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楚天主人》编辑部:我是阳新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的刘堃?2003年底由阳新报社调过来后,一直从事文秘宣传工作。拙稿《不识潮汛,船何出海》、《咬定发展不放松》等分别在2004年第8期、2005年第1期的《楚天主人》刊发,使我深受鼓舞!《楚天主人》杂志栏目设置精当,工作指导性、内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初,我收到《八桂侨刊》第2期,阅览目录时,忽然看到主编赵和曼的名字被打上了黑框,令我吃惊。当天下午4时许,我打电话给和曼夫人李女士,向她询问和曼同志的病因与去世的时间。她在电话中泣告:“先夫和曼患舌癌,动过两次手术,今年2月28日做第二次手术后第8天就讲话了。他非常乐观,医生也说他恢复很快。5月6日医院同意他回家疗养,一切都很正常。后来突然病情恶化,身体支撑不住,经抢救无效,于6月7日下午2时27分就走了!”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哥哥是一家公司下属商场的职工 ,去年7月4日上午 ,商场职工汤某突然有病 ,此时已到了下班时间 ,商场经理便让我哥哥骑摩托车送汤某回家。在回家途中 ,摩托车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挂住 ,拖出十几米远。汤某被甩到路旁沟里 ,受伤不重。我哥哥因伤情较重 ,经抢救无效死亡。请问 ,我哥哥是否属于工伤 ?公司负责人说此事应由商场负责 ,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乔卫乔卫读者 :根据1996年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8条规定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从…  相似文献   

4.
<正>我最先接触特异功能是在1978年,看到报道说南京有一个年轻人,他能够透视地下,能够看到棺材里的父亲,是头朝哪边躺着,穿什么衣服,都看得一清二楚;还说他能看到地下工事。那个时候,我在国家科委研究室当副主任,我和吴明瑜主任当时就怀疑这件事情。后来又报道四川有人能耳朵识字。我们马上就打电话给四川科委,请他们关照耳朵识字的事,并通知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测验。我们当时就认为,科学界要关注和鉴别这些特异功能。经过反复验证,1979年4月,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信访简报》第92期发表关于姜某耳朵认字的验证报道《揭穿"耳朵认字"的骗术》,《信访  相似文献   

5.
我的警察梦     
从小我就有一个当警察的梦想。这要从我的哥哥说起。1978年,哥哥高中毕业,但没有参加高考就回家务农。第二年,县公安局公开招考警察,哥哥去应考,居然考了全县第一。全家人特别高兴,都以为家里终于出了一个在政府上班的了,都为哥哥设计着美好的未来。一天上午,我们乡派出所的杨所长骑自行车到了我家,说哥哥政审不合格,没有被录用。当时我不知遭问题的严重性,就一个人躲在墙角,看着全家人的脸上阴云密布,谁都不愿多说一句话。那天,全家人睡得都很晚,我躺在炕上,看着父亲一支接一支地抽着用报纸卷的旱烟,久久难以入睡。第二天…  相似文献   

6.
编辑老师:您好!我这几天心里有些烦,刚刚从老家过完年回来,本应该高兴,可家里的事实在让我放心不下。我家一共有兄弟姐妹四人,我是老小,上面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父亲去年已去世,两个哥哥要分家,可谁也不想赡养母亲,没办法,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去了。可家里的东西,除了留给我一间小西房,都被两个哥哥分掉了,那是我父亲一辈子攒下的钱盖的房子和购置的东西。春节时在姐姐家看到母亲伤心的样子,我心里很难受,去找大哥理论,可大哥说这是村里的规矩,长子就该多分,闺女是不给的,而母亲是“自愿”跟姐姐住的。您说,我哥哥能那样做吗?保安员…  相似文献   

7.
母爱无言     
黄进 《人大论坛》2007,(10):46-46
又是一年中秋节,母亲从乡下打电话来,问我、妻子儿子是否回家过节。我因工作原因对母亲说不能回家了。  相似文献   

8.
王丰 《同舟共进》2009,(4):76-76
湖北武汉 刘道玉(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同舟共进》2009年第2期收到了,而且是大年初一收到的。我的文章发表后反响很大,特别是香港凤凰卫视播出后,武大校园里简直沸腾了,给我打电话的络绎不绝,一致赞扬。(2009年2月5日)  相似文献   

9.
回家     
又有两个月没有回家看望父母了。自从去年父亲得了高血压、脑萎缩疾病之后,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发烧感冒,全由母亲一人在家照料。整天忙于工作,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的我只能三天两头打个电话问候几句,每次都说忙完这一阵肯定回家看看,可是一次次的“临时性”任务又把回家的时间一再推迟。次数多了,父母已不再相信我对回家日期的“承诺”了,只是在电话里说:“自己在外,要以工作为重,要把工作干好,不能让别人说咱的闲话,要注意身体,家里没有啥事,你不用操心,爸爸经常吃药,身体也很好。”   “五一”国际劳动节快要到了,很早…  相似文献   

