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系统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着重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里所强调的,是注重从全民教育入手,并由此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人民自觉追求的崇高目标和积极行动。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是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平等权利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接受教育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教育机会均等就是要使每一个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都能依法享有平等的、充分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制度的道德基础和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温家宝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开幕式上致词:“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灵魂。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这是《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因为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跨世纪的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教育成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大事。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家庭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在青少年中…  相似文献   

4.
《群众》2013,(1):82-F0004
2011年初,沛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开展“争做好人好官,建设好人沛县”主题教育活动,从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入手,把加强党风政风民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统一于“好人沛县”建设,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教育、群众参与、好人好报、深化提升、科学考核等六大长效机制。举办沛县好人事迹报告会和基层巡回报告会160多场,召开新时期“好人好官”标准座谈会350余场,开展“双做”专题有奖征文、书画展和演讲比赛,先后有60多万人次参与。  相似文献   

5.
以美育育人作为全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时代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以美育育人,不但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美育育人思想,既同文化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有密切联系,又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对美育育人要以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全民教育高层会议今天召开,来自五大洲和国际组织的朋友相聚北京,共商世界全民教育发展大计。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各位表示热烈欢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衷心祝贺!教育是人类文明传承不熄的火炬,是经济社会发展通向明天的桥梁,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从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到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  相似文献   

7.
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问:我国将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的体制。 答: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 问: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_周年,雷锋精神的实质是 答:30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分配制度上将以_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_和 答:按劳分配效率公平 问:中国全民教育国家级大会_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为总结和部署电国普及初等教育和扫除文盲的工作,配合今年9月召开的 答:3月1日国际全民教育…  相似文献   

8.
美哉教师节,十度秋花艳绮罗。成就有千百,问题亦多多。倾全力而重教师,实吾国之善政。《教师法》之颁行,尤冰清而玉润。扇社会主义之惠风,开全民教育之宝镜。培建设新世纪之良材,不拘一格通千径。教师有至乐,教书育人宏愿足。“俯首甘为孺子牛”,奋飞亦是云中鹤。担历史之前程,于铁石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对我国培养和造就21世纪新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战略决策和指导方针。怎样才能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关键要靠全党全民和学校师生认真领会,身体力行;同时如能学习和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贯彻执行决定将会更有补益。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就其实质来看是相一致的,都坚决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应试教育,主张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与劳动相结合,实施普及教育、全民教育、全面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标。——采取措施保证全社会特别是社区参与以促进全民教育;——加强注重行动的专案以满足处境不利群体的学习需要;——采取措施满足所有人的学习需要以提高学习质量;——在全民教育所有领域渗入人的,环境的和道德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