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爱玲是成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上海的一位女作家,五十年代移居国外.多年来,她的作品,在她诞生的土地上被遗忘了,但是在台港海外,张爱玲有很高的知名度,人们将她独特的风格誉为“张爱玲体”,许多读者以自己为“张迷”而自豪.张爱玲的文学成就首推其小说创作,她的长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茉莉香片》、《红玫瑰白玫瑰》、《半生缘》等使无数“张迷”为之倾倒.同时作为一个出色的散文家,张爱玲同样是当之无愧的.我们读她的散文集《流言》、《私语》,同样可以感受到作者为我们精心营造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2.
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主要格调,在小说《半生缘》中。张爱玲将作品的苍凉美沉淀成一种沉重的哀伤。张爱玲童年的创伤、与家庭的矛盾以及艰辛的爱情造就了她孤冷的性格和苍凉的文风,历经半世沧桑.她已从早年锋芒毕露的天才渐趋平稳,跳出红尘,以冷峭的目光注视着世人。《半生缘》里,她选择惨淡的阳光、苍白的月光、刺目的灯火、幽咽的琴声等意象.营造出苍凉凄冷的意境.对于刻画主人公和渲染悲剧色彩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沉重的哀伤感,压抑而隐晦.重重地、黏滞地,直抵人心。张爱玲作品中的意境描写既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继承,也融入自己的性格特质,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魅力经久不衰,在大陆、港台曾三度掀起过“张爱玲热”,可谓影响深远。其作品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对人性的凡俗与非神性一面进行了深入的刻画与剖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她特别注重从凡人身上挖掘“时代的总量”,几近完美地诠释出这些人物的心理内涵,在对他们命运无常的描摹中点染出时代的驳杂、混乱和苍凉。  相似文献   

4.
在女性解放问题的探讨上,鲁迅作品主张女性要先取得经济权,张爱玲作品认为女性对经济也极端依赖。鲁迅认为男女平等的社会制度是女性解放的有力保障;张爱玲认为女性地位低下的最大魔障是女性深层意识中对男性不自觉的依附心理。两者都认为男女平等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5.
在40年代的上海沦陷区文坛上,张爱玲、苏青以独特的文化意蕴、艺术风格、审美格调引起人们的瞩目.直至今日,人们仍在思索:何以她们的作品能够使广大的城市读者青眼相加?本文认为.张爱玲、苏青成功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因素便是雅俗共融的艺术形式.张爱玲、苏青自幼沐浴着东西方文化之光成长,在她们的作品中,既弥漫着传统旧小说的氤氲,又浸染着西方文学的现代气息,表现出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既俗且雅、雅俗共融的艺术审美格调.  相似文献   

6.
张爱玲的文学世界不仅是一个悲剧(或悲观主义)的世界,更是一个贯透了强烈虚无感的世界。不可否认,虚无感意味着张爱玲中止主体心意的价值牵挂,从价值的关怀状态向非价值的本然状态的滑落。然而,这并不等于说张爱玲是一个纯粹的虚无论者,不等于说她的文本不具有人文关怀的力量,本文从历史、生存、真人、主体四个方面论证张爱玲文本中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7.
《小团圆》是年过半百的张爱玲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部自传性小说,此时的张爱玲业已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书写人生已不似年轻时仅凭单一颜色的渲染,而是更有深度地映现生命的厚重。张爱玲在遗嘱中对这部作品的去留修改再三,一度要求遗嘱执行人销毁,但是宋以朗综合了张爱玲与其父母的来往信件,最终决定将这部作品公之于众,成为研究张爱玲传奇一生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浅析张爱玲独特的色彩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反用常色、参差的对照、心色三部分入手,力图剖析张爱玲独特的色彩意识。张爱玲以她对色彩的深刻理解和完美运用,证实了她笔下的色彩不仅仅属于技巧和形式范畴,而且还联系着她全部作品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9.
进入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一批研究成果的面世,沦陷区文学主体的性质和面貌得到肯定。新版《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华文学通史》大多增加了沦陷时期的内容。张爱玲、梅娘、袁犀、关永吉、爵青等一批被冷落近半个世纪的沦陷区知名作家的重要作品,重新被纳入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但对于沦陷区文学的怀疑、贬低和曲解至今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仍坚持从政治上否定沦陷区作家进而否定沦陷区文学和沦陷区文学研究。本文通过张爱玲个案说明产生上述偏颇的原因,是客观层面上第一手材料的省缺以及主观层面上认识论的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上真正的文学大家或影响深远的文学作品,既要有不凡的艺术技巧,又要有超常的深广度分量来让世人、让历史承认。张爱玲作品中蕴含了独特的审美旨趣和丰厚的人生体验,她对人生、命运、人性进行艺术审美,并在深层次上传递出对普遍人性、人类命运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作品中使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以月亮、镜子、电车为代表的凄楚、悲凉、孤寂等特定含意的意象的选择与主观物化,足见这位时代、社会的“弃女”没落感伤、苍凉虚无、无家可归的精神指归。这些意象的使用,成为她作品人物心灵被扭曲的最好见证,也使她的小说更好地传达出她特有的审美风格。张爱玲作品中这些意象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意象系统,而且进一步营造成她荒凉而华美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与<杂志>之间的亲密合作是上海沦陷时期其他文学期刊无法企及的.相对于<万象>有意规训张爱玲创作之路而言,<杂志>则是精心呵护与培育作为新星的张爱玲,这在一定意义上给了张爱玲更大的文学空间.<杂志>的"热捧"与顺畅的传播渠道是张爱玲"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家与期刊之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了令人羡慕的地步.  相似文献   