10.
李亮 《半月谈》2005,(1):69-69
我哥哥张甲结婚后一直分家单过,到现在已经20年,其间,父亲一直跟我一起生活。15年前,父亲独自承包了村里的10亩鱼塘,每年获利逾万元。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剩下的钱父亲全部以自己的名义存入信用社。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7,(4)
正我的父亲黄素平是黄埔军校第六分校第17期毕业生。父亲1915年12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澄坑村,中学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父亲还记得教学生的第一支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第二支便是《大刀进行曲》。抗战爆发后父亲想参军打日本,于是弃笔从戎到县里报名投军。1938年8月,最初入伍  相似文献   

12.
扩版新感觉     
《中国女性》第4期一出刊,就有很多读者朋友打电话给编辑说:“哦,杂志加厚了.感觉不错啊!”接着翻阅下去的时候,她们有了更惊喜的发现,到底是什么样的惊喜呢?看看她们的来信:  相似文献   

13.
幽默与漫画     
徐鹏飞《权威》曹开翔《听说局长家的小狗病了》 只有一个警察 一个孩子跟着父亲回家,在路上孩子问:“爸爸,‘醉’是什么意思?”父亲说:“你看,那里站着两个警察,如果我把两个警察看成4个,那我就是醉了。”“可是,爸爸,”孩子说,“那里只有一个警察呀。” 公 仆 主任妻:“每次开会后,你总要住医院。虽然宴席是公家出钱,可身体是咱们自己的啊!” 主任:“我是人民公仆,身体也是公家的。何况医药费也是公家出的嘛!” 儿 子 送 礼 儿子:“爸爸,给我买作业本去。”爸爸:“今天没工夫。” 不多一会儿,儿子从酒柜里拿出一瓶…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看到《读者》2012年第8期的一篇文章,题为《物理课的开场白》,讲的是耶鲁大学公开课视频中桑卡尔教授的物理课的一个场景。桑卡尔教授的"开场白",也就是我们说的导入新课,非常有新意。读完之后,桑卡尔教授的风趣幽默一直让我回味无穷,也  相似文献   

15.
《观察与思考》2006,(24):14-15
批评自己的哥哥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布什的妹妹多萝西说。她的新书《我的父亲,我的总统》有大量介绍老布什的篇幅,但是并没有对小布什政府对伊拉克的政策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6.
看到《黄埔》杂志第6期,我长时间地陷入沉思:现在是总第99期,新年第1期正好是创刊100期,应该好好庆祝庆祝……不容易呀,已经18个年头了!《黄埔》杂志创办,我是见证人之一。我也是《黄埔》杂志的忠实读者。想当年,黄埔军校同学会首任会长徐向前元帅大力支持,同学会理事会议一致通过,报请有关部门批准,成立了黄埔杂志社,于是《黄埔》杂志面世。黄埔同学在经过几十年之后,又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刊物。我清楚记得,很多同学拿到这本杂志都如获至宝。杂志社的同志也几次跟我讲,黄埔同学经常来信,说杂志是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谢谢邓叔叔尊敬的《中国残疾人》编辑部编辑,您好: 您近来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吧? 我叫卢海超,背微驼。8年前的今天,在遭受父亲猝然去世、辍学、待业,哥哥卧病在床,母亲在一连串打击下几乎倒下的情况下,我抱着一线希望,写给《中国残疾人》杂志  相似文献   

18.
几年前,我开始从电视上认识李咏。两年前,出于工作原因,我从电话里认识李咏,记得第三次给李咏打电话的时候,他告诉我,她的太太怀孕了,一个月后就要临产了,所以他要带她去度假,大概要请一个月的假。我突然觉得,屏幕上热情奔放的李咏此时的话语饱含柔情,我祝福他和他的太太快乐。第四次打电话的时候,正是在一个月后,李咏话语忙碌,"我的太太就要生孩子了,我天天忙着照顾她。"我仿佛看见李咏辗转反复于医院和中央电视台之间匆忙的身影。第五次打电话给李咏的时候,他的快乐之情通过话筒传过来,他说他正在给他的宝  相似文献   

19.
她——酷“李安得了金熊奖报喜,林惠嘉被电话吵醒还很不爽。”“酷”是李安形容太太林惠嘉的词。他在《十年一觉电影梦》中,回忆自己第一次以《喜宴》获得金熊奖时,想着太太支持她这么多年,如今电影获奖要赶紧给太太打电话报喜才对,于是就拨电话回家。当时是美国时间早上5点多,太太被电话吵醒很不爽,“我说:‘我们拿金熊奖了’,她说:‘喔’,我说,跟内地电影一起拿的,她问:‘没有别国参加吗?’我说:‘有,有’,她就挂电话了。她就是这么酷,这么多年来,这些外在的东西对她好像没有一点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他乡     
又到了年底,自然地对家的思念就更浓了。近几周给父母打电话问好时,每次都得回答“过年一定会回家”,而电话那头仍会像没有听真切般地再三叮嘱。家是游子们避风的港湾,思念的归属。在北京做保安五年了,记得当初乘车来北京时,司机为了解闷,便放着音乐,不料有人突然嚷嚷,说再放这歌就要司机调头!原来从扬声器内传出的是水木年华的《在他乡》。歌曲当时是被司机替换了,但我想那嚷嚷着要调头的乘客的思乡情结定然是无法代替的。我自然也逃不了,便想起了《游子吟》。那年回家,我两手空空,而父母亲的第一句话却是“黑了、瘦了”,于是,当晚我被母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