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比尤斯谈欧盟宪法公决和欧洲左翼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是法国社会党内反对欧盟宪法的少数派的领袖,因此在今年5月法国就欧盟宪法举行全民公决后被开除出社会党全国委员会。2005年6月13日出版的德国《明镜》周刊第24期发表了该刊记者就欧盟和欧洲左翼等问题对他的访谈录,现将其主要内容编译如下。记者:法比尤斯先生,欧洲联盟处于休克状态,您作为法国社会党的第二号人物曾对法国反对欧盟宪法派的成功起了决定性作用。面对这一危机,您现在没有内疚吗?法比尤斯:对欧盟宪法说“不”当然使我们遇到了困难,但是危机并不是由这一行动引起的,它只是使危机公开化而已。欧洲的政治…  相似文献   

2.
我院林勋健教授主编的《政党与欧洲一体化》一书已于2000年9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欧盟—中国高等教育合作项目(the 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me)(1998—99学年)”中“欧盟政党与欧洲一体化”研究课题的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29日,法国公投否决了欧盟宪法,法国人这样做是对新自由主义和美国霸权说“不”。欧盟宪法是新自由主义性质的,它推动劳工从东欧穷国向西欧自由流动,这有利于大资本降低劳动成本。而法国传统上是具有鲜明的政府保护主义和社会主义理想(如公民福利较多)色彩的国家,欧盟宪法被大多数法国人看出是在走向无任何束缚的新自由主义放任市场政策,因此大多数法国人对它投了否决票。这是新自由主义在欧美迄今受到的最大最公开的打击。欧盟宪法被法国否决也是因为法国要对美国霸权说“不”。法国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欧洲追求独立和自主运动的中…  相似文献   

4.
2000年在法国尼斯举行的欧盟15国首脑会议上,欧洲领导人决定制订一部成文的欧盟宪法。2002年2月欧盟成立了以制宪为职责的筹备委员会,由105名来自欧盟成员国、欧盟机构和候选国的代表组成,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担任主席。经过16个月的激烈辩论和紧张工作之后,2003年6月13日,欧  相似文献   

5.
欧洲政治共同体是乌克兰危机升级背景下欧洲国家新建的泛欧组织,旨在通过加强政治协调“增强欧洲大陆的安全、稳定和繁荣”。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创建动因大致有三:突破“时代转折”下欧盟的发展困境;密切欧洲“中心”与“边缘地带”的关系以消除欧洲大陆的安全真空;阻止欧盟“附庸化”趋势,凝聚欧洲战略自主共识。欧洲政治共同体为欧盟扩大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欧盟与欧洲边缘国家关系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欧洲政治共同体的发展前景,与其领导力发挥、未来欧洲安全架构及法德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6.
6月16日至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决定,在一年之内暂停对《欧盟宪法条约》进行表决,并推迟批准该条约的最后期限。2006年6月,欧盟将举行一次特别峰会,讨论如何恢复表决的问题。这起源于法国和荷兰两国全民公决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以及随后英国宣布推迟对该条约表决等一系列事件的欧盟宪法危机,不可避免地引起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暂时受挫,但是,也将欧洲人民对欧洲一体化的关注点引入到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在全欧洲范围内,在精英与大众阶层之间展开关于未来欧洲模式的讨论;关于欧洲认同、也即哈贝马斯所说的创造一种所有欧盟  相似文献   

7.
宋芳 《国际展望》2021,(3):76-95,155,156
在中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要求欧盟国家与其联手遏制中国,抵制中国在欧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欧盟陷入两难境地,一边是为欧洲诸国提供安全保障的传统盟友美国,另一边是给欧洲带来经济利益的合作伙伴中国。大多数欧洲国家和欧盟实际上在实施一种“蛋糕主义”的平衡策略,即在中美之间“不选边站队”,保持一种矛盾和摇摆的立场,同时它们也希望能够避免因得罪任何一方而遭受重大利益损失。欧盟国家非常清楚这种策略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只有进一步加强战略自主,从根本上提升欧盟的防务能力和外交自主权,才能拯救欧洲,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欧洲。中国需要认识到欧盟目前的骑墙状态无法长期持续,因为美国如果加大对欧盟的施压力度或者对欧盟作出更有利的安全承诺,欧盟国家大概率会回归美国的怀抱,进而联手应对中国。对中国来说,应该鼓励欧盟“不选边站队”,因为总体上让欧盟偏向中国是不现实的,欧盟能够保持中立对中国来说在理论上是一种次优选择,在现实中也可能是最优选择。今后的中美欧三边关系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欧盟的战略空间可能会缩小,需要在中、美两强之间艰难地维持平衡。  相似文献   

8.
法国决定重返北约一体化军事架构,目标有三,即提升法国在北约联盟内部的地位,力求与美国等国改革北约,使之朝着有利于法国、欧盟的利益方向发展;消除盟国、盟友对法国倡导的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疑虑,促进欧洲防务建设,以此平衡北约;建立欧盟和北约的良好合作关系。究其实质就是,法国希望通过重返北约,实现以上目标,达到提升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但是,法国重返北约能否提升法国在北约的地位,主导北约的改革;能否促进欧洲防务建设和改善欧盟和北约关系,存在很大变数。如果不能成功,法国会因此而丧失外交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今夏,欧洲一体化进程遭受一次大的冲击.法国与荷兰的公民投票相继以高比率否决了欧盟宪法.随后,在法、荷事件消极影响渐次扩展,欧宪通过前景险恶的形势下,欧盟首脑会议决定无最后限期地延长批宪程序,实际上将宪法问题暂搁一旁.欧盟宪法为近50年欧洲一体化历史之首创.  相似文献   

