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人才成长是指其素质能力得到强化和提高,不断地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而能够在军事领域中做出更大更重要的贡献并得到社会的承认。新型军事人才成长规律可以概括为:成长条件律:院校培养与军事实践的交替锻造;成长动力律:主体能动与环境影响的内外作用;成长前途律:个人志愿与军队需要的相互一致。  相似文献   

2.
1.牢固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人才的浪费比财力和物力的浪费给国家和军队带来的损失和造成的危害更大,影响更深远。我军的各级领导和干部部门的工作者必须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杜绝人才浪费,提高人才使用效益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当前和今后人才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2.正确看待军事人才的价值。人才价值是人才资源开发的核心问题。提高人才效益实质上就是要按照价值规律和原则合理地开发和使用人才,使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和不断增值。军事人才的价值是指军事人才主体在社会活动和军事活动的创造性劳动中,向客体所显示的全部意…  相似文献   

3.
战争要求和战斗力标准是衡量军事人才素质能力的终极价值取向,从谋求"制人才权"这一制权形态的深层要求看,以身心素质为基础、政治信仰为导向、正规学历为依托、关键知识为载体、军事创新为内核、灵感思维为跃升的"核心竞争力"军事人才是实现军事实践中人才制权的根本,在"核心竞争力"要素构成的"价值链"分布中,军事创新能力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和战略中介。  相似文献   

4.
关于军队政治工作基本规律,应是政治目的主导律、军事活动适应律、主客相互作用律、社会环境影响律。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军事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法的早期渊源。这一时期军事法有四种比较重要的表现形态:誓,礼,律,兵书。誓产生于夏朝,“甘誓”是夏朝的基本军事法,商朝有“汤誓”,西周有“牧誓”和“费誓”,它们大都是古代战争动员令的记录。“礼”起源于祭祀,它体现的宗法精神是夏、商、周三代军事法的核心。到西周时,礼成为军事法的主要形态,对军事行政法、军事组织法、兵役法律制度、军事后勤法律制度等都有规定。“律”在甲骨文中曾有记载,是关于军队的法律,作为一种军事法的形态,律一直在完善、发展,是我国军事刑法的雏形。兵书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军事法的一种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于十月下旬在成都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和全军军事训练会议精神,落实胡锦涛主席关于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培养的指示,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探索军事教育发展和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深化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晰了信息化条件下军事人才的科学内涵和军事人才培养的重点。国防科技大学阳仁宇指出军事人才的科学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信息化军事人才指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军事…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它主要围绕着三大基本问题和三大规律展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以人为本律、和谐发展律和共建共享律;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基本问题,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民心向背律、法定程序律和能力适应律;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基本问题,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律、协调发展律和可持续发展律。  相似文献   

8.
军事人才安全有着特殊的地位作用,它是军事安全的核心、军事战略的重点、军事斗争的焦点、军事变革的关键。因此,要建立反应灵敏的军事人才安全预警机制、规避风险的军事人才储备机制、规范有序的军事人才流动机制、定位合理的军事人才工资福利保障机制,通过实行军官职业化提高军事人才职业安全度,营造有利于军事人才安全的微观环境,铸牢保证军事人才安全的品德防线。  相似文献   

9.
军事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并提升军队战斗力的能动因素。我军在党的领导下,历来高度重视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人才创造力、军事体系对抗力、军事谋略致胜力和武器装备的威慑与实战能力等核心军事文化软实力作用,并取得了军事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0.
军事人才概念的界定,在能回答和解释所涉及的人力与人才、身份与能力、做出与能做、显才与潜才、创造与复杂、才能与德能、一般与特殊、独具与普适、劳动与活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基础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军事人才是具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的德能、智能或技能可胜任复杂军事活动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