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酷抠”,既有“酷”(cool)的超逸,也有“凡人”(carl)的简约,是当下一种流行的抠门。“酷抠族”奉行“低碳、环保、新节俭主义”,崇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他们追求简单的生活、自然的幸福,摒弃过度的奢侈。对他们而言,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俭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说“酷”     
●酷是建立在实力和成就的基础上的。当警察的如果多破案、多给老百姓做好事,哪怕你真的不会笑了,老百姓也不会责备你,怕就怕案子破不了,好事情也不多做,却摆出酷的脸谱,那人家自然反感。据说现代汉语每年会有900多个新词汇诞生,稍一不留神亦或是放松了学习就落后了。最近一段时间常见报刊上用一个“酷”字形容男性歌星、影星,称之为“酷哥”,有“很酷”、“装酷”、“玩酷”、“极酷”各种说法,我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只好到字典中去找答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的《现代汉语小词典》对酷字…  相似文献   

3.
    
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你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哇,好酷啊!”,哇噻,酷毙了!”。当今时代,在中学生眼中,头发染黄像野火烧不尽的黄草,这是酷!身着奇装,脚踏名牌,那叫酷!故作冷静、深沉,特立独行,也夸酷……怪异是酷,沉默是酷,叛逆是酷!酷是美感,酷是魅力,酷是形象!且慢!这样立足自我的酷,只能是肤浅的酷。放眼大世界的酷,才是真正的酷!什么样的中学生真正叫酷——敢于竞争、善于创新的中学生才叫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自然法则“;能者上,庸者下”,这是社会法则。在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个“落后就要挨打”的世界,迫切地需要我…  相似文献   

4.
观澜 《今日广西》2007,(3):28-31
……她对自己说:“你永远不能休息,否则你就永远休息!”  相似文献   

5.
“祝你平安、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在民警与旅客同声齐唱的《祝你平安》歌声中,贵铁警方“温暖回家路,平安伴你行”春运启动仪式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6.
“你的内职业生涯是什么.你的外职业生涯是什么?”“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只要开始,永远不晚;只要进步,总有空间。”这是今年8月中旬以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7.
“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也不会知道下一次吃到的是哪一颗。”电影《阿甘正传》里面最经典的一句台词,对照着朱汉宝的人生,再写实不过了。“不到那一天,你永远不会知道生命会推着你走向何方。当我2004年考入东华大学成为一名研究生时,根本未曾想到,毕业时我会踏上创业之路。”朱汉宝说。  相似文献   

8.
解读"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好酷噢!”——第一次听到“酷”被用作形容词,还是笔者在上高一的时候,当时心里就哆嗦了一下。也难怪,“酷”的英文本意就是“凉”。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6,(10):F0002-F0002
伴随着教育发展的步伐而诞生的前郭二中.如同初生的朝阳.充满着勃勃生机,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有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二中将永远逐日高飞。二中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育人环境.从“爱”出发.用“严”字要求.树名师.创名校。育合格人才。把二中真正办成名师成长的沃土.人才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0.
有些情结永远纠缠不清,有些声音永远余音缭绕。那些童年往事,永远是我们心底里挥之不去的怀想。“六一”,当这个节日到来之际,我们的童心开始复苏,曾经冰封的记忆也渐渐开启……和你的小宝贝或者大宝贝一起来次视觉盛宴吧。  相似文献   

11.
时下流行“酷”。满街的金头发,大男孩带耳环,涂成黑色的嘴唇、指甲,还有出格的装束。一句话,尽量以所谓“展示个性”的姿态,让观众或路人留意。于是也就有了“‘酷’文化”。一些人对此津津乐道,或称“张扬个性”,或称“体现人生价值”。每当港台或外国流行什么,不多久就会在内地见到“克隆”牌。记得开放初期,一些人以留长发、戴墨镜为时尚。可没过多久,大概自知乏味便销声匿迹了,难怪有人说“流行似一阵风”。如今是“酷”的世界,只要看看电视节目里出现的流行歌手以及某些主持人的装束打扮,就可得到印证。“酷”一词来自美…  相似文献   

