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狭义的家庭暴力是亲密伴侣之间存在的暴力行为。广义的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可以扩展到家庭成员之间。家庭暴力的行为内容包括身体暴力、经济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心理暴力等。由于家庭暴力本身所具有的行为隐秘性以及起诉率低等特点,使得家庭暴力的遏制存在很大的难题。同时,家庭暴力中以暴制暴现象日益突出。因此有必要加强家庭暴力的预防与治理,以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
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家庭暴力从施暴方式上可分强暴力与冷暴力。家庭暴力虽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但导致家庭暴力的元凶都是病态心理。仅家庭暴力重要的是从改变观念入手,用以加强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干预和法律干预。  相似文献   

3.
修订后的《婚姻法》增加了关于禁止家庭暴力方面的规定,是我国规范家庭成员间行为的又一重大进步。婚姻暴力是最主要的家庭暴力,它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社会、经济、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预防和制止婚姻暴力要从立法、执法方面加大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树立男女平等的法律意识,形成以政府、司法、妇联各机构相结合的社会救助服务、保障、预防、制裁等为构架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我国有关研究机构调查夫妻打架动手频率问题,有34.7%的人承认有过家庭暴力的经历。受害者主要是妇女,占家庭暴力受害者的90%以上。在我省,被丈夫施暴受伤引起婚姻家庭纠纷问题的案件占该类案件的30%以上。家庭暴力危害极大。从我省的情况看,家庭暴力危害主要表现为:一是导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应限于发生在具有姻亲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内部的暴力,包括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和冷暴力等。家庭暴力在我国有渐次多发的趋势,给正常的家庭关系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现已成为家庭稳定甚至社会稳定的重要杀手。不少国家运用法律制度遏制家庭暴力已有成功先例。我国应借鉴国外反家庭暴力的有益经验,尽快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构建自诉与强制诉讼相结合的诉讼制度,完善举证制度,加强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特殊保护,用法律规制家庭暴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家庭暴力特点、表现、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暴力在中国是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家庭中的暴力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和处理,就会造成夫妻感情破裂,家庭解体,子女身心受到重大伤害,甚至导致伤害和杀人等刑事犯罪。产生家庭暴力既有历史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治理家庭暴力既涉及法律、政策问题,又有具体操作上的问题。加强道德教育,注重对家庭矛盾的调解,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和求救系统,进一步完善现行立法,强化承担民事责任,严惩家庭暴力犯罪行为,是减少和制止家庭暴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家庭暴力成因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社会问题.内罗毕战略提出:各国政府应着手提高公民对妇女遭受暴力问题的认识,将其视为社会问题,制定政策和法律措施,查明原因对使暴者采取教育和再教育的措施,以防止和消除这类暴行.第四次世妇会通过的《北京宣言》也郑重承诺,消除“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在我国,家庭暴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对家庭暴力的界定范围相对偏窄,从家庭暴力的实际防治来看,其范围需要拓宽,应将家庭暴力的主体范围从家庭成员关系扩大到亲密关系,将家庭暴力的形式从躯体暴力扩大到精神、性和经济控制等方面。对家庭暴力进一步分类有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工作效率。对偶发性家庭暴力,要及时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演变为循环性家庭暴力;对循环性家庭暴力,要重点关注,用专业手段阻断暴力循环。  相似文献   

9.
家庭暴力已成为美国当下一个普遍而又严重的社会问题,传统警务的干预措施主要是帮助受害者寻找避难所或对施暴者采用逮捕政策。在社区警务环境下,警方依据"伙伴关系和解决问题"这两个核心要素,创建了家庭暴力减少项目,以打破暴力循环,并使家庭暴力案件进一步进入刑事司法体系,取得了较好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在防治家庭暴力工作中,如何处理家庭暴力施暴者,成为国内外警界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家庭暴力施暴者之所以实施暴力,是与社会文化中对丈夫惩戒权的认可、社会上和家庭内的权力与控制关系、男性在社会化过程中暴力倾向与行为的养成分不开的。针对施暴者,国内外警察采取了惩处与打击、教育与矫治两种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讨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不能局限在家庭暴力现象的表象上,应将研究的关注点扩大到传统性别文化上来,讨论传统社会性别文化与家庭暴力之间的关系,认识被传统性别文化建构的男女两性气质以及家庭暴力流行话语形成的社会文化基础。厘清这一点,有助于人们保持对家庭暴力的敏感而不会成为“前暴力”的共谋者。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是对人权的侵犯。从人权主体上看,家庭暴力侵害的对象是应该享有人权的人权主体;从人权客体上看,家庭暴力侵犯的权利涉及各种人权;从人权存在形态上看,家庭暴力侵害的不仅是应有人权,还是受法律保护的法定人权。由此得出两点家庭暴力干预方面的启示:一是公权力应该介入家庭暴力;二是干预家庭暴力要有人权意识。  相似文献   

