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赵梅 《当代世界》2018,(9):28-31
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对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移民政策进行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优先选择能够在美国获得成功并经济自立的移民,确保移民认同美国价值。对于恐怖主义势力猖獗、难以进行背景调查的地区,暂停移民。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移民政策改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它造成美国社会分裂,也伤及美国企业和技术创新。尽管一再受挫,但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移民,收紧移民政策,仍将是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美国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改革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朗普政府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对实行了近半个世纪的美国移民政策进行改革,其核心理念是,优先选择能够在美国获得成功并经济自立的移民,确保移民认同美国价值。对于恐怖主义势力猖獗、难以进行背景调查的地区,暂停移民。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移民政策改革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它造成美国社会分裂,也伤及美国企业和技术创新。尽管一再受挫,但加大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移民,收紧移民政策,仍将是特朗普政府移民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反智的美国     
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表明,反智主义在美国仍然十分强盛。希拉里·克林顿小心谨慎,注重分析,特朗普更凭感觉,讲话缺乏根据,经常自相矛盾,但结果是反智的特朗普获胜。美国白人工人阶级在共和党初选中支持特朗普是其当选总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他们在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相对地位全面下降,对美国现行体制和精英失去信任,希望特朗普这样的外人冲击体制。但支持特朗普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他上台后推行的政策更有可能加剧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他缺乏理智的执政风格给政府决策和政策带来极大随意性和混乱,他为保留部分白人支持而对种族主义的暧昧立场更是历史的倒退。特朗普主义会将成为反智的象征载入美国政治历史。  相似文献   

4.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及其动向事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将对中美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有别于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不在其施政的优先位置;台海政策从属于美国的对外战略、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但突出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台海政策整体上服务于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同时服务并服从于"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目标;这些构成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主要特征。基于此,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主轴仍是"分而不独、和而不统";不会"弃台",不会放弃"一个中国政策",但也不会严格按照"一个中国政策"行事,更不会支持中国统一;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障碍。影响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走向的因素既包括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和官僚体系对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认知,也包括中美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对美活动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但在不同阶段其敏感程度有异,这取决于中国大陆对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调整的反应与反制程度,以及特朗普政府是否明确中方底线。  相似文献   

5.
特朗普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表现出明显的孤立主义倾向,强调"美国第一"、提出振兴国内产业、加强移民管控、退出国际条约、向盟友索要"保护费"、拒绝大国合作以及不愿承担国际义务等。与以往相比,特朗普政府回归孤立主义是在美国仍握有全球霸权但国力衰退、新兴国家崛起等背景下发生的,其表现形式又与美国以往的孤立主义传统有诸多不同。特朗普政府回归孤立主义所采取的举措不仅撕裂了美国社会,而且对经济全球化、现有国际秩序、国际合作以及中美关系造成严重冲击,产生重大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在移民、贸易政策上的调整思路呈现出明显的趋紧态势,而特殊的地缘关系以及拉美经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使得拉美成为受"特朗普新政"冲击最明显的地区。为应对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不利影响,拉美主要大国在聚焦本地区内部市场的同时,也开始探索加快跨区域合作的节奏,尽可能地对冲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其对拉美经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6年总统大选标志着美国与全球化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重新界定美国与全球化关系的时期。特朗普反对自由贸易协定,支持收缩移民政策,反对所谓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其成功当选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全球化冲击下,美国中产阶级出现"空心化"现象。一方面,中产阶级中下层特别是蓝领工人的工作岗位不保,经济利益受损;另一方面,社会财富分配严重不公,社会流动性减弱,"美国梦"的实现难度陡增。第二,"美国身份认同"危机因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化及文化多元化发展而爆发,令部分白人产生严重的不适与不安。第三,政治极化使两党难以在国会内达成妥协,联邦政府工作效率低下,民众对政治精英和主要政党的信任度降到历史低点。美国政治体系"失效",令民粹主义抬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短期内将推行逆全球化的经济政策;继续将外部因素作为"替罪羊",以回应国内民众的诉求;外交政策会出现回摆,但美国不会退出全球化。外界不应高估美国的逆全球化立场和影响,但应做好准备应对一个倾向"孤立"的美国。  相似文献   

