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民 《中国民政》2014,(3):57-57
2月22—23日,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2014年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论坛以“建立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为年会致词,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民政部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陈传书出席年会并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主持开幕式并做主旨报告。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9月13—14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韩国社会政策学会、日本社会政策学会东亚部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届社会保障国际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100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社会保障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当代社会保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人权》2005,(4):5-6
5月12日至13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欧亚研究中心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举办的“中国—法国社会保障法高级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司法部副部长张军,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汪永清,中华全国总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党组成员董力等领导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现刊出讲话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林嘉  黎建飞  吴文芳 《人权》2005,(4):57-58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欧亚研究中心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中国-法国社会保障法高级论坛”于2005年5月12日至13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法国驻华大使M.PhilippeGuclluy,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名誉校长路易特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黄松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司法部副部长张军,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汪永清,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约7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分别就中法社会保障法现状、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现将论坛研讨内容综述如…  相似文献   

5.
《当代广西》2006,(20):61-61
9月23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上,专家们呼吁,应当按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较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9月23日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强调: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不断加快,全民社会保障意识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将长期面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但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民 《中国民政》2016,(5):50-52
正2月20~21日,以"共享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社会保障学术大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共250多人出席会议。深化社会保障改革应充分体现共享发展理念与会者一致认为,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6,(19):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9月23日出席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要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黄菊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要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既要确保当期支付,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问题,又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保障已全面进入到"制度优化"的新阶段。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中,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目标被定位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但在制度优化路径的选择上还存在着许多争论。本文从"优化目标——优化路径"这一整体性分析视角出发,对我国社会保障项目、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筹资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关键制度进行优化分析,从而提出"四位一体"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作为"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于5月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次论坛由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承办,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气象局和四川省减灾中心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4,(3):33-33
<正>为观察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走向,借鉴其经验,我国社会保障学术界首次对2013年世界社会保障事件依据其重要性进行排序。2014年2月22日,根据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成员的推荐与投票,评选出了2013年世界社会保障十大事件。美国奥巴马医保法案一波三折位居首位。 ——编者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党和政府“十一五”时期工作任务之一。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借鉴城市低保经验,建立并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即“保大病”又保农民“基本医疗需要”的保障目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探索多渠道筹措养老基金的渠道;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的整体合力。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使广大农村居民真正实现老有所养、困有所帮、病有所医,从而实现我国新农村和谐、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适时制定社会保障税法,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严格规范的税收征管办法取代社会保障费征集办法,切实保证社会保障基金的高效征收和稳定来源,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法案室原主任、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俞光远如是展望财税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物资讯     
郑功成 这位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说,对于“懒汉”现象,只能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与监督机制,不能以此为由否定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和政府在建设社会保障制鹰肢促进同民福利增长中的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法的相关概念主要有 :社会保障法学、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不同的概念 ,两者是属概念和种概念的关系 ,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组成部分。社会保障法学与社会保障学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 ,社会保障法学是社会保障学与法学的交集 ;社会保障法学属于研究社会保障的学科之一。广义社会保障与狭义社会福利的关系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 ,与广义社会福利是同义词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是交叉概念 ,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是以社会问题为对象的并列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政》2011,(4):F0004-F0004
2月28日-3月1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会议旨在全面展示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成果,进行学术界与政策层面的直接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出席会议并致辞。财政部副部长王军,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记者 《政策》2015,(3):26-29
社会保障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保障全民覆盖"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我省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哪些突出成就?深化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下一步将推出哪些重大改革?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翟天山。  相似文献   

18.
张军 《学习与实践》2013,(1):97-107
从福利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角度来检视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其发展阶段大致可划分为西方传统福利文化下的"宗教-慈善"保障制度、"人道主义"福利文化下的"国家-市场"保障制度和"多元主义"福利文化下的"国家-市场-社团"保障制度。这种划分可以为西方社会保障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廓清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真实历史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19.
《电子政务》2013,(9):113
2013年8月30日,第四届"中国电子文件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开幕。此次论坛以"电子文件管理的长期保存"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电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国档案学会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电  相似文献   

20.
周培 《理论月刊》2010,(2):137-139
德国从社会福利的意义上去诠释社会保障法,其社会保障法的建立正是为了完善对基本法中对社会福利政策实施的保障。作为世界上最早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国家,德国在20世纪初已建立了当时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德国社会保障法是一部覆盖面极其广泛、内容十分细致的法典。德国社会保障法典发展至今共有十二卷。德国拥有种类丰富、涵盖面广、体系完备、法律健全、运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法律传统与中国相似,故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及立法技术对中国的社会保障立法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