13.
受虐妇女"以暴制暴"犯罪是指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用暴力对抗暴力并由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的一种犯罪形态。该类犯罪当事双方既是被害人,又是犯罪人,角色重叠十分明显。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看,二者皆具有明显的被害性和违法犯罪性。预防"以暴制暴"犯罪,必须首先防控严重家庭暴力犯罪,然后从"去被害性"入手,通过政策倾斜、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改善"男尊女卑"封建文化传统塑造的刚性、支配趋势的男性气质氛围,提高女性自主、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并建立一个统一组织、协调的全方位、全覆盖的反家庭暴力社会服务体系,为受虐妇女提供一个畅通的公力救济的维权途径,才能有效预防"以暴制暴"犯罪等家庭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家庭暴力的法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暴力源于人们对人类暴力的崇拜。由于暴力的行使会招致暴力的反抗,出于对暴力的恐惧,原初人们经协议将公共暴力交给公共机构行使,但同时保留了家庭暴力,导致法律公共/私人两分法,最终形成了家庭暴力不受法律约束的事实。由于现代社会延续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并在私人领域神圣不可侵犯的要求下客观上置家庭暴力于法律之外,从而导致家庭暴力救济的司法困境。  相似文献   

15.
论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作为一种落后、野蛮的社会痼疾,是困扰全球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人权的最大障碍。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暴力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各种调查和研究表明:家庭暴力是一个跨越国界、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少数人群体的全球问题,家庭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男性,妇女、儿童是主要受害者。本文试从家庭暴力的概念、类型、特点入手,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现状,从而尝试提出一些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是发生在家庭成员间的侵害对方身体、性和精神的伤害行为。针对已成为社会问题的家庭暴力 ,我们应采取如下对策 :强化婚姻家庭领域道德与法律的共同调控功能 ;尽快制定有关制止家庭暴力的专门性法律 ;扩大社会支持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17.
家庭暴力现象具有发生范围的普遍性,施暴手段的多样性和残忍性,发生地点的隐蔽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违法性等特点,男女在社会和家庭地位的不平等、受害者的忍让、情感因素、暴力的周期性循环、公力救济的软弱等是家庭暴力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原因。遏制家庭暴力的主要途径是社会预防和依法治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产生家庭暴力的各种因素,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问题发生的措施,是有效维护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家庭暴力有其普遍性和严重性,循环性和反复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家庭暴力的公开性,家庭暴力可能诱发犯罪等特点。家庭暴力的产生,与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经济地位以及传统观念密不可分。控制家庭暴力是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但需要法律的约束而且需要道德、伦理的规范,更关键还需要人们跟上现代社会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国际与国内的高度关注。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为了使家庭暴力受害者免遭再度暴力侵害,频频发出人身保护令,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身权益。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法律法规的空白等原因,使得人身保护令在实践中遭遇了诸多尴尬。因此,制定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确立人身保护令制度;加强司法执法人员反家暴案件的培训与指导,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庭暴力是世界性问题 ,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在美国 ,所有婚姻中有 2 / 3会发生一次暴力。在巴布亚新 -几内亚 ,67%的农村妇女和 5 6%的城市低收入妇女遭受过虐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 ,80 %的妇女承认自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在加拿大 ,每 4个妇女就有一个人可能会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刻遭到性侵扰。在法国 ,95 %的暴力受害者是妇女 ,其中 5 1%的暴力出自丈夫之手。在巴基斯坦 ,99%的家庭主妇和 77%的职业妇女遭到过丈夫的毒打。① 因此 ,家庭暴力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也成为国际人权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