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成功地给人类插上了"翅膀";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第一次在地球外星体上留下人类的脚印……千百年来,人们对天空乃至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出于儿时那个飞上天空探索浩瀚宇宙的小小幻想,人到三十的周虹终于成了一位星野摄影爱好者,在几番比选研究购置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后,便常常叫上朋友们一起外出观星,光是京郊的门头沟区、密云区,前前后后就去过七八回。  相似文献   

2.
小小说散谈     
文学是写人的,小小说自然不在其外。 人,太复杂了!恩格斯说过,人是地球上思维着的最美丽的花朵。但,那是从宇宙、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而论,是伟大的宏观广义。而具体到一个时代,某一种社会形态,作者身临其境的社会中,人,则是庞大复杂、生动变幻、丰富多彩的。人在生活中的欢乐、悲苦、正义、邪恶、抗争、虐杀、爱情、生死等等一切,在文学作品中须通过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典型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广州街头沸沸扬扬,面对那些瞬息万变的游戏机屏幕,想起自己的儿子、孙子,人们一时谈“机”色变。来自宇宙舰列的攻击数年前,美国好莱坞爆发的《星球大战》,在全球引起一场大轰动;后来鏖战转入电视屏幕,变成了电子游戏机的主要内容。其时中国正值对外开放,电子游戏机也堂而皇之地进来了,而至今天迅速地充斥在广州的各个角落,竟引起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巡视霓虹灯辉映下的电子游戏室,你会形象地体会到来自宇宙外星人的攻击与地球反侵略激战的惨烈!战场设在地球的卫星——月球上,你亲手操纵着  相似文献   

4.
拉黑  李淳风 《南风窗》2013,(16):53-57,52
无论是读霍金还是弗洛伊德,都会让人感受到一丝战栗。前者的思绪不在地球上,不是用"大"去诠释宇宙,而是用宇宙来诠释"大",大到让人承认自己的存在毫无意义,从而获得一种空洞的恐惧。后者研究的是人,说不清大或小,却仍然令人感觉他的解释中同样包含一种恐惧力,  相似文献   

5.
小小说散谈     
文学是写人的,小小说自然不在其外。人,太复杂了!恩格斯说过,人是地球上思维着的最美丽的花朵。但,那是从宇宙、地球上的生物进化而论,是伟大的宏观广义。而具体到一个时代,某一种社会形态,作者身临其境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6.
从前,我们连窃窃私议都不敢。而现在,我们撰写和阅读地下出版物。我们聚在科学研究所的吸烟室里,彼此敞开心扉,发发牢骚:他们什么勾当干不出来呀,哪件坏事不把我们拖进去!民穷财尽,家徒四壁,他们却毫无必要地在宇宙方面大吹大擂。他们加强远方的野蛮制度。他们挑起(别国的)内战。我们鲁莽地花钱把一部分人扶植起来——而后却驱使我们去跟他打仗,  相似文献   

7.
妙趣     
《南风窗》1998,(7)
眼下,地球围着足球转——燃自法兰西的世界杯战火让人人着了魔,其它所有新闻,都恍然失了色。然则,对于这种让人痴迷让人狂的游戏,我们所知又有多少?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关系面临的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然而正如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东思比所说,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意义不在于它开创了所谓“宇宙时代”,而在于它触发了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有趣的是,“斯普特尼克”没有把人类引向宇宙,却反而使得全世界都更加关注自己居住的地球。  相似文献   

9.
20年前,1969年7月19日,人类的脚步终于迈上了月球,全世界近十亿观众通过卫星转播亲眼目睹了离地球25万英里之外的登月奇景。这一年,几乎与登月同时诞生的还有一个尚无人知、微不足道的小小发明——盒式录像带。两年之后,这黑壳的精灵成千上万地扑向了全球。如果说登月壮举是人类征服星空的一步,那黑精灵的发明,其征服的目标则是地球上被称为社会细胞的千千万万个实体——家庭!  相似文献   

