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卡尔·柯尔施(Karl korsch,1886—1961)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柯尔施的思想与卢卡奇比较接近。他的《马克思主义与哲学》一书被视为《历史与阶级意识》的姊妹作。但是,卢卡奇终身抱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强烈信念,在晚年还提出了“复兴马克思主义”的口号;而柯尔施则从1926年被德国共产党开除后,  相似文献   

2.
李玉娟 《前沿》2001,23(7):62
乔治·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著名、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他青年时期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是本世纪最早、最系统提出异化理论的著作。异化问题可以说是贯穿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理论的一根红线 ,为此它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试图对青年卢卡奇的异化理论进行简要的述评。一首先 ,卢卡奇从商品结构开始分析物化。卢卡奇的异化理论主要来源于他的“物化”概念。从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出发 ,卢卡奇直接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中得出了他的物化概念。他引证马克思的话 ,“商…  相似文献   

3.
青年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相应地成为“新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作为他的论文集的书名并不是偶然的、随意的,而是他的八篇论文的中心主题的提炼。阶级意识理论是他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对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作出评述,力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指出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和有限性,指出其失足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发表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卢卡奇从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思想中分析得出“物化”理论的结论,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普遍的“物化”现象,只有通过“总体性”思想才能够克服这种现象.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梳理,达到总体上把握其思想的意图,从而发掘出“物化”理论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防止出现物化现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粟莉 《人民论坛》2012,(17):198-199
卢卡奇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开创者之一,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一度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物化"是该著作的中心概念之一。在卢卡奇看来,物化现象表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探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有助于正确对待市场经济中的物化现象,更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长庚 《前沿》2010,(19):46-50
卢卡奇因《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曾遭到共产国际和匈牙利共产党内的严厉批评,并被西方学者定格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创者的位置上。但是某些观点上的失误,与公开反对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卢卡奇不但在政治、态度、革命道路上始终拥护列宁和列宁主义,而且在理论实质、理论方向上与列宁主义也是基本一致的。因此,卢卡奇思想是属于列宁主义的发展,而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全面、客观评价卢卡奇,肯定他的历史地位和对马克思主义所做的理论贡献,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和学习其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7.
章新若 《人民论坛》2014,(2):196-197
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与当代“辩证马克思主义”流派代表人物奥尔曼都强调马克思辩证法的重要性,但落脚点不尽相同.卢卡奇认为“总体性”是马克思辩证法的首要特征,奥尔曼认为马克思辩证法是一种“内在关系”哲学.文章在考察各自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两者在理解辩证法内涵上的异同,并提出辩证法“系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总体性”是《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重要概念,青年卢卡奇主要从结构性和历史性两个方面对其作了界定。总体性这一范畴承担了对于辩证法的批判本性的论证,青年卢卡奇从总体性与辩证法的关联入手,试图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重释马克思辩证法的先河。青年卢卡奇还从辩证法的实践基础出发,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行了批判,提出只有通过总体性的辩证法,实现总体性的革命,才能反抗资本主义的总体统治。由于青年卢卡奇对于总体性这一范畴的理解没有超出传统形而上学的范围,因此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带有悲观色彩的对于人类解放的理想性诉求。  相似文献   

9.
<正> 经历半个多世纪曲折艰辛的道路之后,卢卡奇在晚年写下了《社会存在本体论》一书,企图对自己一生的理论发展加以总结,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新的贡献。现在,卢卡奇的这部未完成的手稿作为一份重要的理论遗产引起了全世界学者的兴趣,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不乏潜心研究者。本文拟对这部著作作一初步的剖析。 (一) 卢卡奇本人把写作《社会存在本体论》说成是对自己的哲学良心的一种自我批判。在这本书中确实充满着对其以前的缺点错误,特别是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批判精神。他在1967年《历史与阶级意识》  相似文献   

