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侦探小说看,金庸的小说也给了我们侦探小说所能给予我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2.
小说《伊芙琳娜》是18世纪英国女作家范妮·伯尼的代表作。伯尼在小说中有意将 男主人公奥维尔勋爵边缘化。从小说的叙事和人物塑造这两个层面来看, 女小说家对奥维尔勋爵 的这种边缘化处理别有深意, 反映了伯尼巧妙利用男权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学创作传统曲折隐讳 地释放女性被压抑的欲望。  相似文献   

3.
《秘密花园》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朗西斯·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的儿童小说《秘密花园》(The Secret Garden,1911)是其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人物塑造是这部作品的成功基础。除此之外,由于它体现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这一努力,同样是作品艺术魅力的重要所在。本文试图从人物、小说类型及花园的隐喻意义三个方面,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这部小说,探讨的笔触主要在于:第一,对人物的分析集中在两个少年人物——玛丽和迪肯,说明作者对“双性同体”思想的肯定。第二,该小说的类型使其成为形式独特的儿童小说。作者打破了传统中男孩子的书和女孩子的书的界限,将历险小说和家庭小说结合在一起。第三,伯内特给秘密花园赋予了隐喻意义。荒芜了十年的花园在玛丽的手中复活,因此它象征着女性发挥创造力的园地.是其“自己的屋子”。  相似文献   

4.
金圣叹通过评点《水浒传》①,总结出一整套关于小说人物创造的理论。他认识到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和魅力所在;提出小说的人物形象不但应反映同类人的共性,更应具有鲜明的个性,还要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作者要想创造出成功的人物形象,必须处处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尊重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客观逻辑,并掌握反衬、严冷和纤琐描写等各种艺术技巧。金圣叹的小说人物论相当丰富和深刻,不仅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史上居于最突出的地位②,而且与西方古代乃至近代著名哲学家、批评家的文学人物论相比也毫无逊色,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留言板     
《新青年》2010,(1)
花开的声音:我是一个高中的学生,在空闲的时间我写了一部青春自传体的小说,有3个稿本。我想邮寄给你们,请问能发表吗?新青年:我们对  相似文献   

6.
《爱玛》被认为是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成熟的作品。女主人公爱玛由于对自己的聪 明才智过分自信而妄图干涉他人生活, 但却屡屡犯错并陷入尴尬境地。小说主人公的塑造选取独 特视角, 让读者能够全面和立体地解读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同时也反映出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体 现出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7.
《越南当代小说选》使人们对越南当代文学有了进一步了解,有助于中越文化交流和文学研究的丰富。作者们对各个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说情节的设计,展现出越南战争时期和战后革新开放时期的社会面貌。作品运用多种文学艺术手法,通过对平凡的越南民众生活的描述,折射出真实的越南社会并引发人们对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当代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的魅力之一是,他的作品几乎都以人的精神和道德作为自己艺术观察的注意中心,小说《断头台》也是如此。作品描写了一个拯救失足者的悲剧。寻找一种能战胜庸人世界强大思想意识的力量,是小说的主旨。在艺术手法上,作者大胆创新、独辟蹊径,采用了宗教叙事手段,塑造了“当代耶稣”的形象并重新阐释了《圣经》中彼拉多与耶稣的对话。作家对拯救人类精神的道路的探寻,归根结底来自于在俄罗斯被信仰了千年的东正教的传统。  相似文献   

9.
冬季的柏林     
来柏林,是故地重游,也是重温旧梦。为了迎接一位中国作家的到来,我从维也纳特意赶到柏林。在柏林郊外的泰格尔机场等候时,迎面碰上行色匆匆的陕西导演王全安,脑子里迅疾闪出一个念头:他正执导陈忠实老师的小说《白鹿原》。曾经在一个小说里杜撰过一个情人,把他放在了冬季的柏林。这完全有别于杜拉斯笔下的情人。它打着真实的幌子,被植入冰冷的记忆。但是柏林,很久以前,实实在在地来过。那是上个世纪末我在德国读书的时候,和几个同学搭乘一辆夜车,横穿大半个德国之后潜入柏林城的。也是个冬季,车票便宜极了,我们五个人总共才花了四十九马克。连续两节车厢里都没有一个乘客,我们在自己的"专列"里高视阔步,欢呼雀跃。  相似文献   

10.
反映京郊抗日斗争历史的长篇小说《青白口》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京推出。中共十八大年纪最大的代表焦若愚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小说围绕京西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可歌可泣的斗争史实,生动地塑造了以宛平县抗日政府第一任县长、平西行政公署专员魏国元、第二任县长焦若愚等为人物原型的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在国难当头之际,毁家纾难,不怕牺牲,带领广大爱国民众对日伪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  相似文献   

