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畅想移动宽带生活 喜欢看韩剧的人们不知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情节:正在上班的母亲摆弄了一下手机按键,孩子在家的实时图像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中。伴随着我国3G牌照的发放,类似的移动通信服务也将走进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党建动态     
《党员干部之友》2010,(10):21-21
莱西开通“党员短信服务系统”为提高党员日常联系和信息服务水平,“七一”前夕,在建立覆盖2万余名党员联系手机(小灵通)信息库基础上,开通了“党员短信服务系统”。实行专人管理,专机操作,定期编发教育型、服务型和问候型信息,对党员通过手机短信提出的意见、建议或反映、咨询的问题,及时接收登记并处理回复。  相似文献   

3.
晒点与卖点     
快乐大叔 《党课》2014,(5):96-98
在手机上玩儿微信的人常喜欢私下里翻看“朋友圈”。那上面晒大餐、晒旅游、晒恩爱、晒孩子、晒爱车的不一而足。快乐大叔认识的一个人喜欢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书法作品,今天临了王羲之,明天仿了高二适。手机屏幕原本就不大,加之快乐大叔对书法亦无研习雅好,闭嘴原是最佳选择,却不料朋友的“晒点”(书法作品)下面早已是“赞”声鼎沸,既是“朋友圈”中好友,倘不去锦上添花地点了个“赞”,恐怕说不过去,于是又是点赞,又是追加竖大拇指图标的,就这还怕人家瞧不见,特意加大了字号。  相似文献   

4.
女儿去日本东京留学月余了,我总特别提醒她要改掉马大哈的坏习惯。她走之前,已丢过3个手机了。谁知女儿来信说,没事,在东京丢了手机也没人捡!原来,日本的手机没有单独卖号码卡的,所有的卡都和身份证及手机绑定,一旦机主关闭手机服务,捡到者就是换成自己的手机卡也不能使用。手机捡回来就是废机,  相似文献   

5.
刘卓 《党建文汇》2005,(8):35-35
低价回收的二手手机,拆卸成零部件,花上数十元进行一番“美容”后,便成了“水货”手机,再以高价出售给顾客,这样一款翻新的“水货”,商贩们最少能赚取数百元,多则上千元不等。那么,二手手机如何“美容”成“新”手机?记者就此对手机市场进行了一番暗访。  相似文献   

6.
有调查表明,现代人平均每隔4分钟就要看一次手机,每天平均看150次。有1/3的人声称,他们宁肯没有私生活,也不能没有手机。我们对手机的上瘾症或强迫症,其实就是一种习惯。我们迫不及待地看微信、刷朋友圈,原本只打算看几分钟,一个小时后却发现自己的手指还在手机屏幕上滑动。  相似文献   

7.
刘民 《党课》2010,(3):93-95
案例:2009年10月1日,谢军经营的手机店开业时,散发和张贴了大量广告,承诺:“凭实力赢市场,靠诚信树口碑。”“假货、水货赔10万。”第二天,看到广告的李林在谢军的手机店购买了一部手机,价格1190元。之后,李林怀疑手机系假货,遂向工商部门投诉。后经相关部门鉴定,该手机进网许可标志系伪造。李林遂要求谢军履行其先前“假货、水货赔10万”的承诺,遭到拒绝后,一纸诉状将谢军告上了法庭,要求对方赔偿10万元。  相似文献   

8.
朱延琳 《学习月刊》2010,(24):101-102
"嘀"!"嘀"!"嘀"!随着手机短信提示铃声响起,坐在公交上准备回家的干部小马拿出手机,习惯性地用大拇指按动手机按键,一条条关于理论学习的信息便呈现在手机屏幕上,  相似文献   

9.
"嘀"!"嘀"!"嘀"!随着手机短信提示铃声响起,坐在公交上准备回家的干部小马拿出手机,习惯性地用大拇指按动手机按键,一条条关于理论学习的信息便呈现在手机屏幕上  相似文献   