10.
“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的其产党人和革命理论家卡尔·柯尔施提出的。最初他用这一概念指称以匈牙利其产党人乔洽·卢卡奇和他自己为代表的一种新的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和理解的路径,以区别于当时被视为正统的“俄国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说起卢卡奇,人们并不陌生。人们冠之以“列宁以来最有创造性成就的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著名的思想家”、“当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家”、“维护理性和为具体人性而不懈斗争的战士”等桂冠,但这并未能迷惑卢卡奇本人。卢卡奇对自己的评价是:“对僵化精神不断进行游击斗争”的一员,而且“远不是唯一的一人”。卢卡奇与僵化精神斗争的勇气来自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的天才的、双重的改革工作”。在卢卡奇看来,一方面,列宁消除了在几十年中形成的对马克  相似文献   

12.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重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关键所在,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是具体性与历史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革命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和直接性与中介性的统一.我们在重视发挥历史辩证法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作用时,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去考察“总体性”辩证法.本文将围绕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在阐明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涵基础上,指明这一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创新以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哲学界流行的见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梅劳—庞蒂在一九五五年发表的《辩证法历险》一书中提出来的。此说似可商榷。其实,“西方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卡尔·柯尔施堤出来的。一九二三年,柯尔施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的长篇论文。这篇论文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也招致了各种批评。一九三○年,柯尔施重新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文,并附带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评》一文。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80年代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被介绍到国内 ,引起热烈的反响 ;90年代 ,卢卡奇的《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也被翻译介绍进国内 ,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争论。这两部著作 ,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既有正面的推动也有负面的影响。有的学者通过《历史与阶级意识》 ,自觉不自觉地认同了人本主义哲学的思路 ,这构成了实践唯物主义讨论中国内学界的一个显性话语 ;有的学者则对卢卡奇进行了片面否定。实际上 ,围绕卢卡奇的思想所产生的争论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冲击下所面临的尖锐挑战。在评价卢卡…  相似文献   

15.
卢卡奇的“时间性”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卡奇的“时间性”概念张康之卢卡奇在辩证法的各种各样的属性和规定中,选择了它的历史属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因而,他把自己探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专门著作定名为《历史与阶级意识》。那么,什么是历史?这是一个比前一问题要古老得多的问题。对此,无数的哲学家、史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异化”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借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思想资源,试图在二者的互动中,澄明以下三个问题:在思想史的背景中厘清对象化、异化和物化及其之间微妙而又深刻的交融和差异;异化和物化都是对现代社会人的存在境遇的哲学表达和真实写照,反思卢卡奇提出物化的时代必然性;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强调“生产之路”,卢卡奇侧重“意识之路”。笔者以为,要真正克服异化,必须借助马克思和卢卡奇的思想资源,同时只有将二者更好地整合起来,才是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7.
1979年,英国肯特大学政治理论教授戴维·麦克莱兰出版了一本题为《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把毛泽东思想仅仅看成斯大林的思想在不发达的中国的延续。1980年,南斯拉夫哲学家普·弗兰尼茨基在《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流派》一文中,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派是继承了恩格斯的列宁之后的布哈林和德波林等人,斯大林把这一派进一步片面化,以其代表作《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顶峰”,实际上对马克思主义毫无推进;第二派是以卢卡奇开其端的一批自称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沿着商品-时间的空间化-物化意识这样一个路径来展开对物化现象的现代性批判,特别是对物化造成的“时间的空间化”问题的批判在本质上形成了他对现代性批判的原则———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这一原则揭穿了资本在现代社会取得统治地位的秘密在于抽象劳动的普遍化。因此,《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现代性批判的原则的价值向度和当代意义就体现为:本质地呈现了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批判的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以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批判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以"物化"为核心范畴的物化理论。物化理论是卢卡奇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理论创建,也是其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支柱,并开启了西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特殊路径。虽然《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现代性批判在原则高度上触及了现代性批判的实质,但基于其存在论根基依然是黑格尔主义的,这种批判必然落入浪漫主义窠臼。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方最早是何时出现的以及后来如何演变的,我从50年代起读书时就注意搜集并摘记有关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研究会编辑出版部于1980年6月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参考资料》第40期刊有蔡声宁同志写的《试论“社会主义”一词的起源》,文中写道:“《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西方社会大百科全书》第七卷说:汉斯·谟勒在《社会主义一词及其同义词的起源和历史》一书中,把‘社会主义’一词已追溯到本尼迪克丁时期的安塞尔姆·德生(1699—1772年).1753年他在论战中为了明确起见,曾把基督教学者和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