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延宁 《学理论》2009,(19):183-184
本文以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作为研究对象。1937—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中国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灾难性的战争后果使得后人不断反思战前中日两国的双边关系,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是应予以肯定还是否定?对日政策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羸弱的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外国列强不平等条约的制约之下,特别是领事裁判权制度,导致晚清政府、民国北京政府根本无力对外国公司在华设立分支机构进行必要的管制.因此,历部公司法中基本没有对外国公司的规定,直到1946年南京国民政府在修改<公司法>时,才第一次规定了外国公司法律制度.考察近代中国各时期政府对外闰公司管制及其法律制度,可以得出结论:外国公司不仅仅是公司法上的一个基本的法律制度规定,在它上面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4,(33)
自北伐开始,蒋介石与当时国民党作为实系替新中国创造一个高层机构,包括形式上具有全能性的政府,统一军令下的国民党军,全国通行之币制,数百年来未及施行之征兵法,从而获得列强承认,此工作之一部分在1937年以前借北伐以及中原大战时推行。直至中原大战,统一与民生,蒋介石在两难中抉择。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6)
王莽的币制改革是其改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系统梳理王莽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深入挖掘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与理解王莽改制的历史意义,在我们深化改革的今天也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海莉 《党政论坛》2008,(18):26-27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联合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对内、对外统一战线的政策,对外国教会组织、外国传教士也明确采取了团结和争取其为中国抗战服务的政策。许多有机会接触外国传教士的中共领导人更是身体力行,主动与传教士交往,从中寻找朋友,合作抗日。在这方面,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与传教士的交往就留下了许多感人史实。  相似文献   

6.
奉行以党治国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实际上是一个弱质的党治政权,在其统治期间,该政权未能成功地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有效控制.究其原因,国民党基层力量的薄弱,执政基础的脆弱以及地方势力对中央权力的削弱等都是造成南京国民政府弱质性的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国新工会改革的推行,中兴公司工会逐渐建立.面对中兴煤矿这一重要地方资源,国民党中央党部试图凭借工会抢夺公司的控制权,公司方则予以应对.双方势力不断博弈,最终国民党借助克礼柯案达到目的.这一过程是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国民党借整顿地方企业工会掌握地方重要资源的具体实践,从中折射出民国时期劳资冲突的背后,实际存在着复杂的...  相似文献   

8.
施平 《瞭望》2000,(21)
本月20日,李登辉正式下台了,12年来他的分裂主 张和分裂行径不见容于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他本   来还想在国民党主席的位子上赖上一阵子,但是很快被迫辞去党主席的职务,因为他背弃了国民党的广大党员,把一个国民党搞得四分五裂,并且虽然一再碰壁,却还梦想着把一个中国也搞得四分五裂。他给台湾和台湾的国民党人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一池浑水。为了澄清这池浑水,中国人不得不花上一些气力。 台湾问题本不应复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历史、是现实,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识,是世界公认的法理。所有同中国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的贸易政策、汇率政策问题上,中国应该从自己的长远利益出发,而不应因为外国的反对或不反对而改变。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符合中国的经济利益,而在"十二五"规划不再强调经济增长率的情况下,中国已具备了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步伐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政策转变经济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恩印 《理论导刊》2003,(12):46-47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抗战前国民党对日政策转变的原因,尤其是政治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忽略了对经济原因的研究和分析。纵观抗战前这段历史,“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对日侵略一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华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由妥协退让逐步转向抗日,这一转变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原因是促成国民党政策转变的最基本的动因。一、日本的侵略扩张严重损害了国民党统治集团的经济利益日本帝国主义从1935年开始,在对中国进行军事、政治侵略的同时更加紧了经济侵略。在工业方面,自…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联合一切力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发展对内、对外统一战线的政策,对外国教会组织、外国传教士也明确采取了团结和争取其为中国抗战服务的政策。许多有机会接触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丧失台湾政权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政权的更替,都有其复杂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尤其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国民党,在台湾执政长达半个世纪,此次政权旁落更令世人瞩目。 1949年12月,国民党的党政机构由大陆迁往台湾,从此,国民党开始了对台湾长达51年的统治。 国民党在败退台湾后,从50年代初开始对国民党进行改造,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其立足与发展的政策,在政治、经济上进行了改革。这样,一个在大陆遭到惨败的国民党政权,在美国的经济与军事援助下,在台湾逐渐发展起来,执掌政权长达半个世纪。然而,这次国民党在台湾“大选”中败北,结束其执政党地位…  相似文献   

