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周恩来的意见办周恩来来皖南军部时和叶挺、项英、袁国平、周子昆、陈毅等人商定的几个问题,项英经过王思之后,都同意了,有的已付诸实施。如第六团划归第一支队建制和江南第一、二支队合并,成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等问题,叶挺、项英都已分别报呈中共中央和第三战区审批。只有“向东作战”,由于形势急剧变化,项英又有些”五心不定”了。就在周恩来到皖南时,蒋介石很快就侦知了他的皖南之行的实际目的,派白崇橹、陈诚以解释汪精卫出走为名,到上饶与顾祝同密商对策。他们分析了整个新四军的现状后,白崇捧…  相似文献   

2.
江南捷报频传 7月后,正是江南梅雨季节,淅淅沥沥不大不小的淫雨,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和烦恼。 项英却与此相反,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开进江南敌后,虽然人数少,武器差,但指战员们士气高昂,捷报频传,给项英带来无限的兴奋与快慰。 6月8日,陈毅带一支队与粟裕的先遣支队在高淳县固城湖边会合,粟裕向陈毅作了5个小时的汇报,使陈毅对江南敌我友情况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陈毅任第一支队司令员.3个月前,陈毅为平型关大捷所赋七绝一首正是这一时期抗日情形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选点破路旗开得胜1938年4月23日,叶挺、项英主持召。开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新四军东进抗日问题。会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抽调各支队侦察分队组成先遣队,由粟裕任司令员,钟期先任政治部主任,先行东进,进行战略侦察.摸清敌情,尔后由陈毅率第一支队跟进,张鼎丞、谭震林再相机车第二、第三支队东进。6月11日,一道红色电波传来了叶挺军长的命令:先遣队须在近日内,在南京与镇江之间破坏铁路,断敌交通。粟裕接电后,立即打开地图,仔细察看,确定选择下蜀镇地段为破坏目标。他召开干部会议,进行部署,决…  相似文献   

5.
“抗命”取得胜利 项英到溧阳县水西村一支队司令部驻地的第二天,瑞雪仍如飞棉扯絮,乱舞梨花.地面上、屋顶上,田野里到处一片银白,脚一踩上去就陷下二三寸深。项英和陈毅围着火盆,继续讨论问题。 项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摞材料,翻了翻抽出一份递给陈毅。陈毅打开一看,原来是支队指挥部发布的那张“双减”布告——江南顽固士绅揭下一张作为“佐证”,告到三战区,又由三占区转到项英手里来了。  相似文献   

6.
向敌后进军 1938年4月24日,毛泽东给项英回电:“主力开泾县、南陵一带,先派支队去溧水一带侦察甚妥,惟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项英接电后,和叶挺、袁国平、张云逸等商量再三,终于作出决定:委托陈毅先组织一个先遣支队,出南陵深入江南敌后进入战略侦察。其实,3天前的那个夜晚,项英提出派先遣支队后,陈毅就开始筹备了。他挑选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担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一支队一团政治部主任钟期光担任政治部主任,下设三个连,由一、二、三支队的侦察连组成,大多数是经过三年游击战争考验的老战士。每连配备两挺机抢,一部电台,一个短枪排,全支队近500人。  相似文献   

7.
日趋复杂、摩擦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陈毅这样搞下去,肯定会影响统一战线的巩固扩大,影响国共团结合作抗日。好你个陈爽子,你担负的任务只是苏南游击区的1/4,你的兵力连“友军”的1/10还不到,你却要把手伸向茅山以外,眼睛盯着苏北,真有点……项英觉得,他不能再让陈毅这样“闹”下去,他要亲自去一趟江南检查一、二支队的工作。就在项英动身的  相似文献   

8.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3,(10):40-42
产生分歧就在1938年4月20日蒋介石派人来点验这天,叶挺、项英收到周恩来从武汉发来的电报:叶挺、项英:经中共中央代表同国民党政府协商,新四军的总任务,是在华中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抗击日本侵略军。四个支队的活动地区划分如下:第一、二支队到苏南敌后;第三支队和军部留在皖南;第四支队到皖中。各支队开进时间,望斟酌上报延安。周恩来4月20日当时,叶挺、项英正陪同国民党军队的“点验委员”们活动,无暇研究这个问题。“点验委员”们一走,他们马上召集陈毅、张云逸、周子昆、邓子恢、张鼎丞、粟裕、谭震林、傅秋涛等进…  相似文献   