10.
王路 《廉政瞭望》2014,(20):73-73
坐地铁时,我常从裤兜里掏出手机,刷刷朋友圈,看看订阅号。有时候排队时也会这样。每次这样,我都会想到叔本华。叔本华的时代还没有手机,但假如他活在今天,一定深深鄙视这种行为。叔本华看不起闲着没事在桌子上敲来敲去的人。不是因为他们打扰了别人看书或者喝茶,而是因为他们往往不具备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王一敬 《当代党员》2013,(11):72-74
近年来,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或正在成为“手机控”。与此同时,因手机而引发的各种问题也开始困扰我们。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20):27-27
只要拿起手机并在微信“好友”中添加名为“国务院公报”的微信账号,就能在手机上看到国务院最新发;布的文件、人事任免等信息。  相似文献   

13.
杨君 《党课》2014,(10):45-47
新买的手机里有很多并不认识也不实用的软件,新手机没用多久就变得越来越慢,手机话费被无缘无故地多扣了……如果你的手机也出现了以上这些状况,很可能就受到了手机恶意预装软件的威胁。随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流行,大量恶意软件被预装到手机里。手机预装软件这一原本正常的配套服务成为备受诟病的手机“牛皮癣”。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又该如何清理乱象丛生的手机预装软件市场呢?  相似文献   

14.
朝鲜手机的一大特色就是“国际化”:手机中国造,网络埃及绕。2008年12月15日。由埃及运营商奥拉斯考姆电信和朝鲜政府分别出资75%和25%,合资成立高丽电信,并通过W—CDMA的方式来提供第三代手机服务。  相似文献   

15.
刘平  王昔民 《学习月刊》2014,(22):23-24
手机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市场上的手机品牌越来越多,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的主导地位不断加强。为迎合消费者需要,企业不断开发各种手机功能,如今手机已经成为集通讯、娱乐、上网、视讯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手机行业的高度竞争使手机品牌忠诚度成为提升手机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林特特 《廉政瞭望》2011,(14):63-63
星期天,你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打算看会儿书,听点音乐。 你拿出新买的碟,正在拆包装,手机铃声响,你看着屏幕上的名字,根本不想接,可铃声不依不饶,你叹口气,接了。  相似文献   

17.
平时大部分人都有把手机直接放在口袋里的习惯,但很多人都是随手一放,时间长了,就会发现手机充电速度变慢.这可能是因为放手机的方式不正确而导致的.那么,手机放兜里,充电口到底是该朝上还是该朝下?  相似文献   

18.
赵琬微 《党课》2014,(4):39-41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面前,而你在低头看手机。”这句网友的笑谈,无疑将现实生活中一个庞大而容易被忽视的群体——“手机奴”,形容得惟妙惟肖。当科技日趋进步、手机功能日渐强大时,我们似乎在不知不觉中遭受裹挟,又在眨眼间心甘情愿地追逐更强大的“爱疯”“炫酷APP”和一波又一波时尚得令人眼花缭乱的“电子小保姆”。人们不禁要问:手机的发达已无孔不入,究竟是让我们更幸福,还是更悲哀?  相似文献   

19.
皆为公德     
《理论与当代》2012,(2):56-56
羊白在第24期的《做人与处事》上介绍说,一个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一次,他不小心把从国内带去的手机丢了。这手机买时也就300多元,况且已经用了两年多了。考虑到手机里存有一些宝贵的资料,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在校园各处贴出了寻物启事。第二天,一个美国学生将手机送了过来,中国学生为了表达谢意,要请美国学生吃饭。美国学生平静地说:“不必了,这手机本就是你的,还给你是应该的。”  相似文献   

20.
田耀斌 《党建》2010,(2):51-51
近期开展的打击手机淫秽色情行动,可谓是顺时势、顺民心之举。 来自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通过手机上阿的网民已经达到1.92亿,占全部互联网网民一半以上;在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中,有超过5000万的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