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尽管包括女性文学在内的妇女/性别研究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推进是成功的,但仍面临着一个重大瓶颈困境,即学科设置和社科规划与之不配套。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将影响到女性/性别研究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因此,社科规划与学科体制关系到女性/性别研究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得益于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借助于"浮出历史地表之后"女性写作的如火如荼之势,女性文学研究也迎来了它前所未有的新高潮。"个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叙事"、"自传体书写""、女性新历史小说"、"亲历性表达"等女性写作,成了当时非常活跃的文学批评语汇。尽管其间也有"美女作家"、"身体写作"等惹来众多非议性话题,但正因为争议多多,才使得女性文学研究一直处于引领潮流的风口浪尖之中。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台湾女性运动与思潮发展迅猛。特别在上世纪90年代,焦点一度从争取参政权、财产权等公共领域转入“私领域”,更多地关注女性的性欲和身体。这一发展,深刻地显示了台湾社会女性思潮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6月2日上午,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了"性别与哲学国际研讨会"。来自美国、以色列、冰岛和中国的学者分别从伦理学、历史学和哲学等视角深入探讨了各种性别研究议题,其中包括现代西方性别观念的历史流变,如何在当代哲学视域中加强女性主义视角,以及如何结合中国传统哲学资源解决当代中国性别问题。一、性别观念的流变及启示美国常青州立学院教授斯蒂芬·库恩茨从历史学角度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妇女研究发展成为社会性别研究,而社会性别研究从世纪之交就成为了性别理论的核心体系,这一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损害,尤其是妇女研究自身知识的流失。性别研究在德国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学科领域,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不是所有专业学科的传统内容中自然的组成部分,性别研究的危机与困境,已威胁到有40多年历史的性别研究传统所取得的成就。文章希望详细探究这一危机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如何才能对其加以化解。  相似文献   

6.
正1883年,法国作家左拉出版了小说《妇女乐园》,这是一本关于现代巴黎的小说,也是一本关于百货商场——"资本主义的大胆新形式"——如何诱惑妇女的书。在书中,左拉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批评谁好:是商场,还是妇女?商场被布置得宛如消费天堂,处处引诱妇女,而妇女却没有头脑,甘之若饴。这种怀疑与忧惧,自19世纪以来未有稍歇,大众与消费、女性与商品、川流的人群与宏大的商场之间彼此成就,又彼此亵渎,在景观迷狂之中充满着震惊体验,那前所未有的现  相似文献   

7.
<正>为进一步加强与作者和读者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和引导广大作者/读者密切关注中国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科学研究,大力推动我国妇女/性别研究和学科建设。2015年,《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尝试在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研究筛选出本年度妇女/性别研究的选题方向,供广大作者和读者参考。《妇女研究论丛》编辑部也将以此为重点,采编优秀研究成果。欢迎各位作者踊跃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化政治”自有其传统根基,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培养了知识分子对政治根深蒂固的热衷与迷恋,同时也潜在地蕴育了中国政治的文化气质。时至20世纪,政治家们仍然延续着这样一种思路,即运用文化的思维、战略和运动来实践政治变革;或者说,文化即政治——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新生活”运动还是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如此。但前者无疾而终不了了之,后者则在一代中国人心中埋下了深深的创痛。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先简析"女性雄化"的概念,进而引申到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的"雄化"问题,试列举分析这类"女性雄化"的特点及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叶,中国传统性别秩序在启蒙知识分子的强国话语和西方现代女性观的输入中遭到挑战,女性译者通过文学翻译积极参与了时代性别话语的建构.她们在翻译活动中关注两性之情、女学目标、婚恋问题、女子贞节、女性生育、女子独立人格等时代焦点问题,在宏大的历史主流叙事中插入了女性自身的性别政治诉求,女性关怀立场十分突出.在审视他者、建构自我的过程中,女性译者表现出对新潮思想中潜在危险所具有的洞察和冷静判断,对塑造女性现代身份的独立思考.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传入中国以来,运用这一批判的武器而进行的学术生产不仅拥有引人注目的产量,也附加地产生了种种质疑。不过,随着社会性别理论与概念在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应用及其辐射作用,随着学术界在西化浪潮之后的冷静反思和对中  相似文献   

13.
女性以日常生活为内容和题材的创作积累下的丰厚资源和传统,这是有别于男性的叙事传统和资源。立足于日常生活视角进行女性文学史的建构,有助于我们突破男性中心观念和题材等级观念的局囿,挖掘出许多不为人知的女作家及其作品,重新认识许多被主流男性批评遮蔽或歪曲了的女作家、作品,有时甚至从根本上扭转主流男性批评的定见,还女作家、作品应有的面貌和地位。因此日常生活,应该是寻觅女性文学传统、建构女性文学史和重构文学史的一个有效参照视角,它对于发掘女性生命价值及其人文内涵以及梳理、总结、建构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诗学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由云南民族大学主办、云南民族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承办的"性别平等与高校女性学学科繁荣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11月5-8日在云南民族大学召开。自首届"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主任会议"在北京大学召开以来,迄今已成功举办了4届。本次会议以"性别平等与高校女性学学科繁荣"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妇联、浙江省社科院、湖北省委党校、北京大学等20多个科研单位和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及30多位博士、硕士研究生。会议共收到论文32篇,研究范围涉及妇女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28-30日,由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承办、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协办的中国妇女研究会年会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6.
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里程碑.她从性别差异入手,通过解构的方式,确定了重读文本、重新认识性别身份对再现女性形象的重要性,打破以往以男子为中心的创作、阅读和批评的规范,消解了传统上男性作家在文学中再现女性形象的权威性和可信性.以女性特有的生活经历、审美体验和批评视角对作品进行阅读和剖析,建构了一种女性主义的阅读和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环境的宽松和中外文化学术交流的加强,妇女史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相关的论著大量涌现。但这些成果在内容上大多偏重于妇女解放运动和近代女子教育问题,时段上以辛亥革命时期和五四时期为主,区域上又以解放区和国统区的妇女问题研究居多。而对于沦陷区妇女问题的研究则着力较少,除个别零星论文外,并无专门系统的著作。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性别研究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反思、质疑、颠覆社会性别刻板印象。这本身便是对多元的性别气质的包容与支持。但是,仅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性别刻板印象的反思仍然不足以实现对性别平等的追求。"性别多元"正在成为西方性别研究的新热点,它颠覆了男性和女性的二元性别划分,致力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追求"性别平等",而不仅是"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华女性文学与文化的反思。"战争"的概念,是指性别文化意义上的战争。其范畴是指"正在进行时"的当代中华女性文学与文化现象。构建两性和谐文化是指回到中华文化的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妇女研究论丛》创刊20年来的栏目变化、刊文情况以及主题与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妇女/性别研究进展。结论认为,中国妇女/性别研究经历了由浅入深、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学术性和实践价值都在不断增强。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妇女/性别研究的理论创新,加强有关妇女发展和性别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加强妇女发展与性别平等法律与政策研究,促进中国妇女/性别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