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上海机关动态》2009,(9):16-16
2008年虹口区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641件.较2007年上升156.4%、今年上半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77件,较去年同比又上升19.54%。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调解仲裁科知难而进,完善机制,创新模式,不断提高案件处理能力,上半年,共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及各类经济补偿480万元。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平均增幅逾五成。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近日提出:“争议案件逐年增多、日趋复杂,调处难度加大,劳动仲裁机构和人员非专业化的弱点日益显现。”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开始实施,能否实现公正及时地解决劳动争议的立法意图,仲裁队伍将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3.
与其他民事、行政案件一样,劳动争议案件也有一个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权。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申请,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查明诉讼时效确已经过的,仲裁机构会做出不予受理,法院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因此,劳动者应特别注意提防不同劳动争议案件的不同诉讼时效,防止自己正当合法权益"过期作废"。  相似文献   

4.
与其他民事、行政案件一样,劳动争议案件也有一个诉讼时效问题。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权。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申请,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查明诉讼时效确已经过的,仲裁机构会做出不予受理,法院会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因此,劳动者应特别注意提防不同劳动争议案件的不同诉讼时效,防止自己正当合法权益"过期作废"。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劳动者维权必须经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程序,劳动争议仲裁及诉讼周期长、程序繁琐,不少人往往因拖不起时间、打不起官司,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利。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以下简称《劳动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举证责任、仲裁效力等方面作出了进一步明确,为劳动者维权开辟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日前,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对本区劳动争议纠纷情况进行调研。据了解:区法院2004年受理劳动争议案件456件,2005年受理637件,同比上升39%;区检察院2004年受理涉及劳动争议纠纷的民事行政申诉14件,2005年受理26件,同比上升85%。  相似文献   

7.
有统计数字显示,至2000年底,本市已有300多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签约率超过98%,国有和集体企业几乎全部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劳动合同真是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份不合理的劳动合同往往使劳动者被炒了以后百口莫辩,有苦难申;而不合理的劳动保护政策同样会使企业用工成本加重。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每年以40个百分点的增幅上升,2000年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11046件,这些都从客观上呼唤着一部法规,能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以及法律责任等作出科学、公平、明确的规范。  相似文献   

8.
实践中,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有一半以上都涉及工资问题,在这些案件中,又有80%以上涉及加班工资。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实施后,由于该司法解释规定,拖欠工资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时劳动关系仍然存续,用人单位以劳动者申请仲裁超过六十日为由主张不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就导致了只要员工告单位的,大多都会要求2年以来的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9.
符桂花 《中国人大》2011,(21):35-35
据了解,2007年以来,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有些地方增加近1—5倍,劳动者主要围绕劳动报酬、劳动保险、休息休假、经济补偿等问题提出诉求。但是,由于相应的仲裁机构和监察机构人力严重不足,劳动仲裁的处理速度跟不上案件增长的速度,案件得不到及时解决,维权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通常可以通过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协调解决,但有些时候,劳动者对本单位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缺乏信任,不认可调解方式或结果。这时,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就成了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然选择。但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注意些什么事项呢?  相似文献   

11.
从福建省法院日前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全省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分别是14662件、9114件、7227件、6862件,年均递减22.36%。  相似文献   

12.
为宣传国家有关工资支付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受理劳动者欠薪投诉举报,春年前,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建设、公安、总工会等部门在福州市五一广场举办”欠薪投诉举报、劳动法律咨询“活动。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材料1.1万多份,现场接受咨询350多人次。截至目前,福州全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共计检查各类用人单位5786户(次),涉及劳动者46万人,立案调查来访投诉案件1810件,结案率达98%;取缔非法职业中介11家,  相似文献   

13.
近两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度上升,劳动关系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据劳动部统计,1994年全国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共处理劳动争议62949件;1995年各级仲裁委员会立案受理案件33030件,比1994年上升73%,立案外以调解等行政方式处理74303件,合计受理107333件。其中,因集体劳动争议引发的罢工怠工等事件1994年全国14个省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事争议案件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以宁波市为例,2005年宁波市人事争议仲裁院共受理人事争议案件37件,咨询案件412件;2006年受理45件,咨询案件500件。由于人事争议涉及面广,涉及到的政策规定多,处理难度大,容易引发长期缠诉、持续上访,个别的还会引发群体纠纷等社会问题,对此必须引起人事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0,(4):63-63
据人民网报道,当前我国正处于劳动争议多发期,特别是集体劳动争议案件冲突性增强,且多发生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企业,涉及人数多,主要包括农民工、女职工等.处理难度大,给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2,(3):94-94
曹明睿在《法学》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我国劳动关系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利益目标上的冲突显性化,劳动争议呈上升趋势,内容日益复杂。现有的劳动仲裁机构缺陷愈加显现,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的主要因素。成立专门的劳动争议仲裁院,  相似文献   

17.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市法院劳动争议案件数量急剧上升。2009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共受理一审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案件4765件,同比上升47.2%。由于不少纠纷呈连锁性、群体性特点.如果把握和处置不当,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为此,全市法院民事条线根据年初民事审判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推出多项举措,有效地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核心问题。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否必需,取决于该国或地区处理劳动争议的模式。只有在采用强制性仲裁或者采用或裁或诉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下,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设置才具有必要性。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具有独特性,从我国实际出发,在我国设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正当和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陈堃 《当代广西》2005,(4):55-56
近年来,随着我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区劳动争议案件持续大幅度上升,劳动关系不稳定性的因素增大,隐患增多,其政治影响、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都不可低估。随着我区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企业改革深化和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提高,我区劳动争议案件仍将大幅度上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和探索我区劳动争议处理现状、成因和对策,对加快我区劳动争议仲裁体制改革的步伐,保持我区企业和社会稳定,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解释三》)正式颁布施行,《解释三》对劳动争议仲裁及劳资诉讼中一些较为集中的领域予以解释并加以明确,从中不难发现,曾经的“模糊地带”逐渐清晰起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也更加明确,企业依法用工的形式也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