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读周文彰的诗,仿佛回到海南,看到这片土地上的波澜壮阔和历史兴衰,初步了解了海南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历史;再细细品读,甚觉其诗在构词、立意、意境等诸多方面都深有造诣,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品格、修养、情怀,可以见贤思齐,取法乎上。一是构词巧妙。字词在诗这种文学体裁中的作用无需赘言,而炼字构句的功夫在周文彰的诗中可见一斑。"忠介浩然刚气涌,火山静  相似文献   

2.
<正>打开《感恩第二故乡》,书的后记写着他要感谢的同志和朋友,我的名字也在其中。但与其说是我帮他把关,不如说我是他诗词创作的第一读者,他给了我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这机会缘于2007年,省委宣传部、省书协联合为我举办了一个"黄荣生书法展",书写内容大都是我自己创作的诗词和楹联作品,主题为"我  相似文献   

3.
<正>在《周文彰讲稿》一书中,周文彰教授曾谈到,讲话发言水平第一靠感情——对所讲内容的感情、对听众的感情、对讲话本身的感情;感情就是爱,就是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等。我对此深以为然。新近出版的周文彰教授的诗集《诗韵校园——国家行政学院校园诗》,就是一本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美丽的三亚与我省文化艺术界人士座谈时,两次紧握着省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韩少功的手,感激海南文化艺术界深入农村、讴歌农民,创作反映“三农”的精神食粮,活跃农村文化生活。韩少功每半年都身在农村,探访农门,创作了《山歌天上来》、《白麂子》等许多反映普通农民的小说佳作,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日前,韩少功策划并撰写总序的“海岸丛书”11部海南作家小说集正式出版,推出《稻香》等一批表现“三农”题材的好作品,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2006年春来早。我省广大文艺家…  相似文献   

5.
<正>在《让业余更有意义》一文中,周文彰教授指出:"人的差异在业余。"这句话虽简短却意义深刻。业余时间如果充分用好,长此以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就。周文彰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学习态度,将业余时间用得充分,用到极致,刻苦研习书法和格律诗,使书法界和诗词界多了一位有特色的追求者。诗中有画,风光旖旎。周文彰  相似文献   

6.
正海南文艺界的关键是人才。海南人才队伍偏小,有些专业的"断档"现象相当紧迫。人才工程是需要一针一线一砖一瓦来做的,短期内不一定见效,不一定能拿牌得奖,但决定了整个文艺事业的潜能、后劲、大势和核心竞争力。著名作家韩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1988年移居海南,曾担任海南省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主席。自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月兰》《西望茅草地》至今,韩少功陆续创作了《爸爸爸》《女女女》《归去来》《暗示》等作品,翻译并出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昆德拉著)、《惶然录》(佩索阿著)等,产生  相似文献   

7.
<正>在全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罗保铭指出:"海南抓文艺创作不能拼数量,而要比质量、尤其要比特色,要紧扣中国梦大主题,讲好海南故事……"罗书记这段话言简意赅。"讲好海南故事"六个字,是对我省文艺未来发展的厚望。讲好海南故事,首先要把握海南文化的魂。长期以来,我省的文艺工作者以此为出发点,创作出了如《红叶题诗》《搜  相似文献   

8.
文苑拾萃     
作为海南乡土文化节活动之一的《海南名家书画作品展》,是我省书画家在近年潜心创作,精雕细刻出来的佳作。作品流派纷呈,创作新颖,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充分展现了海南这块热土的风俗人情、风物、风貌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刊选登了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9.
刘胄人 《小康》2006,(8):86-87
罗渊,字清源,1961年生于粤北翁江畔。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修学于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现为职业画家。主要作品有:1993年应邀为国务院港澳办贵宾厅创作的《天地之诞图》、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美展上展出的《生命礼赞》、在第二届少数民族全国美展上展出的《凝聚》等等。主要出版有《罗渊诗书画集》、《翁山翰墨》、《山川风云—罗渊画集》等。罗渊的诗书画创作,由其特定的人生历程形成了独特的轨迹。罗渊并不是那种被大时代艺术潮流激情飞扬的氛围所激活了内心世界潜在能量的人。他属于艺术上或说对艺术的感受上比他人先走一…  相似文献   

10.
书法选登     
《今日海南》2006,(5):46-47
作为海南乡土文化节活动之一的《海南名家书画作品展》,是我省书画家在近年潜心创作,精雕细刻出来的佳作。作品流派纷呈,创作新颖,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充分展现了海南这块热土的风俗人情、风物、风貌等,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本刊选登了部分作品。  相似文献   

