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一是要靠真理的力量,二是要靠人格的力量,也就是说靠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力量。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实效的过程,不仅仅是观念的交锋和迁移的过程。而且是人格的交融和重塑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以自己的行为、思想以至整个人格作用于说服对象,...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奏效 ,能够说服人 ,一靠真理的力量 ,二要靠人格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是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努力来实施的 ,因而其自身的人格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一个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就是要使真理与人格相辉映 ,以自身良好的行为形成一种感应力 ,去赢得人们的敬佩、爱戴和信赖 ,以理服人 ,以行导人 ,从而对他人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人格力量之一 ,就是要有较强的政治素养。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较高的政治素养 ,反映在思想政治工作者身上 ,就是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  相似文献   

3.
王升 《开采》2002,(3):11-12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既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思想非常活跃。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看你是怎么说的,更要看你是如何做的。、即使你说的头头是道,如果言行不一,群众也不会信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努力改进工作作风,靠人格的力量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由理论说服群众到理论掌握群众的动态发展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是联系两者之间的关键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群众,就必须充分发挥真理和人格的双重力量.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端正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塑造高尚的理想人格,坚持言教和身教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所谓人格力量,是指宣传者、教育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带头实践自己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巨大感召力量。注意发挥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发挥人格力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人格的内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以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如何塑造自身的内在完美人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采取的是说(说服)和教(教育)的工作,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必须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和教育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用真理说话,真理具有不可战胜的威力;必须用事实说话,事实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必须要用人格来说话,人格最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所特有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在新的形势面前,如何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充分发挥其作用,是摆在全党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今天,笔者以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倡导一种以德服人的工作方式,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   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人信服,形成强有力的人格力量去感染人、凝聚人、带动人。   注重领导者的人格力量,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者素质的客观要求。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时代的挑战,任务十分艰…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工作是由权力因素和非权力因素构成的统一体。权力因素是实现有效思想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权力就没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非权力因素影响也叫自然影响,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行为中,由其品格、才能、知识、情感等因素对被工作者产生的影响,即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的影响。在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教育对象的特点、教育劳动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存在,都使得教育者的智慧和品格交融的非权力因素即人格影响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格塑造,从自身做起,就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12)
当前,我国中学生人格方面存在理想信念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缺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量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1.
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三个环节: (一)要有巨大的人格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因真理的武装更加高尚,真理因巨大人格力量的支撑而更加熠熠生辉。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即表率作用,是最生动、最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职工的思想行为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我们当前讲人格的力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指出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 ,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主观世界 ,塑造人的自身。高校教职工在进行人格塑造、人生设计的过程中 ,也必然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 ,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地“按照美的规律”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审美化改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走向教职工的中介 ,他们自身的精神含量是思想政治工作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先对自身进行审美化改造 ,使自己在精神上具有崇高的…  相似文献   

13.
白蔚 《理论月刊》2001,(8):62-63
本文深入剖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格模式,概括出不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要的人格疾病:完美主义人格、长官人格、物化人格、庸俗人格、简单人格,从中揭示出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榜样人格。  相似文献   

14.
挥者和实践者,最清楚职工在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和意图,能较好地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结合点。所以企业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行政人员多,覆盖面广的特点,配合政工干部,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搞好。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有主体,又要有客体,离开了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就失去对象,流于形式,成为空洞的说教。只有党政工团和广大职工群众共同参与,形成整体合力,才能将思想政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三、说服力。即思想政治工作要入情入理,感人肺腑。因此,“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是领导干部既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要有热心、诚心、耐心、恒心和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既言传,又身教,使人心悦诚服。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的审美设计,就是把美学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对其主要要素——思想政治工作者、语言、方法等进行美的设计和改造,使教育对象在美的熏陶和体验中,在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中接受或改变某种思想和行为,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有效性。 一、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审美设计——风度美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一言一行,均在教育对象的审视和评价中。因此,塑造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良好形象,对教育主体至关重要。 人格美。即思想品格和道德修养之美。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人格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兰瑾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经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说服人,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在继...  相似文献   

17.
政治立场的牵引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政治立场牵引力是一种对部属政治方向起引导、指示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坚定教育对象的立场,牵引其义无反顾地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在大是大非面前,群众由于理论水平及思维认知能力的局限性,一时还难以洞察到事件的真实性质和发展趋势,他们的政治态度主要地取决于身边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政治工作的党性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其中教师的人格形象如何,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加强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师德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地位,帮助教师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一、教师人格力量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根本任务和目标是:“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把在校学生培养成为一代新…  相似文献   

19.
熊荣伍 《新东方》2007,(2):27-30
一个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灵敏的思维,扎实的作风,还必须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艺术。思想政治工作语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以直接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为目的而使用的书面或口头语言。在思想政治工作语言的运用中,思想政治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推动工作,根据内蒙古政研会各团体会员单位的推荐,经全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评审委员会审定,内蒙古党委宣传部、内蒙古党委组织部、内蒙古经贸委、内蒙古总工会,内蒙古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决定授予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56个单位为“全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授予王占才等68名同志为“全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希望全区各单位、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向受到表彰的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和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学习,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