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在,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学界、经济界对于"稳增长"已有了高度共识,这有利于调整我们对于经济发展的看法和理念。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讲到了"不以GDP论成败",这就意味着应当逐步扭转中国长期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思维定势,习惯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其实,把中国经济放在全球范围内来看,仍然是高速增长,因为全球经济体中少有超过7%增长率的。  相似文献   

2.
陆绮雯 《政策》2004,(1):7-8
对来年世界经济形势的预测从来也没有像今年这样如此一致。具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异口同声:2004年全球经济将加速增长!尽管对于“加速”的定义不尽相同,比如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认为,全球经济将出现自2001年衰退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即从2003年的3.2% 上升到4.1% ;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师 史蒂 芬·罗奇 则认 为, 2004 年全球GDP 增长将达到4.2% 。但毋庸置疑的是,世界经济走出低谷指日可待,IMF 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戈夫的话可能可以表达很多对2004年世界经济持乐观态度的人们的心声:“现在有充分理由认为,全球经济终于走…  相似文献   

3.
刘元玲 《时事报告》2012,(11):60-62
作为头号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好坏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怎么说都不过分,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处于低迷的状态之下,美国经济的走向,时刻拨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总体温和复苏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同时步入衰退或增长放缓期,几乎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势头都在减弱。美国经济可称得上发达经济体中的唯一亮点。美国经济近期出现复苏的迹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半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稳定小幅增长态势,第一季度美国GDP经通货膨胀调整后折合增长2.2%,第二季度为1.7%,高于之前估计的1.5%。  相似文献   

4.
胡鞍钢 《政策》2003,(4):26-27
3月20日,美国和英国政府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对伊拉克大规模的军事战争。这既严重地打击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而且也严重地影响了美国经济复苏,还对于正处于衰退中的全球经济、贸易和投资增长如同"雪上加霜",使得全球经济复苏拖延,对世界各国经济与贸易产生了连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毛学松 《前沿》2007,(7):38-40
中国经济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获得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探析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贸易、投资、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经济发展模式、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求客观、冷静地思考中国经济增长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一直是驱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来源。4月中旬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14年春季年会上,IMF认为,全球经济正在出现向好的转折,但复苏仍然过于脆弱而且缓慢。对于全球经济长期发展来说,各国应该加快经济结构改革,以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中国不断进行的经济结构性改革在年会上得到了来自多方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当前的世界经济是继续坚持开放还是转向保护主义,是协同创新还是以邻为壑,正面临着严峻考验东部地区率先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是2013年转型的一大关键2013年世界经济的增长前景:低速增长、制造通胀、保护主义一是2013年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将成为一种常态。金融危机已过去5年了,全球经济增长仍在谷底徘徊。如IMF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3.3%,是2009年以来最低的。同时将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率下调至7.8%和4.9%。全球及欧美的先  相似文献   

8.
葛扬  管陵 《群众》2013,(6):81-83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为了防止本国经济遭受冲击、陷入衰退,采取了一系列刺激措施,全球产业结构进入了深度调整期。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工业生产持续下滑、金融市场快速紧缩、世界贸易形势逐步恶化,这些既给江苏造成经济增长压力,也为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洪银兴 《群众》2012,(8):62-64
我国现在的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大的经济总量需要有相应的需求,否则难以实现持续的增长。这意味着随着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那种主要依靠出口和国外直接投资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战略的重要性将降低。与此相应,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调整,增长格局出现分化:美国大幅放缓,欧盟平稳过渡,日本再现疲态,新兴市场快速增长。同时,全球通胀抬头,美国次贷危机加大金融市场波动性成为最为突出的不和谐音。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放缓,金融风险成了引发危机的最大隐患。  相似文献   

11.
刘伟 《时事报告》2007,(2):55-57
中国的经济改革已进行了29年,在这段历程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全球影响力大大提升。2006年,中国GDP比1978年增长12.3倍,年均增速达g.67%,人均GDP已达2010美元。  相似文献   

12.
《时事资料手册》2008,(1):11-14
世界经济:增长仍将持续发展势头放缓 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金融市场动荡和油价高企的严峻挑战。世界银行2008年1月9日公布的((2008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2008年将降至3.3%,低于2007年的3.6%。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增长率调低至4.2%,认为世界经济发展正在回归正常趋势,前景相对乐观。让我们看看,哪些因素拉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哪些因素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外媒聚焦     
《中国人大》2014,(6):54-54
巴西即时新闻网称,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中国经济仍实现了7.7%的增长。中国在对经济增长充满信心,但对环境质量不满的气氛中开启一年一度的“两会”。  相似文献   

15.
刘欣 《现代领导》2001,(10):16-17
《美国展望》杂志6月份刊登美国华盛顿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杰夫·福克斯的一篇文章,题为《组织全球经济的其它方式》。文章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私有化、取消政府管制和放宽贸易限制的速度都加快了,然而全球经济增长实际上减慢了。指导全球经济管理的经济正统观念没能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6.
1 全球经济总体趋好。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 ,且波动减弱 ,但增长格局会略有变动。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欧盟、亚洲加快 ,日本将走出低谷 ,俄罗斯恢复增长。2 一体化程度提高。以10倍速度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不断推动全球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融合 ;国际贸易和国外直接投资将持续扩张 ;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将进一步减少 ;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使得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一步增强 ,从而大大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3 技术发展加速了经济结构调整。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网络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趋势将…  相似文献   

17.
万季飞 《当代广西》2009,(21):52-53
举世瞩目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明年1月1日基本建成。近十年的自贸区建设,对区域内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东亚经济增长和东亚经济一体化已经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使得中国和东盟多了份应对力量。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以及遏止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应该是目前宏观经济政策所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无疑,在这方面,财政政策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23):28-30
连续保持了5年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经济列车,终于放缓了前进的速度,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失守10%。 外贸、消费、投资,被誉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长期以来三驾马车的速度并不那么一致,面对现在的全球金融危机和市场大变,投资和进出口的拉动力度,正在减缓,而消费的拉动力,多年来就有积弱之弊。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远远甩过来的浪潮,正在拍打着中国的实体经济。  相似文献   

20.
自2008年10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开始向实体经济侵蚀,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失业率急剧上升,世界经济出现衰退。据世界银行最新报告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勉强维持在0.9%,相较于2008年2.5%和2006年4%的增速而言,缩水不少;而一向视为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明显放缓,全年平均增速为4.5%,放缓程度甚至比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和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