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星光璀璨的红毯秀、面向公众的八大单元展映、云集中外电影人的高峰论坛……刚刚过去的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短短一周内接连奉上了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光影辉映下的华丽亮相,也让人们看到了海南岛在文化领域的"大有可为"。"透过电影与世界对话"——三十而立、愈加开放  相似文献   

2.
正12月9日,对椰岛海南而言,是一个不眠之夜。伴随着习习海风与阵阵涛声,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国际影展在三亚大东海广场沙滩拉开帷幕。难忘这一夜,光影交错之中,世界开始倾听海南故事:一部部主创为海南籍电  相似文献   

3.
正中央12号文件明确提出,为大力推进旅游消费国际化,支持海南举办国际电影节。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氛围中,海南向外界展示改革开放新姿态的诉求尤为强烈,形成了跨国电影合作的基本语境。在这种情况下,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应运而生——自由贸易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电影节是一场极富魅力、极具感染力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是以电影为纽带拥抱世界的一场盛会。12月11日晚,包括尼古拉斯·凯奇、迪玛希·库达依别列根、Maggie Q等一批重量级国际知名影星齐聚美丽三亚,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造势,将观影氛围推向高潮。勇立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潮头的海南,顺势推出  相似文献   

5.
正海南,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12月9日至16日,首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三亚举行,众多国内外知名电影人与全球影业资源汇聚在此,共襄盛举。省委书记刘赐贵、省长沈晓明分别出席电影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  相似文献   

6.
<正>电影是全世界人民都喜爱的形象化、普及化的艺术,以其独特的镜头魅力书写美好生活、礼赞伟大时代。推动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自贸港是党中央赋予海南的伟大使命,在这重大战略的整体布局中,不仅有对经济贸易的安排部署,还有文化的参与和支撑,举办海南岛国际电影节便是其一熠熠星光。  相似文献   

7.
詹贤武 《新东方》2010,(1):18-20
之所以定位为“国际旅游岛”,就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海南岛。这种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不仅表现在海南岛美丽的自然景观中,同时还表现在海南本土文化独特的魅力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紧密相连的,缺一不可,若断然割裂其中的联系,海南岛将不再是人们所向往的海南岛了。建设国际旅游岛,发展海南旅游产业,必须把海南本土文化元素放大,极力张扬海南文化精神,使国际旅游岛在世界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5,(13)
<正>中外电影人聚黄浦江畔6月21日晚,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闭幕,金爵奖各归其主。这一刻,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这个立足"亚洲、华语、新人"的国际A类电影节舞台。打开新视野、蓄积新动能、挖掘新力量,为期9天的电影节,吸引中外电影人相聚黄浦江畔,找寻通往世界电影未来的"密码"。  相似文献   

9.
电影节     
《台声》2015,(12)
<正>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举办。1994年,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承认,每年6月上旬举行,是中国唯一的一个A类国际电影节,最高奖名称为"金爵奖",下设8个奖项,都由来自各国的国际评委评审产生。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分为4个主要部分,包括竞赛部分金爵奖、国际电影展览放映、国际电影交易市场及金爵国际电影论坛暨亚洲新人奖评选。每年  相似文献   

10.
刘信言 《传承》2011,(20):60-61
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更是各个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影是最有效的传播文化方式,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声画世界是电影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一些优秀电影入手理解和阐述电影国际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探讨中国电影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海南岛欢乐节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标志性旅游节庆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五届,是海南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名片,它既是全民同乐的盛大节日,也是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更是海南旅游营销的重要平台。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2015年(第十六届)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以海口为主会场、定安为分会场,并在全省范围内举办多项具有当地特色的配套活动,营造全省共欢乐的节日氛围,打造海岛的欢乐海洋。定安县位于海南岛东北部内陆,毗邻省会海口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灿烂的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  相似文献   

12.
<正> 二月的柏林、五月的戛纳、八月的威尼斯、十一月的东京……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却有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展示电影的魅力。琳琅满目的影片、衣着光鲜的明星、此起彼伏的叫声、意想不到的惊奇屡见不鲜。在电影节期间,你可以将它当作上帝来朝拜,接受艺术的熏陶,也可以把它只当成是一次轻松惬意的旅行,享受电影给你带来的无尽喜悦,总之你不用担心文化的冲突而造成的距离,语言的边界也会尽相消失在人类共同的交流方式——影像中。电影节由来已久,至今全世界的国际电影节已有300多个,在欧洲尤为繁荣。国际电影节的诞生彰显了欧洲艺术电影传统文化的约定与选择,它为欧洲艺  相似文献   

13.
<正>省第七次党代会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动员令。海南一中院作为海南岛上成立最早的人民法院,近70年来见证着海南发展的历史,为海南的法治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贯彻落实好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六个坚定不移",以新的作风、新的面貌、新的举措为实现"三大愿景"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是摆在海南一中院  相似文献   

14.
    
<正>快马加鞭未下鞍,直教琼岛换新颜!美好新海南,新在观念、动能、作为。"国际旅游岛+""互联网+"吹响创新、创业的集结号,"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产业转型的风向标……新观念不断推动海南探索新路径。"多规合一"点亮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农垦改革打开束缚发展的藩篱……新动能不断成就海南书写新  相似文献   

15.
<正>海南即将迎来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如何做好对外传播,讲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故事,提升国际知名度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面向未来,海南要创新利用各种媒体传播方式,增加在国际媒体的"曝光率",以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向世界展示海南好风景、发出海南好声音。  相似文献   

16.
吴瑛 《人民论坛》2021,(7):96-9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也要吸收借鉴世界文化强国的发展经验,如美国从行政、经济、法律等多层面扶持文化产业,构建严密的版权保护网络;英国实行"一臂之距"的文化管理理念,形成成熟的大文化管理机制;日本从推行"文化立国"到实行"酷日本战略",创造性地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对于这些国际经验,要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对内促进文化繁荣,对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王秋虹 《今日海南》2012,(10):30-31
约一万年前,一群骆越人跨海而来。从此,海南岛上有了奔放延续的生命,缔造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生动证明。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发展海南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丰富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民族团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组稿件旨在探讨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创新之路,为其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黎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海南岛最早的居民,他们和后来迁居海南的苗族在海南岛中南部山区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和睦共处,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海南民族文化。尤其是黎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诸如纺织、服饰、独木、文身等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黎族苗族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正在逐渐减少,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如今不管是在城里,还是在乡寨,都很难听到高亢优美的山歌调子,难以看到亮丽多彩的民族传统服饰,有悠久历史的制陶和蜡染艺术也逐渐消亡。因此,要发展海南民族地区经济, 就必须要抢救、保护、传扬和发展优秀的民族文化,使民族地区更具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19.
<正>新思想引领新实践,新时代呼唤新作为。2018年以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凝聚共识、汇聚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新理论武装,在全省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宣讲"活动,逐渐搭建起从省级到市县、从乡镇到乡村、社区的"四级宣讲网络";创新宣传形式,在国内率先推出"海南网上新闻发布厅",线上线下联动,开启向世界介绍海南的新  相似文献   

20.
为了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保持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目前海南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尽快研究策划并及时推出新的具有全局性、标志性以及具有决定性影响和广泛号召力的重大工程项目,用新的重大项目夯实海南发展新基石、构建发展新框架、造就发展新态势、拓展发展空间。从深化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的实际考虑,笔者认为,应当尽快规划建设环海南岛黄金海岸旅游长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