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法学》2007,(2):35-40
近年来广州市“两抢”犯罪频发,并呈现出共同犯罪情况突出、犯罪手段多样化,恶性案件增多、外来流动人口作案率高、“两抢”犯罪低龄化,青少年犯罪增多等特点,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目前在打击“两抢”犯罪中存在公、检、法之间对打击“两抢”犯罪刑事法律政策把握不一致、有关证据难以把握、在具体法律适用上存在某些分歧,及对未成年人“两抢”犯罪欠缺特殊规制等问题。为了有效打击“两抢”犯罪,公、检、法机关应统一认识,形成打击“两抢”犯罪合力;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坚持预防与打击并举,惩罚与保护并重,实现规制未成年人“两抢”犯罪的措施和结果相和谐;并针对法律适用上存在的分歧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两抢”案件在全国各大城市呈高发态势,受地理位置、历史条件和人员结构的影响,我区“两抢”发案一度呈现异动。为努力应对“两抢”这一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用好、盘活现有警力资源。普陀分局通过对近年来我区“两抢”案件发案特点的细致分析和规律研判,在全面部署、全警动员、全力应对的工作态势中,尝试转变传统的急行应对、疲劳用警的粗放型运作方式,努力探索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信息化运用为支撑的反“两抢”长效运作体制,  相似文献   

3.
陈祥军 《特区法坛》2004,(9):35-37,41
经过近几年的“严打”整治斗争,我市的社会治安状况大有改观。但“两抢”犯罪仍居高不下,甚至呈逐年增长势头,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稳定和市民生活的高发型犯罪。那么,“两抢”犯罪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仅仅靠会战式的“严打”斗争能否从根本上遏制“两抢”犯罪?市中院研究室组织人员对市区两级法院2002年1月以来至今年3月份审理的抢劫、抢夺案件(不合二审,以下同))逐案进行了分析,翻阅案卷389余宗。为了做好本次  相似文献   

4.
自开展打击整治“两抢”犯罪大会战以来,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分管刑事的副院长任组长的打击“两抢”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委统一部署,稳妥有序地开展这项活动。该院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案多人少、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不断加大刑事审判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审结了一大批“两抢”犯罪案件,取得了大会战的阶段性成果。截至4月22日,  相似文献   

5.
当前“两抢一盗”犯罪呈高发态势,成为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危及民生安稳的突出问题。通过调研禹州市“两抢一盗”发案情况,分析犯罪的动向和成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论广东街面“两抢一盗”犯罪的精确打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旌 《政法学刊》2007,24(1):47-50
严厉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活动,是当前公安中心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提高侦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两抢一盗”犯罪情报信息研判,精确获取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证据,实施精确打击,是“专项整治”遏制“两抢一盗”犯罪的需要,是提高办案质量和对犯罪人员的打击处理率的重要保证,是公安机关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这场战役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也是我们当前加强街面“两抢一盗”犯罪案件侦查工作问题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凌杰泉 《特区法坛》2002,(72):24-24,27
所谓街头“两抢”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市区或者人口聚居地公然实施的抢劫犯罪和抢夺犯罪。频繁发生于我省城区的街头“两抢”犯罪,严重危害了社会治安,破坏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影响了海南大特区的良好形象。据统计,自去年“严打”至今年6月份,全省各级法院共受理抢劫案件646宗1098人,审结633宗1091人,大部分是街头抢劫案件,被判处  相似文献   

8.
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从2005年5月至年底开展一场打击“两抢一盗”(街头“两抢”、入室盗窃、盗抢机动车) 犯罪的专项斗争。公安部要求,要通过这一仗,破获一大批案件,打掉一大批犯罪团伙,依法惩处一大批犯罪分子,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打击、防范和控制“两抢一盗”犯罪活动的日常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为此,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罗素君 《法制与社会》2012,(23):120+125
“两抢”案件多发,危害大.近年来,“两抢”案件呈现出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流动人口和无业人员是主要犯罪群体,团伙犯罪多等特点,有管理不规范、侦破难度大、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等六个方面的原因,应当从加强市场管理、加大打击力度、加强法制宣传等方面入手有效防范打击“两抢”案件.  相似文献   

