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历来崇尚家庭美德的培育。今天家庭关系已经日益凸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家庭美德教育更具有其现实意义。对中国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吸收其合理的道德价值,与现代社会各种现象结合并且进行反思,有助于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和谐社会与和谐家庭互相作用和反作用。如何搞好和谐家庭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因此,我试图从社会现代化的视角观察与研究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从中揭示当代中国广泛开展的和谐家庭建设对和谐社会构建、社会文明、社会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莉方 《共产党人》2012,(13):45-46
正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城市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没有千千万万和谐、文明的家庭,就不会有一个和谐、文明的城市。如何以家庭的和谐促社会和谐,以家庭的和谐推动文明城市的创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力推进和谐家庭创建要牢牢把握方向,紧扣时代主题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家和万事兴为主题,以家庭为主阵地,积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和谐文明家庭模式,不断扩大和谐家庭建设的影响力和渗透  相似文献   

4.
"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是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实现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主要工作抓手,是工会的一项长期重点工作。作为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能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只有每个家庭都和谐了,和谐社会才有深厚的和谐根基。决定一个家庭是否和谐,取决于家庭中女性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美好是社会和谐美好的基础,家庭和谐说起来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却并非易事。七团植棉状元瞿仕莲家庭为我们做出了表率,2008年,他家荣获农一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  相似文献   

6.
人所生活、生存的基础环境是家庭,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细胞。从微观层面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构建和谐家庭。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庭小康是社会小康的前提。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构建和谐团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二师二十九团工会按照兵、师工会提出的要求,努力营造创建氛围,提高广大员工参与"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扩大"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的覆盖面,创新载体,提升创建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一、齐抓共管,凝聚"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正>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富裕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我国在进入人均GDP2000美元的今天,人们更渴望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情致高雅的生活品位。创建"和谐小康家庭"活动,组织的是职工群众,影响的是每个家庭,带动的是整个社会,妇女在"创建活动"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值得探索。一、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从去年开始,农一师八团妇联在全团范围内开展了和谐家庭创争活动。  相似文献   

10.
正各师、院(校)"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兵团各直属机构"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小康是社会和谐小康的重要基础。新形势下在全兵团深入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具体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兵团的重要载体,是创新兵团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也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一项惠民基础工程。2010年兵团评选表彰首批"和谐小康家庭"以来,各单位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进一步深化创建活动载体,丰富创建内容,完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做好"家"字大文章,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立足家庭和谐,带动社区和谐,服务于社会和谐,是妇联组织的重要任务。2007年,农五师妇联以家庭为基础开展了系列活动:一、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发挥妇联工作优势  相似文献   

12.
家庭美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家庭伦理和谐、家庭物理和谐和家庭心理和谐三个层面探讨了家庭美德建设的目标体系。其中,家庭伦理和谐是主导目标,统摄物理和谐、心理和谐;物理和谐和心理和谐是两个辅助目标,支持着伦理和谐。“家和万事兴”,“三大和谐”目标体系的运作,必将使中国社会机体的文明建设焕发蓬勃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共建共享和谐已经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一致追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缩影。长期以来,农八师石河子市在加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创建文明家庭活动,坚持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4.
家和国安康     
一、创新模式,创建“五好文明家庭”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大力创建学习型家庭模式。创建学习型家庭要立足于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以“文明、健康、快乐、发展、和谐”为主题,根据家庭特点,不断探讨新的学习型家庭模式,以家庭的学习进步促进社会的全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稳定。农二师三十三团妇联最近向全团每个家庭发出了"创建和谐家庭"的倡议,在全团家庭中积极开  相似文献   

16.
家庭和谐是社会整体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家庭的建设建立在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近年来,家庭领域的研究与时俱进,取得了丰硕成果,但理论创新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那么和谐家庭便是组成这个主旋律的一个个优美的音符,而家庭中不和谐的音符常常是干扰时代和谐的杂音。家庭是社会组成的重要因素,也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家庭,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休戚相关的直接联系,家是什么,就是点着一盏灯等你回来的港湾。  相似文献   

18.
沈洁 《前线》2013,(2):44-45
全国妇联所做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与对策研究》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家庭建设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是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家庭结构、功能变化而导致的种种不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家庭建设的深入开展,对于营造和谐稳定、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  相似文献   

19.
家庭是人生的港湾,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和谐家园,维系和谐的家庭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构建和谐家园,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她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努力和付出。  相似文献   

20.
老骥  仁厚 《当代党员》2006,(3):52-53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家庭美德受到了冲击,婚外恋情、遗弃老人、虐待孩子、家庭暴力等现象经常发生。家庭美德的缺失,给一些家庭蒙上了不幸的阴影,也给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带来了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