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辉 《西亚非洲》2007,(1):69-71
中东长久以来是世人关注的地区,学者们对该地区问题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近期由王彤先生主编的《当代中东政治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一书,可谓是对中东研究的扛鼎之作。该书为人们了解和观察中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是一部学术性和思想性相互交融、相互支撑、特点显著的著作。一这部近50万字的著作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论,从总体上概括当代中东政治制度多样性的特点,解读伊斯兰教与战后中东政治的关系及与政治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当代中东政治的权威主义特性——政治权力高度集中,而明显缺乏民众参与。第二部分在总论…  相似文献   

2.
中东政治发展始终伴随着民族主义的嬗变。在中东早期宪政改革与民族国家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民族主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主义与当代中东政治发展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从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角度看,当代中东民族主义并没有衰落,而只是处于转型阶段。当代中东政治发展只能超越历史上的民族主义,而不能超越民族主义的历史。其面临的困境不能简单的归结为中东民族主义的制约,更不能以超越民族主义作为解决的途径。民族主义与中东政治发展的关系更多的体现为相互扬弃,两者统一于中东国家自身政治发展道路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积极推动建立外交关系,以政治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为主,辅之以经贸和社会文化交往;改革开放以来则主要是深化政治领域的合作,同时扩大在经贸、社会文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鉴于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在中东也有重要利益,我们应该有系统的中东战略。从国际政治、国家安全、经贸金融合作、提升软实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考,以构建中国对中东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中东战略与政策:悖论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建 《西亚非洲》2005,1(6):40-45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推出的打击恐怖主义和民主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受阻,中东国家对此一直保持怀疑和警惕。究其原因,除了中东国家与西方有很大差异,美国在中东强力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美式民主制度,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外,美国战略目标的长期性与其中东政策的短视性和功利性之间的巨大悖论,阻碍了美国对中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从长远看,美国将在适当调整政策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其对中东战略,以进一步促进中东政治转型,进而促使该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未来中东国家与美国,以及中东地区国家内部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将相互交织、碰撞,并成为今后长时期内地区形势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东剧变后,部分政权更替国家相继启动从威权政体到民主政体的政治转型。然而,中东政治转型至今依然步履艰难,"民主化"失败迹象明显。其根源在于民主药方与中东地区面临的问题之间存在巨大错位:中东需要真正的革命,但"民主化"不仅难以实现彻底变革的诉求,反而会使其偏离变革方向;阿拉伯国家需要强大的政府,但分权制衡只会导致中央权威弱化;政治制度变革脱离中东地区国家国情,最终引发水土不服。在可见的未来,中东政治转型仍将曲折前行。  相似文献   

6.
中东在中国战略中的重要性及双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在我国对外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性 ,主要表现在 :1 中东是我国周边的战略延伸 ;2 中东石油关乎我国的能源安全 ;3 中东是我国商品和技术出口的潜在大市场 ;4 中东国家是我国和平发展所必须借重的政治资源。但双边关系仍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有必要从战略上重视发展与中东国家的关系 ,适当提升中东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 ,为现有关系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之春”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战略着力点,全面介入叙利亚事务,对中东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俄乌冲突引发中东国家粮食危机,俄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弱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致使俄军事武器销售受阻,其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减弱等。一方面,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可增加对中东粮食出口,从而避免中东国家因粮食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维护俄罗斯既有的中东利益;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强多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深化双边关系的基础上,与中东国家协调能源供应,维持高油价。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加速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与扩大俄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外交战略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东格局进一步向"多中心"方向发展,各强权实体借美国战略调整收缩之机,纷纷加大了对中东地缘政治的介入程度。其中,俄罗斯通过向中东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友土耳其、沙特等国推销S-400"凯旋"防空反导系统,依托军事技术合作成功实现了在中东地区影响力扩大和对美有效制衡。在这一过程中,俄罗斯充分把握住了中东安全局势变化带来的契机,妥善处理与地缘政治对手间的分歧,并适时以"军售外交"拉近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成功以出售"凯旋"防空反导系统实现了其在中东地缘政治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中东民族与宗教问题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东素来是全球民族、宗教矛盾与问题最突出、最集中的地区。错综复杂的民族、宗教纷争与矛盾不仅是中东地区乱象丛生的主要表象,也是该地区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根源。"9.11事件"后、尤其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以来,中东民族、宗教问题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特点,并给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带来重大影响,不仅造成该地区局势动荡、地缘政治重组,也给美国的中东政策带来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