8.
非法移民是当下美国政治的核心议题。它争论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特朗普与民主党不同的政策主张?不同族群因何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他们相互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冲突和政治博弈?研究认为,美国非法移民议题的实质是"主权为谁服务"的政治问题。在此框架下,本文实证分析了白人、亚裔、拉美裔在非法移民议题上持不同态度和诉求的深层原因:中南部白人因为安全和福利而反对非法移民,东西海岸白人因为价值观以及利益未受影响而支持非法移民;亚裔不满于选择性移民执法以及担心政治影响削弱而反对非法移民;拉美裔持矛盾态度则是因为非法移民入籍有助于增强拉美裔政治影响力,但也会在就业市场上给他们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9.
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是当前美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现象,对于美国族群关系发展和特朗普政府的内外政策走向有着深远影响。当前美国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回潮的根源在于以白人为中心的美国族群分层体系正受到少数族裔的有力挑战,而结构性种族歧视和偏见的根深蒂固则使右翼白人保守主义团体和极端种族主义者极力维护当前的族群分层体系以使其不发生质的改变。从长远看,美国白人和少数族裔之间的"支配—从属"关系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会削弱种族主义和排外主义出现周期性回潮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福音派的大规模崛起和政治参与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景观,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曾经风光一时的基督教自由派或主流派,成为美国宗教界的主导力量。本文归纳了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福音化"的基本趋势,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华宗教战略的主要特点,并且指出了推动特朗普政府对华宗教战略的三大宗教势力:主要由保守福音派领袖组成的"宫廷福音派",作为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政治基础的白人福音派,以及美国跨宗教、跨党派的宗教人权建制或宗教领域的"深暗势力"。三种宗教势力的政治诉求虽有较大差异,但盘根错节、配合运作,不仅策动了美国当前对华"宗教冷战式动员",而且在美国对外关系领域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选举联盟是指一个政党的选民集合,其选民基础和意识形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不变。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和2018年美国中期选举表明,美国共和党逐步从"里根联盟"向"特朗普联盟"转变,其选民基础和意识形态都发生了明显重组。这实际上是保守选民应对美国社会变迁的自然反应,也是特朗普采用"加倍下注"策略深入动员保守白人和吸引白人蓝领的结果。但"特朗普联盟"内部存在矛盾和缺陷,根本原因在于保守白人选民的比例在下降,而特朗普又很难将选举联盟扩展到该群体之外。"特朗普联盟"或许能帮助共和党再次赢得大选,但难以构成一种稳定持久的多数联盟。  相似文献   

