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建》1996,(9)
大型诗情话剧《徐虎师傅》片断编者按:全国劳动模范徐虎同志的事迹,本刊1996年第5期杂志作了详细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发展总公司根据徐虎同志的事迹创作的大型诗情话剧《徐虎师傅》,以恢宏的气势和感人的场面,细腻地描写了徐虎在4...  相似文献   

2.
孟菲 《世纪风采》2009,(3):34-36
诗人艾青,1910年生于浙江金华,艾青的诗歌可谓家喻户晓,但他的感情生活,尤其是艾青与高瑛相识相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3.
杨建民 《党史纵览》2008,(10):46-50
1941年3月.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由重庆到达延安。在这里.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毛泽东后来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艾青有建议和提供意见之功。在那段时间,他们通过若干封信.并有过多次长时间的交谈:艾青甚至还写了一首充满深切感受的诗作——《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2008年的金秋十月,我和家人来到山西省大同市,去看著名的云冈石窟。车子飞奔在高速公路上,我的心里却在遥想着当年的你,一代才女、著名的建筑师及诗人林徽因。我知道,云冈石窟的大小洞龛里,留有着你的气息与足迹,飞扬着你的诗情与神韵,我莫名地兴奋着、向往着。  相似文献   

5.
徐恒足 《前线》2013,(4):87-87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带一幅画拜访齐白石,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了这幅画,回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您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艾青走后,齐白石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发现父亲一直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相似文献   

6.
在吴松林的笔记本扉页,书写着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26岁那年,走出大学校门的吴松林回到农村,当上了南充市高坪区清溪街道北斗坪村村主任助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他辛勤耕耘着……  相似文献   

7.
放歌“11·8”,新世纪的“11·8”,是盛世欢歌气吞山河的日子。神州处处燃烧着如火般鲜亮的旗帜,流淌着如水般纯洁的诗情。如火的旗帜上书写着我们的誓言、信仰、记忆,永远铭刻在共和国光辉的史册里;纯洁的诗情訇然响彻天际,犹如江海飞澜,波涛汹涌。放歌“11·8”,新世纪的“11·8”,是前赴后继流光溢彩的史诗。从南湖那一叶小舟点燃第一支红烛开始,81支红烛便摇曳交织出血泪、痛苦、曲折与喜悦、兴奋、自豪。终于,飘扬着的红旗,金色的铁锤与镰刀,将沉睡的中华民族唤醒,把古老民族自尊的意识、自强的信念雕塑成…  相似文献   

8.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齐玉朝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  相似文献   

9.
1941年3月,著名现代诗人艾青,由重庆到连延安。在这里,他与毛泽东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毛泽东后来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艾青有建议和提供意见之功。有一段时间,他们通过若干封信,并有过多次长时间的交谈;艾青甚至还写了一首充满深切感受的诗作——《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艾青——“耻于和蒋介石同姓” 艾青(1910-1996年),本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笔名莪伽、林壁等,浙江金华人,是中国当代诗人。  相似文献   

11.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著名诗人艾青被错划为右派,政治上遭遇厄运。许多人为避嫌,不敢与之往来,唯有王震将军对他一如既往地关心。这段经历感人至深,一直被人们传为佳话。患难之时伸援手1957年的春节,被戴上右派帽子、开除党籍、解除一切职务的艾青万念俱灰,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时,王震把艾青找到自己家中促膝交谈,劝他鼓起勇气面向未来。王震说:"你离  相似文献   

12.
张喜  侯文琰 《奋斗》2001,(9):38-39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来诠释巴彦县委书记房殿奎的爱民之心,恋土之意并不为过。他对生于斯、长与斯的黑土地充满深沉的精,浓浓的爱。在巴彦苏苏(满语:富贵的村庄)任县委书记5年多来,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实践着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3.
歌唱七月     
歌唱七月关永健七月流火。七目有如火的旗,有我们如为的诗情。在七月的旗帜上,书写着我们的誓言、信仰、记忆和大潮般的浩歌。七月,当你沿着南湖烟雨铺就的航线,驾一叶小舟,载着中国的命运,穿过一个个浪激涛涌的黄昏,驶向第74年温漉漉、金烂烂的黎明的时候,74...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当代诗坛,与毛泽东交往最多、切磋诗艺最勤者,当属郭沫若了。毛泽东与郭沫若同为文豪巨擘,诗词,则成了他们相知相交的纽带。以致郭沫若两次到韶山时,都充溢着诗情雅意。  1963年11月12日,身兼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的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连贯等乘车从长沙经湘潭来到韶山参观。这是他第一次访韶山。是日,正值韶山秋雨纷纷,71岁的郭老游兴甚浓,在参观了毛泽东故居和毛泽东革命活动陈列室后,执意攀上楠竹坨,满怀虔诚地拜谒了毛泽东父母亲合…  相似文献   

15.
一、绘画艺术与文学的完美融合艾青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诗歌语言的特色之一:"绘画美"。诗歌,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流脉,保持着自身固有的艺术特征。活跃于中国20世纪40年代诗坛的诗人们,拓展了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视野,浪漫主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读到一则关于齐白石的小故事:1952年,诗人艾青前去拜访88岁的齐白石。此次登门,艾青还带来一幅画,请白石老人辨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艾青听后赶紧收起画,笑应道:“你就是拿出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不成,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是多认真呀,现  相似文献   

17.
艾青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现已83岁.但60余年来,他的真实姓名早已被其为阶级义愤所启用的笔名“艾青”二字掩盖了.诗人姓蒋,名正涵,字养源,号海澄.5岁前为贫妇“大堰河”所抚养;5岁时方回家认生母.30年代初,年轻而正直的诗人被国民党投进监狱,但其在铁窗内仍以诗歌为武器同黑暗势力作着不妥协的斗争.此时,他继续写诗送出发  相似文献   

18.
艾青老师走了,他走得那么平和,那么安祥。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哀悼和哭泣……去年12月27日,我和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马琦、中央音乐学院一级演员前民到东四十三条寓所去看望他。艾青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并幽默地对前民说:“你这个杨白劳也老了!”前民曾在歌剧《白毛女》中扮演杨白劳,给艾青留下深刻印象。还不到半年,想不到他竟辞世先行。  相似文献   

19.
崤函之秋 踏遍崤函河与山,秋色如画尽入眼。 一片红叶随风落,胸有诗情起波澜。  相似文献   

20.
祖国如母     
有一种爱,始终值得我们用满腔热血去浇灌、膜拜。诗人艾青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传递出多少中华赤子的情怀。邓小平一生人格的真实写照,浓缩成朴实而深情的话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