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笔者将15例头部外伤诱发癔病发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致伤原因本组15例中,男性4例,女性11例(占73.3%);年龄21~30岁7人,31~40岁5人,60岁以上2人,20岁以下1人;农民14人,学生1人;初中文化5人,  相似文献   

2.
<正> 本室1979年至1984年受托作精神病司法医学鉴定52例,简要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性别:男性27人,女性25人,年龄:10~40岁占绝大多数,其中10~20岁16人;21~30岁15人;31~40岁14人;41~50岁5人;51~60岁1人;61~70岁1人。婚姻状况:已婚25人,未婚27人。职业:农民34人,工人5人,学生2人,干部1人,城镇居民7人,  相似文献   

3.
30例吸毒者猝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的30例吸毒者猝死资料均证实有吸毒史,排除损伤、机械性窒息、常见毒物中毒,全部作了尸体解剖检验和病理组织切片检查,发现脑、心、肺、肝、肾等多脏器损害,现报道如下。资料该30例系收集1996-2003年重庆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尸检案例。结果一、一般情况男性28例(87.5%),女性2例(12.5%);最大的37岁,最小的16岁,平均24.63岁,20~28岁占绝大多数(70%),青少年已占总数的近80%;文化程度均为高初中;职业分布:机关工作人员1例,工人2例,待业、无业人员及无正当职业27例。二、吸毒史及体型30例资料中,青少年24名,吸毒时间2~3年的法律与医…  相似文献   

4.
肢体肌腱、神经损伤检验鉴定在法医临床检验鉴定中常见,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资料占53%)。我们对我所从1990年1月至1999年3月间进行的以肢体肌腱、神经损伤为主鉴定60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鉴定资料1一般情况 被鉴定人,男性55例(917%),女性5例(83%),年龄20岁以下6人(100%),20~30岁30人(500%),30~40岁18人(300%),40~50岁6人(100%)。肢体肌腱损伤为主46例(767%),肢体神经损伤为主14例(233%)。伤害案50例(833%),生产事故6例(100%),交通事故4例(67%)。2致伤物情况 锐器伤48例(800%),钝器伤7例(117%),火器伤5例(83%)。3受伤部位情况 …  相似文献   

5.
涉嫌暴力犯罪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精神障碍患者涉嫌暴力犯罪的犯罪学和人口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符合标准的206例被鉴定者进行犯罪学特征和人口学资料的收集。根据鉴定诊断分为精神障碍组(167例,81%)、无精神病组(39例,19%),对两组的犯罪学特征和一般人口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男性为154例(92.2%),女性13例(7.8%),40岁以下者133例(79.6%),小学文化水平以下者93例(57.7%),农民和无业者133例(79.6%),未婚者和婚姻家庭不健全者104例(62.3%),并且与无精神病组相比在人口学资料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精神障碍组与无精神病组比较分析发现作案预谋(2χ=40.22,p<0.01)、目标确定(2χ=32.843,p<0.01)、作案后表现(2χ=36.979,p<0.01)、作案动机(2χ=82.333,p<0.01)、与被害人的关系(2χ=23.138,p<0.01)、自称遗忘(2χ=36.229,p<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犯罪多为突发性,常无预谋,目标多为临时确定,多无动机或动机不明确,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无论有无精神障碍,暴力犯罪者多为40岁以下未婚青壮年男性,且文化水平大多较低,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现将我院医学鉴定组1972~1985年对774例杀伤案作案者作案时的精神症状鉴定资料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性别男性,650例。女性124例。男:女=5:3:1。年龄 20岁以下42例,21~30岁315例,31~40岁265例,41~50岁106例,50岁以上46例。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3):301-302
<正>1资料1.1性别和年龄男性26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75岁,年龄段分布:12~19岁7例,20~29岁2例,30~39岁2例,40~49岁4例,50~59岁5例,60~75岁10例。1.2时间季节分布情况春季3例,夏季12例,秋季8例,冬季7例。白天25,夜间5例。1.3体表损伤情况分布头皮3例(10%),躯干1例(33%),肢体2例(666%),头皮+躯干3例(10%),头皮+肢体3例(10%),躯干+肢体4例(13%),头皮+躯干+肢体12例(46%)。  相似文献   

