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技术按其法律属性可分为三大类:专利技术、公有技术、专有技术。鉴于专利的权属问题已由专利法明确规定,公有技术是已经向社会公开、公众均可使用的技术,所以不存在权属问题。而专有技术是由特定人或少数人所掌握、尚处于秘密状态的技术,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涉及到权益问题。因此,本文仅就专有技术的权属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在我国,对专有技术权属问题的认识尚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专有技术(Know—How)一词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形成的新概念。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它一出现即广泛应用于国际技术贸易中,已成为国际技术许可合同的重要客体。由于专有技术在国际技术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一旦某种新发明或新技术被泄露、窃取或窃用时,不仅会使有关企业遭受损失,而且可能影响到该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各国虽无保护专有技术的专门立法,但在实际上都对专有技术给予不同程度的法律保护。对专有技术的侵害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专有技术许可合同的受方、企业的雇员、合同关系以外的第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自从技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这一事实被人们普遍接受以后,该领域内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就不断出现并呈发展趋势。由于我国已经实施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仅对存在合同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专有技术权益纠纷加以调整,加之有关当事人又缺乏利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专有技术权益方面的知识,这便使侵犯他人专有技术权益的行为有机可乘。太文拟对这类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作一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
对胎儿利益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不仅是对未出生生命的尊重,同时也彰显人们对已存在之生命的敬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社会政策的变化,立法的粗疏以及部门法之间的不统一弊端凸显,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胎儿的法律地位以及我国目前对胎儿继承权保护的妥当性,进一步完善我国关于胎儿继承权保护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专有技术的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但是,有关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在我国仍属薄弱环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日渐突出。专有技术的侵权行为是指侵犯专有技术所有人掌握、使用和向他人传授以及许可他人使用其知识形态商品权利,或者假冒专有技术进行违法活动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专利权源自于个人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担负着促进整个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使命,在本质上是一种私权,是一种保护权利人智力劳动成果的专有垄断权.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注意对个人利益尊重与保护的同时,专利权越来越被权利人不恰当地行使,超出了合理、合法的限度,又成为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一大障碍.在法律的适用过程中,就是在专利权的保护和维护竞争秩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赵海乐 《北方法学》2011,5(1):143-152
我国台湾地区法定停车位是法律规定开发商在修建区分所有建筑物时必须设立的最低数额的停车位。其在法律权属上被强制划定为共有部分,但开发商可以通过拟制分管契约的方式为业主设定对特定停车位的专有使用权。业主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只能依附于专有部分而存在,权利的行使也需要受到法律的限制。我国台湾地区法律还创设了完备的登记制度,有力地保护了区分所有建筑物功能的完整性和业主对于特定停车位的专有使用权。借鉴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在我国的立法当中应当明确停车位所在空间的性质,并通过制度安排,将业主所购买的车位权利合法化;此外,还应完善并统一不动产登记制度,使停车位的权属与让与制度获得公示效力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专有技术,从科技角度,又称“技术秘密”“技术诀窍”;从商品角度,也称“商业秘密”。这是科学技术随经济发展日益商品化的产物,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补充。我国早在1985年5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二条第(二)项中就有规定专有技术“是指未公开过,未取得工业产权法律保护的制造某种产品或者应用某项工艺以及产品设备、工艺流程、配方、质量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当时仅限于产业性信息,而不包括诸如市场行情、购销渠道、促销手段以及企业管理、广告、财务等商务性信息。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指出:非专利技术包括专有技术(技术秘密)和公有技术两大类。专有技术是指不享有专利法保护的、处于相对秘密状态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专有技术应在法律上得到保护;公有技术是指已经失去新颖性并可能以各种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知识,公有技术在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领域内享有一定的传授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时代已进至不保护商品化权就难以合理解决个案纠纷的节点.在立法不可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对该权利的保护将在很长时间里主要依靠司法对法律的灵活解释和权衡.目前,我国司法中保护商品化权,最合理的法律基础是反误认,而非授予专有财产权.不同客体的商品化权,可依据不同的法律给予法律效果大概相同的救济:真人的商品化权仍可通过灵活解释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予以保护;虚构形象和其他形象的商品化权,司法将不得不设立一种“商品化权益”,保护这种民法中没有明确列举,但却必须予以保护的利益.适用不同法源的商品化权,由于保护的是相同的利益,其保护要件基本相同,其中最为本质的,是存在“稳定对应关系”;侵权认定标准也基本相同,都是构成“认可关系”的误认.  相似文献   

