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事代理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律关系,但在现实生活甚至审判实务中两者经常被混淆,本文在简要归纳代理关系与劳动关系被混淆的原因后,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争议案件几个疑难问题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法律关系与雇佣法律关系在主体、客体、内容、国家干预程度等方面存在区别 ,不应当相互混淆。劳动争议仲裁程序不宜作为劳动争议诉讼的前置程序而应实行一裁终局。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时效过短 ,应当实行诉讼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3.
《法庭内外》2010,(7):55-55
一是将档案存放关系与劳动关系混淆。有人误以为档案放在何处就是和哪个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有的劳动者因此在离开单位十几年后诉到法院,要求确认与档案所在的单位存在劳动关系。而法院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以实际提供劳动为前提,如仅是档案存放在某单位,但实际双方并不存在提供劳动、支付劳动报酬、服从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等劳动关系认定的要素,并不会认为双方还存在劳动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相似文献   

4.
船员外派人身伤亡案件中船员服务机构地位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员外派是指船员被选派到境外,且通常在外籍船舶上提供劳动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把船员服务机构定义为从事代理船员办理申请培训、考试、申领证书等有关手续,代理船员用人单位管理船员事务,提供船舶配员等船员服务业务的机构。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服务管理规定》以及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在船员外派中船员服务机构的身份和法律地位进行分析,厘清船员、船员服务机构和境外船东三者关系,从而确定船员服务机构在此类案件中应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职务行为和代理是主体通常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但两者的法律关系容易混淆,常忽视两者的区别及其不同的法律后果。本文通过一个案例的分析,以求明晰。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虽只一字之差,但内容上和本质上却不尽相同,导致生活中极易产生混淆。为了正确区分两种关系,本文提出了可供判断的六种区别要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建立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并经常交织在一起,实践中两者容易混淆,很难正确区分。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者在主体地位、表现形式、受国家干预程度、享受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认清二者的本质特征,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论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德敏 《河北法学》2005,23(7):140-14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法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市场更加活跃,用人形式也更为灵活,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既可以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建立劳务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都表现为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并经常交织在一起,实践中两者容易混淆,很难正确区分。但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务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之间就劳务事项进行等价交换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二者在主体地位、表现形式、受国家干预程度、享受待遇等方面都具有本质的区别,只有认清二者的本质特征,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现阶段劳动关系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新情况、新特点,有关的劳动争议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我国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现有的一些法律规定又散见于各种法律、法规之中,且各地还存在一些调整这类争议的地方性法规。总之,劳动争议案件处理的法律法规零散、断续,缺乏统一性。这就给争议双方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纠纷带来了诸多不便,尤其不利于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作为律师,在代理当事人处理这类争议时,就必须在各个不同的代理阶段,正当、合法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现…  相似文献   

10.
雇佣、承揽、劳动、劳务的相互关系,我国的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有不少争议,特别是这些关系致人身损害的赔偿案件,司法实务操作不一,导致部分案件缠访、缠诉,亟待澄清认识。在此,笔者另采一思考角度,以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相关条文为思考主线,追本溯源,探究立法者或最高人民法院所欲对相关问题的定性或定性的方向,从以下六个方面辨析其相互关系,以期能对审判实践有所裨益。思考之一——《解释》所指雇佣关系应为狭义的雇佣关系。区别于劳动关系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劳动关系是在雇佣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广义的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关系,极为相近,也易混淆。在《解释》出台前,如果说对雇佣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分,主要还  相似文献   