13.
从时间意义上讲,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大体处在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始和结束阶段。对照各自小说中女性形象,探讨这两位作家在关注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悲剧的相同点,及某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的“互文”现象;同时,在“女性存在的时间性”、“女性的内审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方面比较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不同,以及不同点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朱长英 《工会论坛》2011,(4):163-164,154
在经唐历金到元代西厢故事的演变中,崔莺莺的境遇不断发生着变化:从被抛弃而无怨言到大胆私奔终致团圆,再到主动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由此导致崔莺莺这一形象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探究莺莺境遇变化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对《西厢记》的解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一座精神高峰,无论是其思想还是其艺术创作都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尤其是《野草》这部作品,非常典型和突出的体现了当时西方文学中如火如荼的现代主义文学对鲁迅的濡染或日鲁迅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等方面有意识的批判和接受,这也显著地体现了鲁迅先生在文化上极力提倡的“拿来主义”。因此将从《野草》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两个方面出发,探讨《野草》所体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表征,以期在一个新的角度和层面上认识和把握《野草》超越当时中国散文诗创作的前沿性,并试图尽一己之力为《野草》研究做出自己的微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大多是写情说爱的,写到了人的正常的正当的要求,但是张爱玲的笔力却主要不是放在这个方面,她主要是写这种情和爱在沪港洋场社会、现代殖民都会的现实遭际和历史命运,即写出了人本要求在那不合理的畸形社会的经历和结果。张爱玲擅写两性关系、家庭关系,但恰恰在这两个“爱”的浓度最高的范畴内,在沪港洋场社会、现代殖民都会的君临和威压下,正常的情与爱发生了变异。  相似文献   

17.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悲剧是指个人与普遍法则规范相冲突所导致的苦难、不幸甚至毁灭,它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一定的反映.张爱玲通过她笔下的伦理悲剧,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超越性本质以及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悲哀,人性的不可理喻,从而使其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历史层面而进入到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是新文学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辛亥革命后,鲁迅第一篇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开启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崭新的一页。其后,他又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以及晚年创作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等。本人就鲁迅创作小说的艺术谈一些见解,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小说。  相似文献   

19.
段金花 《工会论坛》2004,10(6):115-115
张爱玲的世纪末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 :封建贵族家庭的没落 ,上海的陷落 ,香港之战。她的小说基本主题是描写人在时代沉落中的生存状态 ,通过多种意象表现她的荒凉感。她凭着自己的体验与西方世纪末思潮而接轨 ,而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他们。  相似文献   

20.
母爱的缺席让父亲在张爱玲的童年生活里成为最重要(甚至全部)的角色,对父亲的依恋亦是张爱玲一生都无法走出的情殇.此种情结犹如暗伤,飘荡在她的作品里,而《心经》无疑是她潜在恋父情绪的最大宣泄.通过对一段父女畸恋的描述,张爱玲成功地坦承了自己内心的梦魇,让我们最大限度地窥视到恋父情结对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