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沁水县位于山西省的东南部,下辖14个乡镇,249个行政村,2655平方公里,21万人口。我在沁水县挂职期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沁水县的新气象和新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沁水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转三化三提高”的总体要求,在改革中发展,在转型中崛起,走出了一条资源型欠发达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县城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抓住了县城发展,就抓住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抓住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行“以地建城、以宅扩城、以业兴城”的县城经营策略,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了16.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2%。先后荣获“全国住房解困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达标县城”、“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县城是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抓住了县城发展,就抓住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抓住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原则,积极推行“以地建城、以宅扩城、以业兴城”的县城经营策略,大力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县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了16.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22%。先后荣获“全国住房解困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绿化达标县城”、“全国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经营土地,…  相似文献   

4.
黄淮之间的B县经济实力全省排名靠后,但该县领导“逼民致富”的招数不断,90年代初,该县紧傍县城建了一个面积达8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而且乡乡都建了开发区;两年后,该县在城郊建起了一座占用耕地1000多亩的现代化猎场;1994年,B县发展了30多万亩脐橙。其效果真是:“一人政绩,几代包袱。”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2,(11):4-I0002
德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是革命老区.素有“傩戏之乡”、“天麻之乡”、“奇石之乡”的称誉。全县辖20个乡镇345个行政村。国土面积2072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其中县城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12万。县城规模近期按柏平方公里30万人建设,中期按50平方公里50万人控制。远期按100平方公里100万人规划。  相似文献   

6.
在全椒县城,在襄河之畔,有一个方圆3平方公里的地方,曾经以“乱”出名,可现在这个地方却跻身于“安徽省第一批文明社区”行列。6年巨变,来之不易,人们说,功劳最大的当数冯玉萍。倾情为民做调解1998年襄河镇决定成立“水上社区居委会”,镇党委经过慎重研究,决定调冯玉萍去任居委会主任和调委会主任。冯玉萍知道这是组织相信她的能力,往她身上压担子,她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了。  相似文献   

7.
濉溪县     
《理论建设》2007,(5):F0003-F0003
滩溪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淮北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濉溪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  相似文献   

8.
过去,人们形容宁乡县城是“一条国道穿城过,两边环境乱糟糟”。如今,宁乡古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大了,道路宽了,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街道透出现代化的气息,绿化带、绿化广场使古城吐放浓浓春意。一个集商贸、休闲、生态三大功能的省会卫星县城奇迹般凸现在世人面前。1在宁乡县“十五”发展纲要中,总体目标定为“经济进三强,建设卫星城”,将县城建设目标定为20万人口、20平方公里的繁荣、富裕、文明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按照“依托、服务、吸引长沙市,联结、辐射、牵引湘西北”的原则,将县城准确定位为“一心四城”,…  相似文献   

9.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位于县城东北部,2009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是全省首批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2011年被省政府定为全省一类产业集聚区。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的原则,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17平方公里,路网“七横六纵”,标准化厂房30万平方米,综合服务区18万平方米,各类管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相似文献   

10.
藏语中称“河”为“曲”.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这“九曲”就是唐时对今青海省贵德县以上黄河段的称呼.黄河首曲所在地我省玛曲县是整个黄河流域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城(注:玛曲,藏语即黄河). 黄河自巴颜喀拉山北麓发源,浩浩东流,穿越青海果洛高原,从久治堂进入玛曲,经西、南、东方向环绕县境,眺望川西北高原,在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受西倾山阻挡而折向,回首西返,复流入青海黄南.由于这里地势平坦开阔,黄河的流速变得非常缓慢,含情脉脉地张开433公里的巨臂,将1万多平方公里的玛曲草原缓缓揽入怀中,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  相似文献   

11.
《党史文汇》2010,(6):F0002-F0002
沁水县端氏镇金峰村位于沁水县东部固县河畔,总面积72平方公里。全村共11个自然庄.880口人.耕地2500亩。引沁入丹工程穿村而过。中石油煤层气中央处理厂在金蜂村设立。该村依山傍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居环境得天独厚。“十一五”以来,金峰村在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闰志忠同志的带领下.坚持“现代农业强村、林牧养殖富村、生态文化名村”的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打造生态文化名村。  相似文献   

12.
《求实》2006,(Z1)
弋阳是南宋著名爱国志士谢叠山的故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和原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方志纯的家乡。它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是上饶的“西大门”。全县辖18个乡镇,面积1580平方公里,人口136.6万。县城规划总面积26.5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弋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商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自东汉十五年建县,至今已有1790多年的历史。弋阳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方志敏等革命烈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仅在册革命烈士就达9288名之多。弋阳生态条件良好。全县有耕地…  相似文献   