11.
牛李炜 《法制与社会》2011,(12):266-267
律师代理在民事诉讼中已经被广大公众所熟知,作为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律师以其专业的法律知识为当事人提供帮助,辅助其进行诉讼过程,促进其诉讼权利的实现。律师代理的地位和作用与民事诉讼的进行,尤其是民事诉讼模式有重要的关系。本文试从律师在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角色,律师代理与民事诉讼模式、法官的释明权的关系分析律师代理的作用,并进一步对强制律师代理制度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巍是北京君方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也是著名的法律援助律师,善于代理各类案件,包括劳动纠纷案件、劳动派遣案件。2009年4月10日,记者就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工)应该如何自我维权对她作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13.
论反向剽窃     
反向剽窃是一种作者主动地、自愿地让他人剽窃自己作品的情形,作者本身就是剽窃者.基于劳动说、人格说、激励说等理论,反向剽窃行为并没有侵犯作者的权益.但反向剽窃行为破坏了作品的署名规则,混淆了作品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损害了文化发展利益,也可能侵害被署名者的私益.与其他剽窃行为一样,应受到法律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调查起因:湖北一老人还活着却收到死亡通知调查发现:该老人档案被转移至当地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服务中心死亡人档案调查结论:应该有单位为被死亡事件承担责任湖北省鄂州市被死亡老人曹祥云近日收到黄冈市黄州  相似文献   

15.
《北方法学》2019,(5):150-160
我国刑事司法程序对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间的关系缺乏明确规定,导致了未成年人如何行使自主性辩护权存疑,具体涉及被代理的未成年人范围、法定代理人代理权限、意见分歧的解决等方面。关于诉讼行为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直接代理、间接代理等相关理论的交叉与冲突是问题的根源。未成年被追诉人具有相对刑事诉讼行为能力,其自主性辩护权不可以被代理行使。立法应当以诉讼监护制度替代法定代理制度,监护人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应当全程参与,与未成年被追诉人各自独立地行使辩护权,分歧意见的解决以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  相似文献   

16.
《法学杂志》2012,33(6)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如果构成了从属劳动,当属劳动关系。是否构成从属劳动,可以参照独立性与依赖性、替代性与辅助性、有偿性与无偿性标准予以判断。大学生实习劳动关系难以被标准劳动关系所包容,应在劳动立法中对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7.
钱叶芳 《法学》2022,(2):149-161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劳动法领域形成的关于"事实劳动关系是欠缺书面形式的劳动关系"之通说给劳动者权益保护带来了普遍和深远的损害,其理论依据被认为是德国学者豪普特教授提出的事实契约理论。实际上,根据事实契约理论,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有效之劳动契约而提供从属劳动所形成的劳动关系。该理论虽遭激烈批评,但在有关身份的领域不可被传统契约理论所替代。在合意因欠缺生效要件而被认定无效之场合,事实契约理论为这类"被否定"的用工行为提供了"被承认"的新的理论框架和立法技术。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无效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一方以民法式保护为原则,以劳动法式保护为例外,存在保护不足、保护过度及违背传统契约法形式理性等问题,需作进一步的反思与调整。  相似文献   

18.
李培智 《法学杂志》2012,(6):122-125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如果构成了从属劳动,当属劳动关系。是否构成从属劳动,可以参照独立性与依赖性、替代性与辅助性、有偿性与无偿性标准予以判断。大学生实习劳动关系难以被标准劳动关系所包容,应在劳动立法中对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作出专门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一、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客户与经纪公司的委托代理合同与民法上的委托代理关系民法上的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接受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以及代理合同中委托的事项进行活动,其结果由被代理人承担.它分为全权代理和部分权项代理,代理人一旦取得代理权,可在允许范围内独立进行活动,只要不超出代理权限,其代理活动所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而期货中的委托代理合同是经纪公司接受委托后,以自己的名义参与交易,因为期货交易实行的是会员交易,只有具有交易所会员资格的经纪公司才能人市交易,而入市交易的会员均以自己名义进行交易而不是以被代理的客户名义进  相似文献   

20.
蓝斐 《法治研究》2006,(2):75-75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在处理船员人身损害赔偿过程中经常存在的法律关系有:1.居间合同关系;2.雇佣关系;3.劳动合同关系;4.侵权法律关系。其中雇佣关系和劳动关系比较容易混淆,而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工伤赔偿适用《劳动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确立的赔偿原则和赔偿标准。而雇佣关系适用《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两种赔偿标准计算依据和赔偿数额往往差别较大。因此如何准确确认法律关系事关船员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