12.
幽默天地     
爱的圆圈 一对青年男女坐在沙滩上。男青年在地上划个圆圈说道:“我对你的爱,就像这圆圈一样,永远没有终点。”女青年也用手指在地上划个圆,然后说:“我对你的爱,永远没有起点。”不要摸了 一对情侣甜蜜的在公园中依偎着,男的看到女的的头发如此柔顺便忍不住偷摸了一下,女的娇滴滴  相似文献   

13.
台湾酷儿小说与“酷儿”理论在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文化场域中形成不可忽视的次文化存在,成为一时潮流,冲击了性别论述的方式.本文通过具体分析酷儿小说的身体叙事,探讨酷儿书写对情欲、身体的认知,进一步考察酷儿小说的性别理念及其对性别身份的思考.同时,本文考察酷儿小说如何以跨文类的跨界书写展现酷儿的性别理念,以此尝试梳理酷儿小说在台湾语境中的特征及其性别论述方式.  相似文献   

14.
只要永远保持一种年轻的心态,人类所面对的未来只能是朝阳,而不会是末日  相似文献   

15.
说“酷“     
与前几年颇为走红的“火”和“爽”不同,近年来流行的新词汇“酷”,更具有其卓然不群的独特魅力。“酷”是一个流行文化的词,是一种表达个性化情绪的发音符号,是比原文“COOL”更冷更硬更刁钻更火辣的一种感受。“酷”是有个性的外溢。是一种感觉,是冷峻的风格,是处世的态度。是前卫与先锋,是另类和反潮流。李白写诗需要酒精,普希金追求爱情需要决斗,人们记住他们除了他们厚重的作品之外,还有他们张扬的个性光芒。“酷”是“冷”线条。“酷”有两层内涵,一个是内在的,一个是外在的。内在的是指一个人自身的思想见识的体现,外…  相似文献   

16.
都已经54岁了,部里还有不少同志对我仍沿用着“小莫”的称呼。每当听到“小莫”的称呼时,我就会回想起25年前从工厂来到统战部时,老科长那句期盼的话:“小莫,你还年轻,希望你永远忠诚党的统战事业。”现在,我可以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力资源基础服务行业已成为最有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但我们却不能不深思:在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人力资源基础服务产业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今天的“朝阳”如何才能成为明天的“辉煌”?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的口头禅可视为青少年“自说自话”的话语表征。对其有所了解,有助于更感性、更直观地体察年轻人的“自说自话”现象。而“COOL(酷)”不仅在中学生的口头禅中居重要位置,可以说对“酷”的认同几乎浓缩了当今青少年的时尚追求。不了解年轻人常挂在嘴边的“酷”究竟是什么意思,很可能无法揭示青少年“自说自话”的“核心秘密”。北京零点调查公司于1999年对京沪穗以及周边城市中学生的调查,对此有所涉及,为我们认识、研究“自说自话”现象,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撑。现就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19.
“酷”一字来源于英文C00L,原意指凉爽、冷静之意。现在被广大年轻人所引用,表示一个人有个性、有特色;有时也喻指一个人观念具有现代、前卫的意识,看待事物具有较强的洞察力和敏锐力。结合当今教学实际,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应努力把自己塑造成“酷”型的教师。一、塑造“酷”的形象。教师“酷”的形象应主要表现在符合教师身份,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举止、穿着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穿着自然大方、形态端正精神、语言生动幽默、举止文明儒雅的政治教师容易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学生中具有较强的感…  相似文献   

20.
盛况 《现代领导》2001,(11):9-9
伊莱扎·杜利特尔有这样一段话:“淑女与卖花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行为举止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待她。对于希金斯教授来说,我将永远是个卖花女,因为他总是并且将永远像对待卖花女那样对待我;但是我知道,我对你来说可以是个淑女,因为你总是并且将永远像对待淑女那样对待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