13.
《福建理论学习》2009,(4):I0002-I0003
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偏西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全境总面积1815平方公里,辖6镇4乡2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5万人。沙县历史悠久.建县至今已有1600余年.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县”之美誉。近年来.沙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把创建文明县城作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在获得全省首批文明县城荣誉称号之后,为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县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红岩春秋》2014,(11):54-55
每一座城都有一个梦想,当古老的石柱成为渝东门户之时,“20万人,20平方公里”的县城规划随之提出。2009年,石柱新城区管委会正式成立,新城区的建设正式拉开框架,从此,石柱县城迎来“新城”时代。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山东)》2008,(9):F0002-F0002
临沭镇系临沭县城驻地镇,面积121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居、社区),3.8万户,12万人。共有116个党支部,3276名党员。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全县“解放思想创新业,跨越发展建强县”的工作目标,以“镇城相融、双翼齐飞、确保稳定、繁荣农村”为主线,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总抓手,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全镇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6.
镇远县是国务院命名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来,我县以强县建市,塑造历史文化名城美好形象为目标,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保护古城建新区、塑造形象创特色、净化环境上档次”的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路子。县城市民文明素质、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环境综合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州文明县城竞赛活动中连续两届荣获第一名,被省文明委表彰为“卫生与秩序”创建工作先进县。塑造名城良好的市民形象。为提高名城市民的道德素质,塑造名城市民良好形象,我们强化了对市民的道德教育。采用办班形式开展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促进公民道德建…  相似文献   

17.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体系。它紧邻中国最具实力的上海市和最具活力的浙江省,位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境内有“四纵三横”的干线公路网和京杭大运河、太浦河两条黄金水道。公元909年建县,1992年撤县建市,下辖18个镇,5个乡,人口78万,面积1176平方公里。悠久的千年历史给吴江留下了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独特的区域文化风格。同时,吴江又是人文荟萃之地,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陆龟蒙、陆游等都留下歌咏吴江的绚丽诗篇。到了现代,又孕育了著名爱国者、杰出诗人柳亚子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杰出人物。吴江撤县建市十几年来,注入了新的理念,创造了苏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传统的农业县城小镇一跃成为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成为长三角的一个抢眼的亮点城市。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05,(11)
发展成就:吉水城镇建设自1995年开始起步,建设累计投入10多亿元,县城建成面积由93年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8平方公里。建成了全市第一座星级鉴湖公园和小东山游园。在城南兴建了一座日供水能力达2万吨的自来水厂,老城区水厂通过技改达到1.5万吨/日,县城日供水量达到3.5万吨,供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乡镇圩镇面积扩大了11.2平方公里;乡镇新改建民营经济-条街26条,18个乡镇建成了20个农贸市场。房地产业日益兴旺。全县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10余家,建筑施工企业20余家,从业人员达500余人。平均新增住房面积6万平方米左右,现县城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8.8平方米。发展思路:策应吉安中心城区建设,按照“两江三岸、三片四区”的基本框架,着力拓展北区,开发西区,完善南区,美化老区,加快县城和八都两个城镇的建设。县城城镇化水平逐年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近期平均年增长1.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达到38%。近期县城建成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4万,城市化率达到35%;到2010年,县城建成面积达到1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城市化率达到40%。使吉水县城成为吉安市“银三角”城市集群北门户,人文鼎盛的工贸型生态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9.
吴江市位于江苏省最南端,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体系。它紧邻中国最具实力的上海市和最具活力的浙江省,位于上海1小时经济圈内,是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境内有“四纵三横”的干线公路网和京杭大运河、太浦河两条黄金水道。公元909年建县,1992年撤县建市,下辖18个镇,5个乡,人口78万,面积1176平方公里。悠久的千年历史给吴江留下了美不胜收的名胜古迹,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独特的区域文化风格。同时,吴江又是人文荟萃之地,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陆龟蒙、陆游等都留下歌咏吴江的绚丽诗篇。到了现代,又孕育了著名爱国者、杰出诗人柳亚子和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等杰出人物。吴江撤县建市十几年来,注入了新的理念,创造了苏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从传统的农业县城小镇一跃成为新兴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成为长三角的一个抢眼的亮点城市。  相似文献   

20.
黄泥乡位于大方县城最东端,距离大方县71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白、蒙古、布依、仡佬等八个民族。是一个比较边远、贫穷落后的“鸡鸣三县”的少数民族乡。全乡面积84.57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16600亩,总人口14440人。多年来,人多地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