10.
知道与听话     
许锋 《法制博览》2010,(14):49-49
土色。人大概都见过土。西北是黄土,东北是黑土。也有的地方是红土。可能还有其他颜色的土。土色最接近人的面色——其实是人的面色最接近土色。一方水土一方人。西北人大抵就淳朴,东北人大抵就豪放。南方是水乡,人则细腻,清新。有些江南女子还特别脱俗。土色是宽泛的,悠远的,见到土色时,眼前不会顿时就亮了,但也从不让人觉得憋屈,委靡。因为土色流淌着生命的本色。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用量而燃烧树木,我们将因此损害生物多样性、过度开采水资源、推动粮食价格上涨并且浪费数千亿美元——同时还有可能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拯救树木,还经常会收到无数的警告邮件:"打印前请先考虑环境。"确实,保护森林是环保主义自诞生之日就有的诉求。可现在,环保主义者们正打着预防气候变化、挽救地球的旗号,呼吁为减少化石燃料用量而砍伐并烧毁森林和灌  相似文献   

12.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划秋江暮色、羁旅之思的诗。先写江边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相似文献   

13.
有关敬畏现代中国人至少有双重因缘敬畏犹太民族。仅仅数十名犹太人在短短数十年时间里,就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将在宇宙深处沉寂了数百亿年的基本物质力量释放于人世,不仅避免了100万盟军士兵和2000万日本平民的生命伤亡.提前结束了中国抗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且永远改变了人娄的处墙、恿维和命i云.  相似文献   

14.
干嘛要上班     
李鲆 《法制博览》2010,(8):61-61
如果一个人将所有的垃圾都堆在家里,把污水随便地倒在自己家里的地板上,把家养的金鱼、宠物统统杀死,把培植的花草统统铲除,人们一定会说,这个人疯了!可是,我们一边把地球称为“地球家园”,一边却肆意地制造垃圾,把垃圾堆积如山,肆意地制造污水,把污水排入江河湖海,肆意地捕杀野生动物,使很多物种濒临灭绝,肆意地破坏原始森林,使水土大量流失,使土地严重沙化……难道我们人类都疯了吗?  相似文献   

15.
就在辍学风、厌学潮、流失群不断冲击校园的时候,另一支新军——自费大学生纷纷涌进大学校门。——《中国青年报》刊载,1988年规定招收自费生1.7万人,实际录取10万余人。全国在校自费生本是一个定量,现在这个定量究竟是多少,谁也说不清。但是这“说不清”的背后,恰恰在无声宣告,自费上大学热正在中国勃勃兴起,同时也暗示了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他们为什么自费上大学  相似文献   

16.
落差     
许锋 《法制博览》2011,(12):67-67
从低处到高处,没有什么落差;突然从高处到低处,就有了落差——落差使人不满,闹情绪,有怨言,因为落差落的是心,伤的是情。  相似文献   

17.
杜甫没房子     
许锋 《法制博览》2009,(18):18-18
和熟人聊天,没几句,房子就成了热门话题,说完你的说我的,说完我的说他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聊到房子.兴致一下子就起来了。和原来见面“你吃了吗”相映成趣的是,现在三句话之后恐怕问“房子买了没”的人大大增加。看来,在很多人不再为温饱发愁之后,房子已经成为新愁。  相似文献   

18.
我们已经无法再承担50亿像西方一样消费的亚洲人。地球的再生能力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被超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资源比地球能支撑的要多出30%。尽管我们对此了然于胸,但绝大部分的西方经济学家和机构却仍在继续鼓励中国和印度消耗更多。  相似文献   

19.
孙玉祥 《法制博览》2008,(24):44-44
在《贤奕编·警喻》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个老太太院子里有很多鲜美的李子,结果不少人就慕名而去,大偷特偷。老太太怕自已的李子装不到自己肚子里,就在院墙下边挖了个陷阱,还在陷阱里灌上大小便——看你来偷!  相似文献   

20.
回顾·鉴衡·展望——台湾乡土文学论战20周年耀亭*人类的历史,只是整个宇宙历史的一个小小的段落。而每一种社会形态,又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小小的段落。因而所谓漫长的岁月,都不过是历史的一个瞬间。1977年至1978年之间发生在台湾岛上的乡土文学论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