11.
政协海南省委主编的《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丛书》将典藏性与实用性、学术性与普及性集于一身,是近年来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巨大收获、一项精品工程. 近年来,对海南文化梳理较为出色的,一为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出版的《海南历史文化大系》,另一为2013年出版的《天涯文化丛书》.《海南历史文化大系》的编撰汇集了海南人文社科界精英,首次系统地梳理了海南历史文化,学术性很强;《天涯文化丛书》则偏重于通俗性,系统梳理三亚的过去和现在.  相似文献   

12.
高慧 《友声》2006,(4):30-31
柳丝绽绿,桃花吐芳,泉城济南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3月25日至28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山东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日本论古社在山东省博物馆举办了第三次安藤丰诗书展。安藤丰现任全日本书道联盟评议员、书道研究论古社代表。安藤18岁师承日本著名书法家渡边寒鸥研习书法,后投服部子风门下学习汉诗,是一位集诗词、书法、刻字等技艺于一身的艺术家。他多年来遍游中日两国的名山大川,将所见所感赋成汉诗,继而创作成书法作品,其艺术表现形式丰富,造诣深厚,在诗词书法界广受赞誉。此次,安藤先生精选了近年来创作的诗书、刻字作品86件,旨在…  相似文献   

13.
《今日海南》2006,(6):14-15
36年前,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的8万名知青跨越琼州海峡,奔赴海南垦区,和农垦老工人一道开发荒山野岭,铸就了数百万亩的绿色胶林。有的知青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6年后,割不断与农垦的情怀,让这些回城知青再次回到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海南,回到年轻时候工作、生活过的那片热土,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见证第二故乡的新发展。从5月15日开始,海南农垦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大型知青回访联谊活动,让来自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和港澳地区的近300名老知青旧地重访,其中不乏在政界、教育界、文学艺术界、企…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17,(22)
<正>与大批单人参赛的文化类节目相比,《诗书中华》另辟蹊径,将单枪匹马变为以家庭为单位的团结协作,既考验了家庭成员之间的默契,又充分诠释了"诗入寻常百姓家"的核心理念。诗词如山水般温婉,又如桃花飘落到你的发梢,如沐春风。当你远去,我的心也不会变凉,想起你,就如读到最惬意的情书那般舒畅。以古诗文为竞技基础的《诗书中华》正如涓涓细流,润泽人们的心田。  相似文献   

15.
2月的海南,日丽风和,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2月8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随行的中宣部副部长雒树刚,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啸风,省委副书记、省长卫留成,省委副书记罗保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等省领导的陪同下,就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如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我省进行了调研。调研期间,刘云山风尘仆仆,走村入户,先后到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三亚等市县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我省文明生态村建设情况。其间,还到省委宣传部、省图书馆、海南日报社、海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进…  相似文献   

16.
我是地地道道的海南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没有离开过这风光秀美的热岛,四十年来,都在椰风海韵的熏陶下生活工作,阳光、大海、沙滩、椰影,我太熟悉了。我常常追溯海南的过去,而更钟情《今日海南》。从《今日海南》创刊的那天起,我一直注视着它——从内部刊物至公开发行,翻阅每一期,都有新的感受,从封面到内容,乃至广告,看后颇感亲切。《今日海南》极具海南  相似文献   

17.
<正>1月6日下午,一架由海口美兰机场起飞的海南航空播音787-9客机成功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标志着《今日海南》杂志走进海航顺利完成首航。这是中共海南省委今日海南杂志社与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首次合作——在海航海口至北京往返航线的波音787、空客330等宽体客机上,以及海口美兰国际机  相似文献   

18.
刘丹丹 《今日海南》2009,(11):48-48
床头一本《周建宏油画风景作品集——海南当代书画名家作品系列丛书之一》,无数次的翻阅让它都起了“毛毛边”。或许我也是学油画的,总试图从里边汲取点知识营养,看出点专业门道。因而常为其作品细腻笔触所呈现出来的人文意蕴所启悟,在某方面甚至有走出“围城”的灵感冲动。  相似文献   

19.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再一次成为国内焦点,游人与投资商蜂拥而至,期望了解这片热土。2010年4月,李少君《风情海南——海南国际旅游岛深度文化游》付梓,恰逢其时。  相似文献   

20.
图说     
《今日海南》2009,(4):6-7
图1:印象海南 3月18日,《印象&#183;海南岛》在海口西海岸海胆剧场开演。节目由“我在大海边”、“我不想接电话”、“向海南文明致敬”三大主题组成。《印象&#183;海南岛》是继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后,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创作出的首个印象系列作品,也是继《印象&#183;刘三姐》、《印象&#183;丽江》雪山篇和《印象&#183;西湖》之后的第四个印象系列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