8.
眼外伤是导致视力障碍主要因素之一。在眼外伤及视功能的法医学鉴定中,国内主要涉及轻、重伤评定,确定损伤、眼疾与视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诈盲和功能性视力障碍的鉴别。本文对所鉴定的85例眼外伤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鉴定中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一般资料1.性别:85例眼外伤中,男性63例,占74.12%;女性22例,占25.88%;男女比例为4:1。2年龄:年龄分布范围5~71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5~9岁5例;10~19岁10例;20~29岁19例;30~39岁16例;40~49岁25例;50岁以上10例。3.职业:农民、工人占多数,其中农民34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作案特征。方法将具有凶杀行为的抑郁症(抑郁发作)患者为研究组,共40例;随机抽取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自制调查表收集两组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作案特征等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接受教育时间、职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被害对象多为子女和父母,在杀人后多有自杀行为(70%),凶杀原因以扩大性和间接性自杀为主,以往多有自杀未遂(85%)。研究组以限制刑事责任能力者为主(70%),对照组以无刑事责任能力者为主(56%)。除案发地点外,其他作案特征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凶杀行为司法精神病鉴定的作案特征存在不同,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应需在鉴别诊断时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0.
<正> 1 一般资料1.1 性别及年龄分布对1996~2001年8月的148例眶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48例眶壁骨折中,男性137例(92.6%),女性11例(7.4%);年龄12~60岁,以21~30岁48例(32.43%),31~40岁43例(29.06%)多见。1.2 致伤物分类148例眶壁骨折中,拳头致伤49例(33.11%);  相似文献   

11.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过程中,医疗机构不客观临床诊断与法医学鉴定结论的差异呈逐年上升趋势,使鉴定结论的客观性不断受到质疑,同时也增加了鉴定人与损伤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导致复核鉴定和重新鉴定的频率上升.为了寻求其中原因,探索相应对策,现就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了分析. 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问共出具活体损伤程度鉴定书7 586例.男性3 865人(50.9%),女性3 721人(49.05%);年龄最小13岁,最大65岁;农民2 531人(33.36%),干部职工1 253人(16.51%),其他职业、无业人员3 802人(50.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X^2=27.64)、作案目的(X^2=13.0386)、作案动机(X^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X^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方法采用自编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案例登记表,对98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进行研究。依据CCMD-3划分为精神病性症状组(51例,52.04%)、人格改变组(42例,42.65%)和智能障碍组(5例,5.31%),并对精神病性症状组与人格改变组犯罪学特征对照分析。结果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违法犯罪者以未婚、青年男性农民为主。其犯罪学特征主要是被鉴定人与被害人双方关系一般(44.9%),无作案前预谋(53.1%),作案目标临时确定(69.4%),使用暴力手段(88.8%),无明显作案诱因(67.3%),作案目的以报复居多(40.4%),现实作案动机(42.9%),作案结果既遂(89.8%),作案次数以1次为主(88.8%),作案类型以凶杀(46.9%)为主,作案后多无自称遗忘(65.3%),作案后多以停留现场、不潜逃等非反侦查表现(57.1%)为主。精神病性症状组和人格改变组在作案预谋(χ2=27.64)、作案目的(χ2=13.0386)、作案动机(χ2=23.5290)和作案后表现(χ2=19.3591)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作案目的以报复为主、作案动机以现实动机为主。结论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犯罪学特征有多以无作案前预谋,多以报复为主要目的,作案后多无反侦查表现。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者相比,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者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进行作案,因此在法医精神病学鉴定时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湖南省桃源县10年来受理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件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资料统计本文资料来自湖南省桃源县1982~1991年间法医检验的225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如下:一、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及婚姻1.性别男性111例,女性114例,男女之比为1:1.03。2.年龄最小13岁,最大80岁,20~39岁年龄组153例占68%(其中男性68例占4444%.女性85例占55.56%)。3.文化小学及文盲118例占52.44%,中专以上8例占3.56%。4.职业农民158例占70.22/,工人28例占12.44%,学生14例占6.22%,无职业者13例占578%,干部9例占4.00%,军人3例占1.…  相似文献   