11.
时代已进至不保护商品化权就难以合理解决个案纠纷的节点.在立法不可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对该权利的保护将在很长时间里主要依靠司法对法律的灵活解释和权衡.目前,我国司法中保护商品化权,最合理的法律基础是反误认,而非授予专有财产权.不同客体的商品化权,可依据不同的法律给予法律效果大概相同的救济:真人的商品化权仍可通过灵活解释民法中的人格权制度予以保护;虚构形象和其他形象的商品化权,司法将不得不设立一种“商品化权益”,保护这种民法中没有明确列举,但却必须予以保护的利益.适用不同法源的商品化权,由于保护的是相同的利益,其保护要件基本相同,其中最为本质的,是存在“稳定对应关系”;侵权认定标准也基本相同,都是构成“认可关系”的误认.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专利战略 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资本的竞争,资源的竞争,而是技术的竞争。而专利这一受法律保护具有专有性的新技术。便成了企业技术竞争的核心。利用专利制度,依靠专利进行竞争,壮大企业的专利战略。也就成了企业竞争的“法宝”。  相似文献   

13.
专有技术的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昊思 《行政与法》2005,(7):127-128,F003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在国际贸易中一直处于劣势的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各方的重视,笔者针对国际技术贸易中没有明确法律保护的“专有技术”,从范围,许可方式,合同中保密条款的设置以及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参与角度着眼,对专有技术进行介绍,建议确立法律保护与行政保护相结合的商业秘密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专有技术(Knowhow)、或商业秘密、音像制品及计算机软件等都是知识财产权。知识财产权即代表着法律对商业化信息的保护。其特点是秘密性、垄断性和地域性。 1.国际知识财产的不平衡 如果说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征之一是“信息爆炸”,那么一国的商业信息或者说知识财产的发展水平也就标志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经过多年工业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相似文献   

15.
信息公开与法治政府--从"非典"到"禽流感"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萍 《河北法学》2004,22(11):147-150
20 0 3年“非典”引发了社会普遍的对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的关注 ,尽快建立健全在公民知情权基础上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成为人们的共识。在一年以后 ,“禽流感”又在亚洲蔓延 ,所不同的是 ,由于政府及时将有关疫情向社会公开 ,我国并未出现“非典”时的恐慌和混乱 ,民众对政府充满信心。可见 ,信息公开对于建设公正、透明和信赖保护的法治政府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还存在一定的缺漏 ,急需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艺 《法制与社会》2012,(9):65-66,78
《法律适用法》第45条的规定,以给予原告单方面法律选择权为形式,体现了立法机关促成有利于原告的判决结果的倾向。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出现限制消费者保护的讨论和实践。国外学者从有悖法律的平等观念、不符合产品责任基本政策转变的趋势、增加生产成本、阻碍新产品的研发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反对给予涉外产品责任案件原告特殊保护的理由。本文在对这些理由逐一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在国际私法立法中抛弃在法律选择和适用上的"中立"立场,旗帜鲜明地偏向于保护涉外产品责任原告的利益,是符合我国在该领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的。以给予原告单方面准据法选择权为达成这一目的的形式,也是合宜之举。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技术贸易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国际技术贸易中,不论是通过贸易途径还是通过经济合作途径进行的技术转让,其技术内容又包括两部分:一是专利技术,二是专有技术。目前,对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是切实有效的,不仅世界各国大都已颁布了《专利法》,而且在国际上还有诸如《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文件。而专有技术不论是各国国内立法,还是国际立法,尚未有一专门法律对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立了保护发明创造的专利法。专利法是一个特定的法律概念,它是一种保护、诱发和利用发明,激发新技术产生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进步而在一定时期内给与发明人以发明专利权的法律。各国专利法的设立和内容都是由各国社会经济特点,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政治结构决定的。中国专利法是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条件下颁布的。它是一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的战备措施,是发展科学技术的经济杠杆,它对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政府公开制度是政府权力的行使及其掌控的信息向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开的法律制度。它建立在人民主权、知情权、服务行政、形式法治等理论基础上,是民主发展和信息社会的要求、是建设法治政府和公民权利保护的必然体现、是我国履行形册规则的国际义务。政府公开在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制度实践,但我国建立政府公开制度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物权法应采纳"一体承认、平等保护"的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宪忠 《法律科学》2006,24(4):144-146
物权法必须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所有权在法律上给予平等的承认和保护。在我国,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内在和谐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不存在私有财产增加了公共财产就肯定减少的必然性。对现在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的问题,应该从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角度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