有本源",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领导干部要做到"学有本源",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风,兼顾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与加强思想文化修养,将穷理、修身和做事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中,"革命必须衔接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存在矛盾和冲突。毛泽东对"革命必须衔接理论"的选择,意味着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放弃。这种结局,无论对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探索,还是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均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霞飞 《世纪桥》2005,(10):40-43
中央高层多教人都知道,陈伯达与江青早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就面和心不和,但他们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却合作了一段时间。这是为什么?陈伯达与江青面和心不和陈伯达早在1939年春天,就在延安担任了毛泽东的秘书。毛泽东是看中了陈伯达的历史和理论功底,才选他当秘书的。由于陈伯达此前担任过中共河北省委常委,地位不算低。所以,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晓农 《湘潮》2005,(5):33-35
华北地方与军队工作座谈会,是在毛泽东建议下,于1945年2月至7月,中共七大前后,断断续续在延安杨家岭大礼堂楼下一间小型礼堂内召开的,参加会议的人员时多时少,多时30余人,少时一二十人。而到会最多的主要人员有刘少奇、彭德怀、薄一波、杨尚昆、林彪、安子文、罗瑞卿、萧克等,会议推选薄一波为主席,由薄一波自始至终主持这一形式独特的会议。座谈会原来的议题为总结华北敌后抗战工作,在康生发难下,同时受中共整风运动中的“左”倾影响,转向对彭德怀的批判按照毛泽东的意思,这次座谈会的主要议题是总结华北敌后抗战工作。但在他心里还有一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