15.
功能障碍眼损伤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祝杰  曹杰 《法医学杂志》2004,20(4):225-225,227
在伤害案件中,眼是极易受攻击的部位。单纯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复杂,但原有功能障碍的眼球遭受损伤后的伤情鉴定则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收集了2000~2003年我处鉴定的34例类似案件,并选出较为典型的四例进行分析,探讨有关功能障碍眼损伤的伤情鉴定问题。1资料1.1一般资料在收集的34例功能障碍眼损伤案例中,男性被鉴定人24例,女性10例,男女比例为2.4∶1。年龄12~65岁不等,其中,10~20岁5例,20~30岁10例,30~40岁11例,40~50岁7例,50岁以上1例。眼别:左眼损伤18例,右眼损伤16例。致伤方式:拳击伤25例,锐器伤4例,钝器伤(不含拳击)5例…  相似文献   

16.
刘娜 《法医学杂志》2002,18(1):32-32
本文对某地区1998~2000年间的75例司法精神疾病鉴定案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法律能力评定的一般规律和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1资料75例中男50例、女25例,男:女=2:1。年龄最小为11岁,最大为60岁,其中34岁以下55例,占73.33%;35岁以上20例,占26.67%。职业状态以农民为多,75例中占44%;无职业者占20%;干部与学生最少,占1.33%。文化程度以文盲小学居多,共63例,占84%;初中以上共12例,占16%。被鉴定人中,有精神病发作史者12例,占16%。2…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 作者收集自1993-2008年间本地17例妊娠期妇女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例。年龄:18~20岁2例,21-29岁9例,30~40岁6例;妊娠期:6~12周2例,16-20周10例,20-28周4例,28~40周1例;经产妇6例,初产妇11例。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后,应用CT检查诊断外伤性气颅已有报道,但对外伤性气颅的损伤程度评定少见报道[1]。本文收集50例,作分析探讨。资料分析1.发生率在因头部损伤到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CT检查的2909例病人中,发现颅脑损伤500例。其中外伤性气颅50例,其发生率占头部损伤的1.7%,占颅脑损伤的10%。2.年龄10岁以下8例,11~20岁13例,21~30岁12例,31~40岁6例,41~50岁5例,51~60岁2例,61~70岁2例,71~80岁2例。其中30岁以下的病人33例(66%)。3.原因头部钝物击伤21例(42%),车祸伤13例(26%),高坠伤12例(24%),锐器伤4…  相似文献   

19.
26例造作伤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案例资料26例造作伤案例来源于作者单位2008年10月~2010年5月间受理的鉴定。其中,男21例,女5例。18岁~20岁1例,21岁~30岁4例,31岁~40岁8例,41岁~50岁7例,51岁~60岁4例,61岁~70岁1例,71岁以上1例。平均年龄41.8岁。造作伤程度均是轻微伤造作为轻伤。  相似文献   

20.
HPLC法检测人外周血5-~mC含量及其与年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中5-mC含量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94例健康个体(4~87岁,男性50例,女性44例)按年龄分为6组<20岁、20~30岁、30~40岁、40~50岁、50~60岁及>60岁组,用HPLC法对外周血中5种脱氧核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0~60岁组(平均年龄54.7岁)和>60岁组(平均年龄71.7岁)间的5-mC含量差异无显著性,但与其它4组有明显差异(P<0.0001);<20岁、20~30岁、30~40岁和40~50岁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男性5-mC含量的均值(3.5%±0.005%)稍低于女性(3.32%±0.0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5-mC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其下降程度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