11.
逢巧,看完《廊桥遗梦》小说的当天,又在北京东四看了这部电影,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古老的廊桥上,恬静的庄园里,孤独的远游客罗伯特·金凯与丽人弗朗西丝卡撞出火花的爱情故事,由于作家一支笔的魅力、大演员技巧超凡的塑造,在心底搅起一片光栅气旋,就像地平线上出现波动气流,经阳光一照,使车马景物在眼前漂摆浮游,一层遮蔽,一层显露,一层变形,让人产生不少幻觉。  相似文献   

12.
恭喜你     
去年,我闷在家里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受伤害的女人》,写完以后,我就上网发布信息:寻求正规出版社出版。等了一个星期,有一家还算比较正规的出版社给我发了回邮:"恭喜你,我们正要出一套新人小说集,请你把小说电邮来。"我欣喜之余,立即就把小说E过去了。又一个星期,来回邮了:"恭喜你,你写了一部好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通过描写一个黑人小女孩的遭遇揭示了种族歧视对黑人的精神伤害。该作品从人物塑造到小说结构都突出了作品主题,即黑人审美价值的异化是种族歧视的罪恶,黑人只有保持自己的传统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主管外交的职能部门,美国国务院是美国"塑造亚太"的主要实施和协调者。在所谓"塑造亚太"方面,美国国务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负责公共外交的公共事务局、负责网络外交的e外交办公室、提倡宗教自由的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以推广美式"普世价值"为己任的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局等。后两个部门每年都要分别发布《年度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和《年度国别人权报告》,对包括亚太国家在内的各国的宗教自由、人权等状况加以评判,以配合美国对亚太的塑造。美国亚太塑造策略的实质是以宗教和人权为借口,推销其民主价值观,以在亚太地区建立更多的亲美政权。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春琴.拂作为谷崎润一郎回归日本本土文化的代表作,从文化视角去解读人物形象塑造、生活形态描述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仔细分析小说中“因奇妙姻缘而朝夕为伴的师徒二人”种种生活场景的相关文本能够深刻体会到日本的“暧昧”文化,可以看到具体表现为沉默文化、体察文化和羞耻文化以及日本的审美意识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美国当代作家欧茨在小说《狐火》中,塑造了一个以“越轨”的极端方式对抗社会弊痼的少女帮头领形象——“长腿”。尽管同马克·吐温笔下的少男哈克一样叛逆不羁,但长腿的越轨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和心理原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违法乱纪。欧茨以一种既谴责又同情、既赞扬又惋惜的矛盾心理,展开了一场细致入微的少女心灵剖析和鞭辟入里的社会学盘点。并在作品的结尾采取了一个不写明主人公命运结局的模糊美学模式,从而把对“长腿”的认知权杖交给了读者。  相似文献   

17.
欧茨的《人间乐园》以美国农村社会为背景, 真实再现了美国在20 世纪20 年代至60 年代所经历的经济、社会变革, 以及它们对人们的影响。同时, 欧茨运用 “心理现实主义”成功地塑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对小说中人物给予深切同情的同 时, 揭露并批判了“美国梦”的虚妄、贪婪的本质, 抨击了美国社会的黑暗与堕落, 以 及其价值观对人性的扭曲。  相似文献   

18.
正1981年2月13日,我在北京晚报发表了一分钟小说《笑容满面》,让我没想到的是这篇千把字的小说发表以后的几年里,先后被改编成话剧、淮剧、电视剧、电影在电台、屏幕上播映;被收入《微型小说选》作品集;在首次举行的"一分钟小说专题朗诵会"上进行了朗诵;被《人民中国》日文版以"一分钟小说特集"专门向日本读者进行了介绍;还被中国青年报以《文抄公七例》对剽窃这篇小说的人进行了公开揭露……  相似文献   

19.
正杨晓升曾以报告文学名噪文坛,这使人们有理由用更苛刻的目光去审视他的小说——是不是有太多的毛刺而不符合小说的美学形态?其实这不公平,如同面对一位车把式出身的汽车司机,我们总试图在他行进的过程中听到一声"嘚儿——驾"的吆喝。关于报告文学和小说,我在一篇创作谈中有过如下界定:报告文学是写实油画,像罗立中的《父亲》,着力描摹着生活中每一  相似文献   

20.
老舍小说中也有描写吃饭馆的场景,其中惟妙惟肖地体现了老北京人的饮食风俗。譬如,《老张的哲学》里写几个主人公吃涮羊肉,另外一些小说则是写吃鲁菜。唯有《四世同堂》一书,写两个反面角色冠晓荷拉瑞丰去吃四川饭馆,而瑞丰是地道的老北京人,怕吃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