10.
郑凯 《刑警与科技》2007,(2):122-125
“两抢”犯罪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人身和社会治安秩序,是近年来最关乎群众安全感、对社会影响甚大的突出治安问题。从犯罪侵害对象(物)、犯罪人、犯罪动机和手段,以及犯罪环环境和机会等综合角度分析,可认清“两抢”问题的公共性危害及其治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前10个月.泗县“两抢一盗”案发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73%.破案率较上年同期上升16.7%.抢夺抢劫及盗窃公私财物案件明显减少,群众的安全感大大增强……谈及这些变化.当地群众和公安干警都感慨地说:“是县人大常委会的连续监督遏制了‘两抢一盗’案件的发案势头。”  相似文献   

12.
仅有20%左右的人对广州当前治安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两抢"是市民心头之忧。广州社情民意中心曾做过一次“广州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结果显示1000多名受访者中仅有两成左右的人对广州当前治安表示不同程度的满意。“两抢”成为威胁市民安全感的最大隐患。更多的市民反映2005年9月以来,“两抢”犯罪分子的胆子越来越大,案件越来越恶劣。不少公交司机投诉,因为提醒市民注意保管财物频频受到威胁。10月下旬更是出现抢夺遇阻,劫匪砍断女市民左手的恶劣事件。抢劫罪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劫取公…  相似文献   

13.
林鹏  张毅 《特区法坛》2005,(5):27-29
近年来,“两抢”犯罪作为城市治安中较为突出的一类侵财型犯罪,一直呈高发态势且有逐年上升的势头。据海口警方2004年6月份开展的“社会治安状况及公众安全感的调查”显示,有54%的被访问群众认为,“两抢”罪的威胁最大,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严重破坏社会治安和影响群众的安全感。因此,重拳打击“两抢”案件,成为近年来我国“严打”整治斗争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方 《中国司法》2002,(1):33-35
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是“四五”普法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理解规划和决议的精神,重点是把握“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转变、两个提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两个转变、两个提高”是指通过“四五”普法的实施,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全面…  相似文献   

15.
孙欣 《法律与生活》2011,(14):59-59
浙江温岭市太平派出所结合近期电信诈骗、“三电”盗窃案发案形势和往年夏季“两抢”发案规律,专门制作了10块防电信诈骗内容流动宣传板,印制2万余份防“两抢”、防盗窃内容宣传单,在商场、公园、公交车站点等人流量大的地段向群众开展宣传。  相似文献   

16.
打击“两抢”专项斗争以来,山东省潍坊市公安局针对“两抢”等多发性犯罪的规律特点,坚持“边打击、边防范、边整治、边巩固”的工作思路,继承创新、探索开拓,建立打防“两抢”犯罪的长效机制,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到目前,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3545起,其中抢劫案件579起,抢夺案件410起,盗窃案件159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42名,其中上网逃犯177名;摧毁犯罪团伙125个,抓获团伙成员508名;缴获赃款及赃物折款共计330余万元,沉重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的稳定。工作中,他们主要采取了十二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抢劫、抢夺犯罪(简称“两抢”犯罪)是多发性犯罪,在刑事案件中占有较大比重,且呈不断上升趋势。 一、“两抢”犯罪案件频发的原因 (一)现行法律量刑偏轻,对犯罪分子没有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 在我国现行刑事法律中,对于一般抢劫的被告人,法院的量刑幅度一般在三年至十年之间;对法定量刑在三年以下的抢夺被告人,法院则多在  相似文献   

18.
“两抢一盗”案件中在“户”和“入户抢劫”的认定,携带凶器抢夺、驾驶机动车实施抢夺行为的理解,盗窃未遂的确定、盗窃数额的计算,赃证物品的价格鉴定及这类犯罪的罚金刑适用和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等方面各界争议较大。打击与预防“两抢一盗”案件,应当从立法政策、司法政策、执行政策、社会政策四个方面进行刑事政策完善。具有财产性质的特殊盗窃、诈骗、抢夺罪在具备《刑法》第269条规定的其他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成立转化型抢劫罪。  相似文献   

19.
对“两抢一盗”犯罪的再认识打击和预防“两抢一盗”犯罪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体到公安机关, 就是要提高“四个能力”,即: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一个地方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四项指标:一是刑事发案的总量是否平稳;二是大要案、恶性案件发生了多少;三是看打击和控制犯罪的能力强弱;四是  相似文献   

20.
“两抢“犯罪团伙化趋势明显,团伙犯罪的能量和效率大于单独或合伙作案。近年来破获的“两抢“案件有以下特点:组织形式极端松散部分团伙作案前临时纠合,没有详细的预谋,成员间因偶然机会相识,平时联系少,出于共同目的和利益临时纠合实施犯罪,互不知晓真实姓名,更不用说是详细情况,作案时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