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瑞国 《创造》2002,(9):34-34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是由新时期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分析问题,解决矛盾、寻求方法。遵循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析农村群众的思想变化的特点,探索农村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群众更加注重自己的实际利益。农村的贫富差距也明显拉大。农村群众接受的新观念增多,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增加,早日实现小康的愿望日益强烈。农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加看重利益关系。受各种思想的冲击,农村群众更加重个性的发展。思想解放的浪潮不…  相似文献   

2.
李达宁 《当代广西》2012,(24):41-41
“家事国事,牛娘传唱天下事;党情民情,戏子道说世间情。”这是岑溪市安平镇富宁新村戏台的一副对联,它充分写照了该市由卉时“放牛妹”练嗓子兴起的“牛娘戏”的巨大魅力。“牛娘戏”如今成了岑溪市实施“文化兴市”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整体素质、深化创先争优活动的新载体,为伞市创新基层党建、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和倡导时代新风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春节期间。农村消费品市场活跃,不少商家也瞅准了这个发财的时机,大量的商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农村市场,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但也给不少不法商贩提供了大举进犯农村、倾销假冒伪劣商品、大发不义之财的机会,致使尚不健全的农村市场成为假劣商品的重灾区,使农民消费者成为“消废者”,极大地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扰乱了农村市场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4.
姚夏林 《今日浙江》2013,(21):49-49
我1995年到乡镇工作,至今近20个年头了,前后呆过5个乡镇。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一直在基层摸爬滚打,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我就是在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也是群众把我推到现在的岗位七的。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6,(5):8-9
改进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它对保障农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小康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刊召开改进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专题讨论会,邀请部分专家、代表展开研讨并摘要编发。  相似文献   

6.
黄学君 《湖湘论坛》2002,15(3):92-93
乡镇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团结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他们处于农村工作的前沿,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搞好农村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因此,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提高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大环境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尤其是我国已经加…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5,(5):33-34
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半数以上,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身不足,加上缺乏有效的信息,不少人因此错失发家致富的良机,即使是生产发展起来的女能手、专业户也多半未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经常导致“种啥啥多,卖啥啥难”的局面。广大妇女迫切需要获取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章丘市妇联想妇女群众所想、急妇女群众所急,多次到省市妇联争取资金、  相似文献   

8.
王颂交 《湖湘论坛》2000,13(4):38-38
当前农村部分地区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干群矛盾比较突出。群众称少数干部为“蛮官”,干部称部分群众为“刁民”。但笔者认为,目前农村出现的干群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干群关系的紧张,原因主要在干部,责任也主要在干部。俗话说:“只有蛮官没有蛮百姓,只有刁官没有刁民。”农村干群关系不理想,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干部深入群……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氛围愈加浓厚,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各市州特别是县市文联,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文艺工作现状提出的新要求,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开展各具特色的基层文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基层文联工作、文艺现状,仍与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中,进一步予以解决。当前,尤其要强调切实加强基层文艺社团工作和农村文艺骨干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0.
杜学虎 《创造》2002,(2):41-41
自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村社,深入群众走访调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希望基层干部做什么。就农民群众所反映的意见,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怕”、“三盼”、“三需要”。“三怕”:一是怕基层干部作风不实。主要怕基层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认真执行党在农村的有关政策,工作作风简单粗暴,不作宣传解释,一味采取“通不通三分钟”、“要你出汗两分钟”的做法,吃喝玩乐,不顾群众困难;二是怕社会治安不稳定。治安环境不稳定,偷盗行为时有发生,致使部份群众…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执行政策的重要桥梁,同时也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才能充分动员、组织、带领群众,尽快改变农村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2.
倪泽姑 《湖湘论坛》2002,15(2):47-48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顶梁柱,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农村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针,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第一,要加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能否始终坚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历史表明,我们党只要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群众,和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就能够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反之,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失败。因此,在农村工作中,必须坚持…  相似文献   

13.
《精神文明导刊》2012,(2):19-20
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多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14.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是推动农村发展、实现农村和谐的力量源泉。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我们应依据农村社会的热点、难点以及一些农民深层次的思想问题的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和中心,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重点,开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实现农村社会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5.
甄静慧 《传承》2011,(4):56-57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广西农村带进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无论在农村经济建设,还是在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上,都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7.
问政田头     
叶慧 《今日浙江》2012,(7):20-21
眼下,在浙江的广袤绿野,在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为农家解难题、为群众办实事的身影。他们扑下身子,了解农民的所思所盼,思考浙江的农村发展;他们融入群众,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村级组织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也是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市场化、价值取向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社会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级组织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袁浩 《人大论坛》2012,(10):41-41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人民政府为了让村民能够更方便地办理业务,从今年2月起,在全镇范围推行了“群众事务党员代办”制度,并抽调了15名党员干部担任代办员,主动上门为群众跑腿代办户口迁移、农村医疗保险、准生证、农村五保户审批等几十项业务,并随时根据需求而增加代办业务,以满足群众所需服务的要求。(9月5日《南方日报》)  相似文献   

20.
王昕朋 《前进》2001,(6):37-38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我们党的农村工作乃至整个事业,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