12.
"西裔特朗普选民"形成于2016年美国大选,大选之后规模稳步扩展。"西裔特朗普选民"由核心与外围两部分组成,核心部分的党派取向比较稳定,外围部分的党派取向则呈现高度不确定性。从选民的意识形态看,"西裔特朗普选民"的核心主要由保守派选民构成,外围主要由中间派选民构成。"西裔特朗普选民"折射出西裔与特朗普之间形成了一个选举悖论,越来越多的西裔支持"反西裔"的特朗普。从西裔与特朗普之间的政治互动看,两者之间的选举悖论之所以形成,是经济因素、移民改革、社会价值观和外交政策四方面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西裔特朗普选民"已成为特朗普选民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特朗普撬动选举政治格局的杠杆,对美国2020年大选有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西裔特朗普选民"有力扩展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使特朗普的竞选动员更加理性。"西裔特朗普选民"的强劲发展势头对民主党带来严峻挑战,并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特朗普争取连任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3.
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国内气候政策出现了大幅倒退。在联邦层面,特朗普坚持"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持质疑态度,在相关人事安排和政策落实方面呈现明显的"去气候化"特征。在地方层面,各州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难以形成合力。部分地方政府虽然希望做出积极应对,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成效有限,难以对全球气候治理产生积极影响。鉴于美国是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其失衡、低效的国内气候政策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不仅对美国自身,而且对其参与的双多边气候合作以及全球气候治理都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17年上台执政的特朗普政府加强了对古巴金融交易、旅行、侨汇等方面的限制,并以古巴支持委内瑞拉左翼政府为由激活"赫尔姆斯-伯顿法"第三章,允许美国公民和法人向法院就1959年古巴革命后征收的财产提起诉讼,对古巴改善投资环境构成挑战。另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又没有完全逆转奥巴马时期的政策,在移民、反毒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与古巴继续接触与合作。影响美古关系的根本原因是,在推进古巴民主和人权、改变其社会主义制度的总体目标不变的情况下,美国国内存在"以压促变"和"以接触促变"两种不同策略的争论,当然还有古巴裔美国人民意的变化、选举承诺以及特朗普的个性等因素。特朗普任内对古巴的高压政策不会改变,尤其随着2020年大选临近更是如此。古巴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推动"模式更新",只有更新改革获得成功,古巴才能走上一条符合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的政策,主要是恢复美国与中东盟友的关系,重申美国的领导地位,带领和帮助中东盟友维护经济安全、打击恐怖主义,反对支持或宽容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的国家。在此基础上,特朗普政府与相关国家建立了一个以美国为中心、基于关系认同的关系网络。特朗普政府与关系网络内的盟友开展合作并根据关系认同程度而给予相应的支持;将处于关系网络外的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破坏地区稳定"以及危害美国和以色列安全的敌对国家,组织关系网络内的盟国对其围堵和打击。特朗普政府在中东地区构建的关系网络,加速了中东地区的新区块化,决定了中东政治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国国内贸易政治的菱形博弈分析框架,美国贸易政策是总统、议会、利益集团和公众四方互动的结果。总结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理念并分析其所面临的来自公众、议会和利益集团的约束,可以发现主张保护贸易的全球化受害者们是特朗普的民意基本盘,因此特朗普政府绝不会轻易放弃重要的贸易保护主张;而共和党人同时控制参众两院的现状以及支持贸易自由化的利益集团不断壮大的趋势,决定了特朗普政府不至于陷入贸易保护主义的泥潭。展望未来,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将以结果为导向,凡是能促进"公平贸易"从而改善工人就业的手段都可能被采用。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列为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号目标,正在并将继续以打击中国的"不公平贸易"为名,依据国内贸易法规或者采用"议题联动"的方式,试图在一定期限内实现具体目标。中国应在洞悉美国国内贸易政治的基础上,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积极维护全球自由贸易。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深层国家"即美国国家安全权势集团,其核心是情报部门、国防部和国务院等政府机构,也涉及情报和国防承包商、华尔街、硅谷等外围集团。美国"深层国家"起源于冷战初期,在国家安全政策方面具有较一致的观念和利益,很大程度上不受民选领导人的影响和监管。特朗普就职以来已与它产生不少矛盾,施政受到严重制约。考察特朗普政府的未来发展,需认真评估两者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特朗普"通俄门"的调查。  相似文献   

18.
周琪 《当代世界》2021,(2):4-11
特朗普执政4年采取的一系列对华政策对中美关系造成了严重破坏.虽然特朗普竞选连任失败,但其留下的"政治遗产"对拜登政府及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仍具有深层次的影响.当前,中国已被美国战略界和外交界视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对手.但囿于美国国内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以及受到拜登基本政策理念的影响,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肯定会做出一定的调整,重点是更多与盟友联手来应对中国的挑战.同时,拜登政府也会寻求在一些全球性问题上与中国合作.  相似文献   

19.
谢韬 《当代世界》2018,(8):47-50
特朗普的竞选和执政风格充分体现了美国政治传统中的右翼(激进)保守主义,而中下层白人又是右翼保守主义最重要的群众基础。1970年开始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和后物质主义为右翼保守主义在21世纪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朗普最多执政八年,但是他所代表的右翼保守主义将在后特朗普时代继续对美国政治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周琪 《当代世界》2018,(5):21-24
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以对美国人更自由更公平的方式扩大贸易"。它申明世贸组织对美国不具有直接约束力;要求其他国家向美国商品和服务开放市场;坚决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重新谈判自由贸易协定。它以"国家安全"为由,连续发起贸易"337""232"和"301"调查,对相关国家实行单方面制裁,威胁同中国打贸易战。特朗普政府在中美贸易问题上采取的强硬措施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政策,而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变化的一个侧面,即把中国确定为美国最大的"战略竞争者",为此要竭尽所能阻止中国高科技快速发展可能带来的美国在与中国竞争时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