10.
“欧洲左翼党”是欧洲各国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力图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并希望影响欧洲一体化发展方向的产物。欧盟在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层次上发生的变化,激励和促使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党在欧盟层面上加强合作,“欧洲左翼党”的成立和发展是这种合作的表现,各党政治目标和策略在冷战后的调整以及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网络方面的合作实践也为它们成立“欧洲左翼党”提供了可能性。“欧洲左翼党”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国家共产党和左翼政党在欧盟层面上的合作有了具体的内容和计划,为欧洲左翼运动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带来了新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前言 2005年6月13-19日举行的第46届巴黎航展上,法国达索航空公司首次展示了“神经元”无人战机验证机的全尺寸实体模型。它代表了法国及欧洲最新的航空技术和飞机设计理念,引起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此次航展中的最大“看点”之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传导人与动物兴奋的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尽管达索航空在航展上展出的仅是全尺寸模型,但这已向世界传递出一种“刺激”信号,尤其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一体化的历史上,2005年5月29日是一个黑色的日子,因为法国在这天举行公民投票,以54.8 6%对45.14%的多数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作为欧盟的创始国和核心国,法国在欧盟10国业已通过<欧盟宪法条约>的情况下第一个对欧宪说"不",这表明欧宪批准进程遭到严重挫折,势必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法国政局造成巨大冲击.在世人感到震惊和疑惑不解之际,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法兰西这样一个欧宪主要推动国里会发生"5.29"公投失败这场政治大地震呢?  相似文献   

13.
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不会一路坦途,但欧盟一定会以“欧洲人来解决欧洲人 的问题”态度,在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刘作奎 《南风窗》2012,(10):62-63
法国政治表现出的分裂和极端化倾向,也是目前整个欧洲现实的缩影。中国应该把欧盟作为未来重点经营的对象,针对欧盟内部的变化做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15.
“新、老欧洲”与美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老欧洲”的概念,是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伊拉克战争期间提出的,他把法、德等反对美对伊动武的欧洲国家称为“老欧洲”,把积极支持美国对伊政策的中东欧国家称为“新欧洲”,并称“北约欧洲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新欧洲”。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严重的政策分歧不仅使欧盟在共同外交政策上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也使美国和欧洲大陆主要大国的关系滑入了二战以来最深的谷底。2004年5月欧盟正式接纳10个中东欧新成员国后,“新欧洲”成为了美国在欧洲保持影响的首要依托。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初春的地中海,阳光明媚, 春风涌动了阵阵波涛,3月29 1日-4月14日,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希腊、英国、土耳其、加拿大及美国9个北约或欧盟成员国,在该海域举行了代号为“金色三叉戟”的大规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通过这次在地中海举行的“北约南翼海上机动部队——欧盟远征海上特遣部队”联合军事演习,法国海军取得了欧盟地中海区域海上作战的指挥控制权,4万吨级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担当了此次北约与欧盟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导致欧盟国家内部的严重政治分野,欧盟现成员国和候选国形成了以英国为首的追随美国的“主战派”或者“亲美国派”,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反对美英立场的“主和派”或者“抗美派”。两派之间的深刻分歧,对于欧盟现今和未来的一体化进程、对于欧盟的对外政策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后的欧美关系:欧洲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认为,美国对后冷战时代国际格局演变特别是欧盟崛起的无视或误读尤其是布什政府采取的“美国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国际与欧洲战略,刺激或促成了法、德等欧盟主要国家在伊拉克战争中对一种成长中的“欧洲立场”的理论阐释与政治表达。但是,欧盟的首要目标仍然是实现欧美双边合作关系的强化而不是弱化,在此前提下逐步将其从传统的“跨大西洋联盟”关系转变为一种竞争、补充和合作相结合的平等伙伴关系,因而并不希望看到双边关系由于某一议题分歧而出现实质意义上的分裂与对立。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出路     
欧洲想要走出危机,德国和法国的态度成为关键。假如它们继续将危机表述为好逸恶劳的南方人揩勤劳节俭的北方人油,那么出路缺缺。从长期看,欧盟国家需要彼此更加相像——假如它们真的想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话。紧缩在欧洲似乎已不再时尚——至少眼下如此。欧盟给了西班牙、法国和荷兰更多的时间使其遵守欧盟不超过GDP的3%这一财政赤字上限。甚至德国政府官员如今也承认,除了财政紧缩外,还需要其他手段重振欧元区外围经济。据欧盟委员会,"其他手段"指的是结构性改革:放松裁员限制和其他劳动力市场规则、使封闭性职业(译注:  相似文献   

20.
“法国的秋季风暴可能是欧洲冬季风暴的前奏。”西班牙《先锋报》这样评论邻国的种族骚乱对于整个欧洲的潜在影响。这种“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识见,是基于欧洲不容乐观的种族关系现状与前景。在英国“多元文化模式”与法国“种族融合模式”先后宣告失败的情况下,被人口稠密的北非、西亚包围着的欧洲只能被动地吸收不能认同欧洲主流价值的新移民,而对其后果最惊人的预言是:欧洲大陆百年之内将会成为马格里布阿拉伯地区的延伸。换言之,今天在欧洲还是作为弱势群体和少数族裔存在的新移民,在本世纪结束前会成为这一地区的颠覆性力量。而伴随这一过程的,将是持续的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