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水军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受雇于人,通过专为他人发帖、回帖、删帖等方式制造话题,炒作民意的伪网民。因成员众多、组织严密、目的明确、危害严重而被人称为网络黑社会组织的网络水军,在网上删除真实信息,散布虚假信息,制造虚假民意。根据是否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利益总量,或者最大程度的满足公共利益的道德评价终极标准,网络水军灌水是一种不道德、不应该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的犯罪频发,特别是针对民航航班的虚假"炸弹"威胁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不是传统的犯罪类型,因此,司法机关没有做出任何司法解释。诠释和厘清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中的若干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司法实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详述打击虚假信息诈骗工作中应用的技术,并将其整合于反虚假信息诈骗平台。总结了平台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实现路径、网络拓扑结构及功能实现。目前该平台已在福建厦门得到成功应用,为有效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虚假恐怖信息需要同时具备内容的恐怖性、严重侵害人身权利的危险性和威胁对象的多数性、不特定性特征。欠缺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的故意的,编造的信息不符合恐怖信息的特征的,不能以本罪论。编造不是指单一的捏造事实的行为,而是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或者捏造事实放任传播的。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关键区别在于前罪的行为方式不包含投放行为。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信系统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移动通信平台、互联网平台实施的虚假信息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财产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秩序。与传统的诈骗相比,虚假信息诈骗具有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和幕后化的特点,社会危害性巨大。分析虚假信息诈骗的现状及原因,探讨虚假信息诈骗的特征与规律,提出合理的防治策略,有助于推动对此类犯罪的预防、打击工作,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高检发研字〔201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经2013年5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现将李泽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卫学臣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袁才彦编造虚假恐怖信息案三个案例印发你们,供参考。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5月27日  相似文献   

7.
<正>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因犯罪成本低、非法获利高、案件侦破难度大等原因,呈现愈演愈烈的犯罪态势,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诚信度。遏制虚假信息诈骗犯罪,除了加大打击力度,加强与电信、金融行业的协作管控外,基层公安机关还应该在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利用了解案件详情、贴近群众的优势,优化现有宣传方式,提升宣传效果,增强广大民众抵制虚假信息、不上当、不受骗的意识。一、目前防范虚假信息诈骗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春节期间,一则暴力斗殴的警情视频在微信朋友圈中疯传。经三亚市公安局调查,视频是人为通过东拼西凑、移花接木、张冠李戴而制造出的虚假信息,意图达到夸大事实、混淆视听、误导大众的目的,涉嫌违法犯罪。这并非个案。近年,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泥沙俱下,真假难辨。2015年5月2日发生的"徐纯合事件",由于事发后近两周,庆安警方都没有公布事件完整信息,导致  相似文献   

9.
杨剑英 《求索》2012,(8):37-38,82
食品企业的虚假信号传递是我国食品市场信号失灵的重要原因。理论表明,增加食品安全信息供给、提供真实有效信息和加强信息规制是解决食品市场信号失灵的有效方法,本文从信号失灵理论和消费者行为理论出发,分析了一些食品企业通过高价格等初始虚假信号显示,以及运用营销沟通手段,开展持续的虚假信号传递,以影响消费者外部信息搜寻活动,进而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种种行为。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等层面提出了改善信息供给和信息规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危及飞行安全犯罪主要有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和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核心要素在于暴力行为是否危及飞行安全,该罪的性质为准抽象危险犯,该罪的司法认定应当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是公共危险犯且为抽象危险犯中的行为犯,我国刑法应当增设传递虚假信息危及飞行安全罪。  相似文献   

11.
陈楚钟 《理论月刊》2007,(11):94-96
从诉讼的成本收益看,共同诉讼、单独诉讼并不能切实维护遭受虚假陈述侵害的投资者的利益,更不能抑制上市公司的集体性虚假陈述。而集团诉讼能抑制证券市场上的集体性虚假陈述,使真实信息披露策略成为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时代,社会化媒体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依托下因其成本低、可及度高被人们广泛运用——尤其作为重要的信息来源。然而,从社交媒体平台上获取信息具有一定风险:虚假新闻的广泛传播。虚假新闻对于个人及社会均有极大负面影响,因此中外各国针对虚假新闻因地制宜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手段,具有相应的虚假新闻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13.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损害商品声誉、商业信誉罪、诬告陷害罪、诽谤罪等的相似之处在于行为人捏造或传播了虚假的信息。刑事实体法对主观要素规定的繁简决定了主观事实证明的难易,将诽谤罪等的构成要件简化为"明知是虚假事实而传播"将给司法证明带来极大困难,"明知是虚假事实而传播"的行为也缺乏处罚必要性。我国刑法理论及立法对诽谤罪等相似罪名的解释和规定选择"虚假性"或"主观恶性"两个标准之一即可。  相似文献   

14.
司法实践中一些虚假诉讼存在"连环案"的情况,暴露了法院在审判管理当中的某些疏漏和缺陷,如法院片面追求适用调解、简易程序,案件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以及错误理解当事人主义等。从审判管理的视角出发,应完善审判管理评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虚假诉讼失信人名单,发布指导性案例以及增强依职权调查取证,切实治理虚假诉讼。  相似文献   

15.
在两高关于诈骗刑事案件新的司法解释和上海市关于办理虚假信息诈骗案件意见出台的背景下,针对虚假信息犯罪刑事管辖权的联结点不易确定、指定管辖实践混乱、管辖地不同导致的刑格不同等问题,从保护被害人角度出发,从证据角度确认犯罪结果发生地,对于治理相关违法犯罪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信息市场越来越乱,虚假的东西越来越多,上当受骗的越来越普遍。就信息广告而言,其中以寻求联营伙伴、进行技术转让、发放加工业务、提供包销项目一类广告的问题尤为突出。造成这种局面的直接原因是水份过多、失真甚至子虚乌有的虚假信息广告在各种报刊杂志和信息机构的内部资料中触目皆是泛滥成灾,而真实的信息广告反而成了凤毛麟角。为了通过信息广告获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梁平汉 《人民论坛》2020,(11):58-59
政府治理中的"数目字管理"在促进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和理性化、改进政府绩效的同时,也可能产生"虚假流量",从而扭曲信息,误导决策。"虚假流量"的产生很可能是技术因素造成的,可以从责任认定、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改进"数目字管理",根除"虚假流量"。  相似文献   

18.
谣言琐谈     
人们对谣言并不陌生。一般说来,谣言是一种颇具破坏性的虚假信息,这种虚假信息,有的是某些人有意捏造出来的,有的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无意被歪曲而形成的。很多人谈及谣言,大都从谣言的非道德性、危害性的角度出发,把谣言称为“害人、害己、害国的语言瘟疫”,  相似文献   

19.
王璐 《前沿》2014,(19):129-130
随着旅游业的日益繁荣,广告作为传播经济信息的有效市场竞争手段,越来越受到旅游企业的青睐。但不容忽视的是,虚假广告屡禁不止,且愈演愈烈,这不仅侵害了旅游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危及旅游市场秩序。为此,治理旅游市场虚假广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旅游市场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出发,在深刻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同时,就规制旅游虚假广告行为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虚假     
佐人 《现代领导》2005,(12):1-1
沿途搭起只有一堵墙的富丽堂皇的“村庄”,虚假是总督波将金为取悦出巡的俄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所制造的假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