9.
突围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准备进行长征的同时,中共临时中央决定在主力转移后,在中央苏区设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及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和中央军区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为中央分局委员。同时,留下红二十四师和十几  相似文献   

10.
李才莲:少共书记系安危 李才莲,1913年出生,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人,曾任共青团江西省委书记,少先队中央总队部总队长.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留下以项英、陈毅、贺昌、陈潭秋、瞿秋白、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毛泽覃、汪金祥、李才莲组成的中共中央苏区中央分局,项英任分局书记,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李才莲任少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  相似文献   

11.
召开第二次政工会议 项英回到军部的第二天,即1939年2月6日,前来参加新四军第二次政治工作会议的各支队负责人都已经到达。他们是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政治部主任刘炎,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政治部主任胡荣;第四支队副司令员戴季英、政治部主任肖望东;还有原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傅秋涛(随一团归军部直接管辖)战地服务团长朱克靖及各团副团长、政治处主任等人。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年至1937年10月,项英与陈毅等在南方八省十四个地区,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成立了党的中央分局、中央军区和苏维埃政府中央办事处。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中央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梁柏台任中央办事处正副主任。同时留下一部分红军,坚持武装斗争。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是项英革命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贡献也尤为突出。党把红军的命运“寄托在他的勇气和忠诚上面”。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抗战初期,陈毅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他麾下第2团战功赫赫,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次攻占敌县城的辉煌记录,被江南百姓誉为“新四军老虎团”。而“老虎团”的首任团长张正坤,是陈毅十分器重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14.
王阿寿 《世纪桥》2009,(12):33-37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率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主力撤出中央苏区时,中共中央决定成立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同时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任命项英、陈毅等为苏区中央分局、军区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办事处的负责人,领导江南苏区和游击区的中共组织及红军游击队坚持斗争。  相似文献   

15.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2,(12):31-33
苦口婆心,陈毅劝说项英东移苏南1940年1月,陈毅接项英急电:即速来皖南军部参加东南局和军分会联席会议。陈毅赶到军部的当天晚上,项英早在自己的宿舍里给他放好了一张行军床(陈毅每次去军部,都睡项英宿舍里)。陈毅将洗漱用具向床上一放,急问:“发生了什么事了?”项英连忙回答:“华北方面,国民党顽固派对八路军下手了。甘肃省主席朱绍良策划了袭击八路军的‘陇东事件’;山西省主席阎锡山制造了‘晋西事变’,以6个军的兵力进攻晋西,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5000多人;国民党第79军朱怀冰等部进攻我八路军总部所在地…  相似文献   

16.
首取姜堰 郭村保卫战胜利之后,在苏北的部队进行了整编。为了继续东进,打开抗战局面,江南指挥部改为苏北指挥部。陈毅、粟裕分别担任正、副指挥。挺进纵队和苏皖支队等部队统一整编为第一、二、三纵队。第三纵队以我们苏皖支队为基础进行扩编。陶勇任司令员,张震东为参谋长,我任政治部主任。下辖3个团。即第三团(原苏皖支队)、第七团(原陈玉生所部),第八团(原江都独立团)。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时任红5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奉命随项英、陈毅一道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敌后斗争,被派往赣南军区任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一如既往,精神抖擞地投入新的战斗。  相似文献   

18.
博古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后犯过许多错误,但在留项英、陈毅在中央苏区领导坚持斗争这件事上,算是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8万余人在瑟瑟秋风之中,迈着沉重的步履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漫漫战略转移的征程。  相似文献   

19.
曾山同志不仅是江西省苏维埃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而且与南昌有缘。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出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和江西省委书记、第一任南昌市委书记,在南昌协助项英、陈毅组建新四军和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成绩卓著;新中国成立后,他六次来南昌指导工作,为建设江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先锋队》1995,(Z2)
粟裕两让司令在我军历史上,粟裕两次"让"正职,当副职。第一次是让华中军区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粟裕同志先是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敌后,首战卫岗告捷;随之相继担任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副指挥、苏北指挥部副指挥,与陈毅同志一起,坚决执行了党中央关于新四军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