13.
1994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商税制改革,改革后的税收体系中共有24个税种。现行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其它外国组织和外籍人适用的税种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等14个税种。本着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目的,涉外税收法律在维护国家权益的前提下,以税负从轻、‘优惠从宽、手续从简为原则,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涉外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了出来。我国涉外税收的优…  相似文献   

14.
娄杰 《党政论坛》2008,(2):12-13
岛内“文化台独”,的历史演变 “文化台独”是伴随“台独”势力而出现的。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外交”败局和经济萎缩困挠国民党当局,蒋介石去世使国民党权力核心出现交替。为应付变局,蒋经国改变国民党原有封闭形态,推行“本土化”政策,启用大批台籍人士到权力机构,广纳台籍群体为国民党社会基础,使党内出现新的省籍矛盾,反对一党专制的党外运动也借机兴起。1987年7月,国民党当局解除“报禁”,隐蔽的“台独”分子开始办杂志。黄信介等在《美丽岛》杂志中矛头直指国民党当局,提出“反中国”的“台湾意识”,成为笼络“台独”分子的据点。  相似文献   

15.
王晓蕊 《学理论》2012,(11):177-180
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抵抗外来侵略为主要任务的特殊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政策的一部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认真贯彻执行了这一政策。可以说,为打破私人借贷停滞局面、活跃乡村借贷关系、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中共做出了一系列努力:由禁止高利贷、规定低利息额到取消利率限制、民间自由商定;由新旧债务一起处理到分时期分等级处理;由不限清债回赎币制到规范回赎币制折合规定等。针对减息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逐步调整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两国论”一抛出,立即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国际社会也普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李登辉并未有所收敛。8月10日,他在谈到“两国论”引起国际社会哗然时,竟称“愈闹愈大,愈闹愈好”。在8月28日至29日国民党第15全会第2次会议上,李登辉执意将“两国论”写入国民党的文件,作为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指导方针。看来,李登辉是铁了心要否定…  相似文献   

17.
整合边疆政治,使边疆与内地在近代化背景下进一步融合,是南京国民政府实现民族国家构建所面临的挑战之一。南京国民政府分别将甘肃分设宁夏、青海,内蒙地区分设察哈尔、热河、绥远三省,西康亦设省,是民国时期边疆行政区域的重要变革。南京国民政府这一行政区域新规划的实践,与社会舆论切合,客观上消解了边疆地方实力派的压力,起到了制衡与牵制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社会控制,提高边疆各省区的行政效率,并通过空间管理的重新布局抵御外国势力的干涉,是国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的体现。但由于国民政府对边疆控制的有限性及谋划不周全,一些边疆地区新的行政区域规划,反而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8.
徐骏 《理论视野》2014,(3):60-63
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的南京国民政府,于1932年建构了符合现代财政理念的预算制度,由立法院承担预算审议之职权。但是,在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施政模式下,以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为底蕴和动力的预算制度难以获得生长的空间,逐渐被虚置,最终不可避免地陷入崩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新引擎在哪里?2010年中国经济政策和工作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槌定音”,以放开中小城市与城镇户籍为突破口的“城市化”被提到重要位置。但是,城镇化想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新引擎,仅有户籍制度的改革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土地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此次选举过后首先反映出的便是民进党的政策走向已被证实,不符合现实利益,台湾老百姓对陈水扁失去信心,愿意给国民党一次重新上台的机会。但是,国民党和马英九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台湾的政治生态,也不一定能解决台海的僵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